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丝倍捻锭子转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96341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长丝倍捻锭子转子装置,包括锭杆,所述锭杆中段圆周面套设锭盘,锭盘的上端面设置储纱盘,储纱盘上端面设置加捻盘,加捻盘的外圆周面与锭杆轴向具有一定夹角,加捻盘上端安装连接座,所述储纱盘、加捻盘、连接座及锭盘固定连接;锭杆中段横孔内安装导丝杆,加捻盘下部形成外圆部,该外圆部设置导丝嘴,锭盘轴向底端设有下凹腔,锭杆圆周表面、对应锭盘的下方设置上轴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结构简单合理,产品具有免维护、转速高,功耗低、容量大等优点;由于加捻盘用于导丝的外圆面与锭杆轴向具有一定的夹角,形成斜边,因此对纱线的损伤更小,更有利于纱线张力稳定和气圈的形成。

Long wire double twisting spindle rotor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extile machinery, including a long silk double twisting spindle device, including a spindle.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ingot bar is set with a spindle plate, a yarn storage disc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ingot plate, a twisting disc is arranged on the end face of the spinning disc,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twisting disc has a certain angle in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ingot rod,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twisting disc is added. A connecting seat is installed. The yarn storage disc, twisting plate, connecting seat and ingot plate are fixed. A guide rod is installed in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spindle, and an outer circle is formed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twisting disc. The outer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wire, and the axial bottom end of the ingot disc is provided with a lower concave cavity, and the upper bearing of the ingot rod is arranged under the circular surface of the ingot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the product has the advantages of free maintenance, high speed, low power consumption and large capacity. As the twisting disk has a certain angle between the outer circle and the spindle of the guide wire, it forms a inclined edge, so the yarn is less damaged and is more conducive to yarn tension stability and gas ring for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长丝倍捻锭子转子装置
本技术属于纺织机械
,涉及一种长丝倍捻锭子转子装置。
技术介绍
化纤长丝经加捻后,在纺织品中张扬着不同肌理效果。化纤长丝经加捻后可以制成风格各异、用途广泛的纱线。如缝纫线、绣花线、箱包线、拉链线,针织纱等。化纤长丝加捻大多经过倍捻锭子完成,倍捻锭子在工作时每旋转一周化纤长丝产生两个捻度,因此具有产量高的特点。倍捻锭子转子部件是倍捻锭子的核心部件。目前市场上倍捻锭子转子部件有两种形式,一种采用锭脚支撑形式,这类转子部件储纱容量大,但旋转速度低(4000~6000转/分),功耗大,需要定期停车对锭脚进行换油、清洗和加油维护保养,因而造成停产,影响生产效益;一种是支撑锭子的轴承组中的上支撑采用敞开式的普通滚针轴承,下支撑采用敞开式的球轴承,转子可以任意的拔出,这类转子部件油脂污染严重,免维护的目的难以达到,且储纱量小,影响生产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长丝倍捻锭子转子装置,该装置具有轴承免换油维护、转速高、低功耗、大容量的特点,由于加捻盘导丝部位采用一定的斜度,对纱线运动具有导向作用,损伤更小,更有利于纱线张力稳定。按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长丝倍捻锭子转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锭杆,所述锭杆中段圆周面套设锭盘,锭盘的上端面设置储纱盘,储纱盘上端面设置加捻盘,加捻盘的外圆周面与锭杆轴向具有一定夹角,加捻盘上端安装连接座,所述储纱盘、加捻盘、连接座及锭盘固定连接;锭杆中段横孔内安装导丝杆,加捻盘下部形成外圆部,该外圆部设置导丝嘴,锭盘轴向底端设有下凹腔;锭杆圆周表面、对应锭盘的下方设置上轴承,上轴承的外圆周面套设吸振圈,吸振圈上设置护盖,吸振圈下端面支承于锭座上端,锭座套设于锭杆下部,在锭座顶端安装有锭盖,锭盖内圈压紧于护盖上,护盖上嵌装防尘圈,防尘圈上端与下凹腔之间形成迷宫密封结构;所述锭杆下端杆体上设置下轴承,下轴承表面设置吸振阻尼,吸振阻尼外圆周表面设有套筒,套筒外径与锭座相同,下轴承下端通过盘片限位固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轴承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第一上安装轴用挡圈、第二上安装轴用挡圈限位固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锭座圆周表面套接有锁紧套,锁紧套通过旋设于锭座下部圆周面上的锁紧螺母锁紧固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纱盘、加捻盘、连接座及锭盘通过第二螺钉紧固连接,储纱盘外圈与加捻盘之间通过第一螺钉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振圈与锭座之间设置挡板,所述下轴承与盘片之间设置有下安装挡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迷宫密封结构由防尘圈上端形成的凸边嵌入下凹腔中形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振圈呈上部小、下部大的圆锥状,锭盖内腔贴合设置于吸振圈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锭杆上端装配有第一轴承、第二轴承,锭杆的下端装配有上轴承、下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上轴承、下轴承均采用防尘轴承,上轴承的宽度为8mm~16mm,上轴承与下轴承的中心距为65mm~90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盘片安装于锭杆下端,盘片的盘体表面设有开口槽/孔或盘片均为实心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捻盘用于导丝的外圆周面与锭杆轴向夹角为5°~10°。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产品结构简单合理,产品具有免维护、转速高,功耗低、容量大等优点;由于加捻盘用于导丝的外圆面与锭杆轴向具有一定的夹角,形成斜边,因此对纱线的损伤更小,更有利于纱线张力稳定和气圈的形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示图。图3为本技术的迷宫密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3中,包括第一轴承1、锭杆2、减震套3、储纱盘4、加捻盘5、外圆面5.1、连接座6、第二轴承7、导丝嘴8、导丝杆9、锭盘10、下凹腔10.1、上轴承11、吸振圈12、挡板13、锁紧套14、锁紧螺母15、锭座16、防尘圈17、凸边17.1、锭盖18、护盖19、第一上安装轴用挡圈20.1、第二上安装轴用挡圈20.2、下安装挡圈20.3、吸振阻尼21、下轴承22、盘片23、第一螺钉24、第二螺钉25、迷宫密封结构26等。如图1~3所示,本技术是一种长丝倍捻锭子转子装置,包括锭杆2,锭杆2中段圆周面套设有锭盘10,锭盘10上端面设有储纱盘4,储纱盘4上端面设有加捻盘5,加捻盘5用于导丝的外圆面5.1与锭杆2轴向具有一定的夹角,加捻盘5上端装有连接座6;连接座6、加捻盘5、储纱盘4三者通过第二螺钉25紧固连接;在锭杆2中段横孔内装有导丝杆9,加捻盘5下部形成有外圆部,并在该外圆部位置处设有导丝嘴8,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通常将加捻盘5外圆部的直径设置为180~250mm,且加捻盘5用于导丝的外圆面5.1与锭杆2轴向间夹角为5°~10°,外圆面5.1由加捻盘5边缘翻边形成;所述锭盘10底端部具有下凹腔10.1;锭杆2圆周表面、对应锭盘10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上安装轴用挡圈20.1、第二上安装轴用挡圈20.2,第一上安装轴用挡圈20.1、第二上安装轴用挡圈20.2之间设置有上轴承11,上轴承11外圆表面套有吸振圈12,吸振圈12上设置有护盖19,吸振圈12下端面支承于锭座16上端,锭座16套设于锭杆2下部,在锭座16顶端安装有锭盖18,锭盖18内圈压紧于护盖19上,护盖19上嵌有防尘圈17,防尘圈17上端形成凸边17.1,凸边17.1嵌入所述下凹腔10.1中;所述锭座16外圆周面套接有锁紧套14,锁紧套14通过旋设于锭座16下部圆周面上的锁紧螺母15锁紧固定;锭杆2下端杆体上设置有下轴承22,下轴承22表面设有吸振阻尼21,吸振阻尼21外圆周面设有套筒,套筒外径与锭座16相同,下轴承22下端通过盘片23限位固定。储纱盘4外圈与加捻盘5之间通过第一螺钉24紧固连接,吸振圈12与锭座16之间设置挡板13,下轴承22与盘片23之间设置有下安装挡圈20.3,凸边17.1嵌入下凹腔10.1中,形成密封结构26,吸振圈12呈上部小、下部大的圆锥状,锭盖18内腔贴合设置于所述吸振圈12上。锭杆2上端装配有第一轴承1、第二轴承7,锭杆2下端装配有上轴承11、下轴承22,在锭座16下方管壁上设有若干个通孔,且锭座16的密闭空间与外界环境导通,盘片23的盘体表面设有开口槽/孔或盘片23为均匀实心结构,所述第一轴承1、第二轴承7、上轴承11、下轴承22均采用防尘型或密封型轴承。在具体生产制造过程中,本使用新型产品中的锭杆2上部杆体为台阶状,其中第一轴承1设置与锭杆2上部第一轴肩位置处,第二轴承7设置与锭杆2上部第二轴肩位置处,减震套3下端面贴合于第二轴承7上;连接座6顶面为平面,底面外圆处形成圆环状的支撑部,连接座6上开设有环形凹槽腔体;锭盘10上端形成平面圆台。上轴承11的宽度为8mm~16mm,上轴承11与下轴承22的中心距为65mm~90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长丝倍捻锭子转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长丝倍捻锭子转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锭杆(2),所述锭杆(2)中段圆周面套设锭盘(10),锭盘(10)的上端面设置储纱盘(4),储纱盘(4)上端面设置加捻盘(5),加捻盘(5)的外圆周面(5.1)与锭杆(2)轴向具有一定夹角,加捻盘(5)上端安装连接座(6),所述储纱盘(4)、加捻盘(5)、连接座(6)及锭盘(10)固定连接;锭杆(2)中段横孔内安装导丝杆(9),加捻盘(5)下部形成外圆部,该外圆部设置导丝嘴(8),锭盘(10)轴向底端设有下凹腔(10.1);锭杆(2)圆周表面、对应锭盘(10)的下方设置上轴承(11),上轴承(11)的外圆周面套设吸振圈(12),吸振圈(12)上设置护盖(19),吸振圈(12)下端面支承于锭座(16)上端,锭座(16)套设于锭杆(2)下部,在锭座(16)顶端安装有锭盖(18),锭盖(18)内圈压紧于护盖(19)上,护盖(19)上嵌装防尘圈(17),防尘圈(17)上端与下凹腔(10.1)之间形成迷宫密封结构(26);所述锭杆(2)下端杆体上设置下轴承(22),下轴承(22)表面设置吸振阻尼(21),吸振阻尼(21)外圆周表面设有套筒,套筒外径与锭座(16)相同,下轴承(22)下端通过盘片(23)限位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丝倍捻锭子转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锭杆(2),所述锭杆(2)中段圆周面套设锭盘(10),锭盘(10)的上端面设置储纱盘(4),储纱盘(4)上端面设置加捻盘(5),加捻盘(5)的外圆周面(5.1)与锭杆(2)轴向具有一定夹角,加捻盘(5)上端安装连接座(6),所述储纱盘(4)、加捻盘(5)、连接座(6)及锭盘(10)固定连接;锭杆(2)中段横孔内安装导丝杆(9),加捻盘(5)下部形成外圆部,该外圆部设置导丝嘴(8),锭盘(10)轴向底端设有下凹腔(10.1);锭杆(2)圆周表面、对应锭盘(10)的下方设置上轴承(11),上轴承(11)的外圆周面套设吸振圈(12),吸振圈(12)上设置护盖(19),吸振圈(12)下端面支承于锭座(16)上端,锭座(16)套设于锭杆(2)下部,在锭座(16)顶端安装有锭盖(18),锭盖(18)内圈压紧于护盖(19)上,护盖(19)上嵌装防尘圈(17),防尘圈(17)上端与下凹腔(10.1)之间形成迷宫密封结构(26);所述锭杆(2)下端杆体上设置下轴承(22),下轴承(22)表面设置吸振阻尼(21),吸振阻尼(21)外圆周表面设有套筒,套筒外径与锭座(16)相同,下轴承(22)下端通过盘片(23)限位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丝倍捻锭子转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承(11)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第一上安装轴用挡圈(20.1)、第二上安装轴用挡圈(20.2)限位固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丝倍捻锭子转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锭座(16)圆周表面套接有锁紧套(14),锁紧套(14)通过旋设于锭座(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宣卫耿冯冰黄华王震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宏大纺织机械专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