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晓白专利>正文

全过程一体化氢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9367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全过程一体化氢氧机它是由电源、电解槽、气水分离冷却装置、水箱、储水箱、水泵、安全保护装置以及控制装置等组成,气水分离冷却装置包括一级氧分离器、一级氢分离器、二级氧分离器、二级氢分离器、散热分离盘管和深冷分离器,它通过对电解槽、一级氧分离器、一级氢分离器、二级氧分离器、二级氢分离器和深冷分离器结构的合理设计及连接,以及采用了极轻巧的IGBT或VMOS场效应管大功率逆变直流电源,从而使所有的装置都安装在一个机架内,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减小原有装置的体积,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高效节能、运行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推广使用的特点。(*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本实用新型全过程一体化氢氧机,它是由电源、电解槽、气水分离冷却装置、水箱、储水箱、水泵、安全保护装置以及控制装置组成,其特征是:a、电源、电解槽、气水分离冷却装置、水箱、储水箱、水泵、安全保护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全部安装在一个机架内,气 水分离冷却装置包括一级氧分离器、一级氢分离器、二级氧分离器、二级氢分离器、散热盘管和深冷分离器,水箱包括氢水箱和氧水箱,电解槽的氧气出气口与一级氧分离器的进气口连接,一级氧分离器的出气口经过散热分离盘管与二级氧分离器的进气口连接,二级氧分离器的出气口与深冷分离器的氧气进气口连接,电解槽的氢气出气口与一级氢分离器的进气口连接,一级氢分离器的出气口经过散热分离盘管与二级氢分离器的进气口连接,二级氢分离器的出气口与深冷分离器的氢气进气口连接,一级氧分离器的底部与氧水箱相通、二级氧分离器通过其底部排水管以及与排水管连接的电磁阀将液体通过抽水泵抽入水箱,一级氢分离器的底部与氢水箱相通、二级氢分离器通过其底部排水管以及与排水管连接的电磁阀将液体通过抽水泵抽入水箱中,深冷分离器通过其底部排水管以及与排水管连接的电磁阀将液体通过抽水泵抽入水箱中,水箱通过循环泵与电解槽入水口连接,循环泵与电解槽入水口之间装有散热器,储水箱通过抽水泵与水箱连接。b、电解槽采用了高效不泄露电解槽,它是由一个整体成形的框架和一外壳组成,框体上设有进水口、分水腔、槽体、集气腔、出 气口、电极接线柱,多个极板和隔膜依次镶嵌在框体的槽体之中,并形成多个电解单槽的集合体,框体和隔膜采用高分子有机材料制成,外壳是一具有预应力结构的壳体,壳体的形状与框体形状相同,壳体的左右面板为一斜面和顶撑组成的向处凸起的面板,顶撑带有撑脚,撑脚顶在框体两侧面,框体置于外壳中,通过对拉螺栓使壳体的左右面板受到向内的预紧力。c、一级氧分离器是由外筒、内筒、导流管和集气管、阻滞片组成,内筒安装在外筒内,内外筒壁间形成狭窄的环形通道A,外筒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筒中装有集气管 ,集气管出口与出气口连接,导流管与进气口连接,外筒底部与水箱相通,外筒下部交叉装有若干个阻滞片;一级氢分离器是由外筒、内筒、导流管和集气管、阻滞片组成,内筒安装在外筒内,内外筒壁间形成狭窄的环形通道A,外筒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筒中装有集气管,集气管出口与出气口连接,导流管与进气口连接,外筒底部与水箱相通,外筒下部交叉装有若干个阻滞片。d、二级氧分离器由外筒、内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晓白
申请(专利权)人:董晓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