【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冷却液冷源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冷却
,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冷却液冷源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航空冷却液冷源系统的冷却液大多具有腐蚀性(例如65#冷却液),而且介质无润滑性能,当冷却液经过增压储液组件增压后,再被泵体抽出,由于泵体的输出功率没能及时调整,故而往往从泵体出口流出的冷却液的压力大于需要降温的零部件承受的压力,从而导致零部件变形,影响各零部件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航空冷却液冷源系统存在的泵体的输出功率没能及时调整导致泵的输出液体的压力超过需要冷却的零部件承受的压力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航空冷却液冷源系统。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航空冷却液冷源系统,包括首尾顺次连接的增压储液组件、泵组、热负载、散热装置和过滤组件;增压储液组件、泵组、热负载、散热装置和过滤组件通过管道顺次连通且形成循环系统;泵组和热负载之间的管道上从泵组沿热负载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安全活门、第二压力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安全活门的出液口上连接有出液管道,出液管道的出口的下方设置有储液槽。进一步限定,所述增压储液组件包括储液箱,储液箱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航空冷却液冷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首尾顺次连接的增压储液组件(1)、泵组(4)、热负载(2)、散热装置(3)和过滤组件(8);增压储液组件(1)、泵组(4)、热负载(2)、散热装置(3)和过滤组件(8)通过管道顺次连通且形成循环系统;泵组(4)和热负载(2)之间的管道上从泵组(4)沿热负载(2)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安全活门(5)、第二压力传感器(6)以及温度传感器(7);所述安全活门(5)的出液口上连接有出液管道,出液管道的出口的下方设置有储液槽(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冷却液冷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首尾顺次连接的增压储液组件(1)、泵组(4)、热负载(2)、散热装置(3)和过滤组件(8);增压储液组件(1)、泵组(4)、热负载(2)、散热装置(3)和过滤组件(8)通过管道顺次连通且形成循环系统;泵组(4)和热负载(2)之间的管道上从泵组(4)沿热负载(2)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安全活门(5)、第二压力传感器(6)以及温度传感器(7);所述安全活门(5)的出液口上连接有出液管道,出液管道的出口的下方设置有储液槽(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冷却液冷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储液组件(1)包括储液箱(101),储液箱(101)内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设置有位移传感器(104)、增压弹簧(103)以及活塞组件(1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航空冷却液冷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101)箱体上设置有注液活门(107)、第一压力传感器(106)以及液位传感器(105)。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航空冷却液冷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8)包括过滤器(802)、用于切除过滤器(802)的旁通阀门(801)以及回油活门(80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航空冷却液冷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组(4)连接有控制器(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冷却液冷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组(4)采用磁联驱动电机泵组,磁联驱动电机泵组包括顺次连接的泵组件(401)、磁联驱动结构(402)以及电机组件(403);所述磁联驱动结构包括磁联驱动组件和用于阻止磁联驱动组件的磁场扩散的屏蔽组件,所述磁联驱动组件包括从动磁极环组件(4021)和主动磁极环组件(4022),所述从动磁极环组件(4021)与所述泵组件(401)固定连接,所述主动磁极环组件(4022)与所述电机组件(403)固定连接;从动磁极环组件(4021)和主动磁极环组件(4022)之间设置有不导磁隔离罩(4023),从动磁极环组件(4021)和主动磁极环组件(4022)同轴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航空冷却液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超,黄泰波,唐德刚,罗珊,林权,谢随江,贺睿,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弗格森液压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