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D辅助的双极坐标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18991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基于CAD辅助的双极坐标控制系统,属于自动化设备领域,包括CAD软件模块、主控制器模块、驱动模块、两个平移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平移机构包括作业装置,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工件夹具,以所述两个作业装置和所述旋转机构分别构成双极坐标平面,所述双极坐标系由一个极点和两个极轴构成。本装置导入数据信息为第三方文件,省去了轨迹命令编程和示教;所述运动方式的机构比传统常见的简单,将三轴垂直坐标插补运动转化为双极坐标插补运动,把复杂的串联的三轴联动机构化解成简单的分立的两轴运动机构;工序集中化,将单一作业装置改为双作业装置,可使工时缩短,适合多工序多行业的加工需求。

Bipolar coordinat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CAD

The utility model is an open bipolar coordinat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CAD,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automation equipment, including a CAD software module, a main controller module, a driving module, two translation mechanisms and a rotating mechanism. The translation mechanism includes a working device, the rotating mechanism covers the workpiece fixture, and the two operations are installed. The rotating mechanism is composed of a polar coordinate plane, and the bipolar coordinate system is composed of a pole and two polar axes. This device introduces data information to third party files, and saves the track command programming and teaching. The mechanism of the motion mode is simpler than the traditional one. The three axis vertical coordinate interpolation motion is transformed into a bipolar coordinate interpolation motion, and the complex series of three axis linkage mechanisms are resolved into a simple separated two axis motion mechanism. The process is centralized, and the single operation device is changed to a double operation device, which shortens the working hours and is suitable for processing needs of many processes and industr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CAD辅助的双极坐标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基于CAD辅助的双极坐标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自动化制造设备发展,工序集中化以其缩短加工周期等优点越来越被制造业看重。但是具备多种功能和制造工序的设备车床价格昂贵,并且体积较大占用生产车间和厂房的面积,导致整体的加工成本变高。若采用传统的加工平台,工件需要经过多道工序,辗转在各个设备间,且需要多次装夹,易导致形位公差。而且目前市场上具有三个自由度运动的机械末端大多为垂直坐标系,机械结构和控制方法比较复杂、成本比较高,给驱动控制系统的研发和现场使用带来不利因素。除此之外,常见的设备轨迹信息需要专门的程序员进行编写或通过第三方软件生成程序如G代码导入,人力和产权的投入比较大,难以满足中小型加工厂的需求。现有的加工设备程序编写需要专业的软件支持,对编程人员的要求较高,多工序处理的NC代码很冗长,导致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CAD辅助的双极坐标控制系统,在简化运动控制方式和运动模式的同时增加了作业轴数,可以解决传统数控二维平面内曲线型多工序加工技术的编程问题。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基于CAD辅助的双极坐标控制系统,包括CAD软件模块、主控制器模块、驱动模块、平移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主控制器模块包括人机交互模块和运动控制模块;所述CAD软件模块将生成的矢量文件导入所述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运动控制模块、所述驱动模块顺序连接,所述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平移机构和所述旋转机构连接;所述平移机构包括作业装置和与所述驱动模块中第一极轴伺服电机连接的第一平移机构、与所述驱动模块中第二极轴伺服电机连接的第二平移机构,所述作业装置包括安装于于所述第一平移机构上的第一作业装置和安装于所述第二平移机构上的第二作业装置;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极角伺服电机,所述极角伺服电机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工件夹具,用于固定原材料。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作业装置、所述旋转机构和所述第二作业装置位于同一水平面直线上。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运动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一极轴伺服电机之间的第一极轴伺服驱动器,和连接于所述运动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二极轴伺服电机之间的第二极轴伺服驱动器。进一步地,所述平移机构还包括极轴伺服电机、底座、滑块、滑槽、皮带、大皮带轮、小皮带轮和丝杆,所述作业装置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滑块与固定于底架上的所述滑槽匹配;所述丝杆与所述底座套设,所述大皮带轮与所述丝杆一端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皮带与固定于所述极轴伺服电机上的所述小皮带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底板和轴承,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轴承通孔,所述轴承穿过所述轴承通孔,所述轴承的外壁与所述轴承通孔的内壁固定,所述轴承一端与所述工件夹具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极角伺服电机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极角伺服驱动器,所述极角伺服驱动器连接于所述运动控制模块和所述极角伺服电机之间。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双极坐标运动方式增加了作业装置数量,使得作业时间较传统设备大大缩短;采取矢量文件导入人机交互模块,并通过控制器拟合运动轨迹命令,省去了轨迹命令编程和示教;所述运动方式的机构比传统常见的简单,将十字坐标插补运动转化为极坐标插补运动,把复杂的串联机构化解成简单的分立运动机构。该系统适用于打磨、抛光和热转印行业,极其适合二维平面内的曲线运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基于CAD辅助的双极坐标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基于CAD辅助的双极坐标控制系统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本部分中对具体结构的描述及描述顺序仅是对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不应视为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限制作用。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形下,本部分中的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基于CAD辅助的双极坐标控制系统,包括CAD软件模块1、主控制器模块2、驱动模块3、平移机构和旋转机构5;所述主控制器模块2包括人机交互模块21和运动控制模块22;所述CAD软件模块1将生成的矢量文件导入所述人机交互模块21,所述人机交互模块21与所述运动控制模块22、所述驱动模块3顺序连接,所述驱动模块3分别与所述平移机构和所述旋转机构6连接;所述平移机构包括作业装置和与所述驱动模块3中第一极轴伺服电机321连接的第一平移机构4、与所述驱动模块3中第二极轴伺服电机322连接的第二平移机构5,所述作业装置包括安装于于所述第一平移机构4上的第一作业装置41和安装于所述第二平移机构5上的第二作业装置51;所述驱动模块3还包括极角伺服电机323,所述极角伺服电机323与所述旋转机构6连接,所述旋转机构6包括工件夹具61,用于固定原材料。所述驱动模块3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运动控制模块22和所述第一极轴伺服电机321之间的第一极轴伺服驱动器311,和连接于所述运动控制模块22和所述第二极轴伺服电机322之间的第二极轴伺服驱动器312。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平移机构4还包括第一极轴伺服电机321、第一底座46、第一滑块、第一滑槽45、第一皮带44、第一大皮带轮42、第一小皮带轮43和第一丝杆47,所述第一作业装置41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21连接并固定在所述第一底座46上,所述第一底座46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与固定于所述底架7上的所述第一滑槽45匹配;所述第一丝杆47与所述第一底座46套设,所述第一大皮带轮42与所述第一丝杆47一端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皮带44与固定于所述第一极轴伺服电机321上的所述第一小皮带轮43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极轴伺服电机321与所述第一小皮带轮43连接,通过接收所述运动控制模块22发出的指令来带动第一皮带44运动,间接的带动与所述第一大皮带轮42连接的第一丝杆47旋转,在第一底座上设置有与第一丝杆47外壁螺纹匹配的第一丝杆通孔,第一丝杆的旋转使所述第一作业装置做水平直线运动,在第一底座46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滑块,在所述底架7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滑槽45,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槽45匹配,并通过第一丝杆47的传动来驱动水平运动。所述第一作业装置41在不同的行业应用中可更换不同的作业工具,打磨抛光作业时可安装第一磨头411和第一驱动电机412,热转印作业时可将倒模架安装在平移机构上,作业工具为辊轮。所述第二平移机构5还包括第二极轴伺服电机322、第二底座56、第二滑块、第二滑槽55、第二皮带54、第二大皮带轮52、第二小皮带轮53和第二丝杆57,所述第二作业装置51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22连接并固定在所述第二底座56上,所述第二底座56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固定于所述第二底架上的所述第二滑槽55匹配;所述第二丝杆57与所述第二底座56套设,所述第二大皮带轮52与所述第二丝杆57一端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皮带54与固定于所述第二极轴伺服电机322上的所述第二小皮带轮53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二极轴伺服电机322与所述第二小皮带轮53连接,通过接收所述运动控制模块22发出的指令来带动第二皮带54运动,间接的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CAD辅助的双极坐标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基于CAD辅助的双极坐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CAD软件模块、主控制器模块、驱动模块、平移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主控制器模块包括人机交互模块和运动控制模块;所述CAD软件模块将生成的矢量文件导入所述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运动控制模块、所述驱动模块顺序连接,所述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平移机构和所述旋转机构连接;所述平移机构包括作业装置和与所述驱动模块中第一极轴伺服电机连接的第一平移机构、与所述驱动模块中第二极轴伺服电机连接的第二平移机构,所述作业装置包括安装于于所述第一平移机构上的第一作业装置和安装于所述第二平移机构上的第二作业装置;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极角伺服电机,所述极角伺服电机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工件夹具,用于固定原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CAD辅助的双极坐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CAD软件模块、主控制器模块、驱动模块、平移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主控制器模块包括人机交互模块和运动控制模块;所述CAD软件模块将生成的矢量文件导入所述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运动控制模块、所述驱动模块顺序连接,所述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平移机构和所述旋转机构连接;所述平移机构包括作业装置和与所述驱动模块中第一极轴伺服电机连接的第一平移机构、与所述驱动模块中第二极轴伺服电机连接的第二平移机构,所述作业装置包括安装于于所述第一平移机构上的第一作业装置和安装于所述第二平移机构上的第二作业装置;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极角伺服电机,所述极角伺服电机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工件夹具,用于固定原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AD辅助的双极坐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运动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一极轴伺服电机之间的第一极轴伺服驱动器,和连接于所述运动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邹骏宇薛袆嘉缪国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