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配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76468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研磨装置,用于在构成研磨间隙(6)的两个相对旋转且相互共轴布置的研磨面(2、3)之间对水基悬浮的纸浆纤维(1)进行研磨,所述研磨面由研磨条(4)和在所述研磨条之间延伸的槽(5)构成,其中,研磨条(4)至少以基于旋转轴线(7)的径向的主要的方向分量延伸。在此应该改进研磨效率的方式是,研磨条(4)具有相对于研磨面(2、3)的旋转轴线(7)对中布置的、环形的隆起(8)和凹陷(9),其中,一个研磨面(2、3)的环形的隆起(8)伸入相对置的研磨面(3、2)的环形的凹陷(9)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研磨配件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构成研磨间隙的两个相对旋转且相互共轴布置的研磨面之间对水基悬浮的纸浆纤维进行研磨的研磨装置,所述研磨面由研磨条和在所述研磨条之间延伸的槽构成,其中,研磨条至少以基于旋转轴线的径向的主要的方向分量延伸。长久以来已知的是,研磨纸浆纤维、也即新鲜纸浆和/或旧纸纸浆,以便在由此制成的纤维料幅中能够尤其在强度、成型和表面方面达到所期望的品质。在为此使用的磨浆机中,研磨面基于相对较快的磨损而由可更换的、与相应的支承面螺纹连接的研磨配件构成。为了达到所期望的纤维品质、尤其研磨度,研磨配件必须尽可能好地与待处理的纤维相匹配,也用以避免配件的过度磨损。此外,为了提升纤维处理的效率致力于优化利用可供使用的研磨面。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改进纤维处理的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问题的解决方式在于,研磨条具有相对于研磨面的旋转轴线对中布置的、环形的隆起和凹陷,其中,一个研磨面的环形的隆起伸入相对置的研磨面的环形的凹陷中。由此迫使纸浆纤维的部分从一个研磨面更换位置到相对置的研磨面,这显著提高了处理的强度。为了保持沿径向的强度不变,相互对置的研磨面的研磨条之间的间距沿径向方向大小相同。在研磨面之间额外的涡流和更换位置还能够由此实现效率提升,即,槽具有相对于研磨面的旋转轴线对中布置、环形的隆起和凹陷,其中,一个研磨面的环形的隆起处于相对置的研磨面的环形的凹陷中。而且在此为了避免堵塞,相互对置的研磨面的槽之间的间距沿径向方向保持至少大小相同。然而为了高效但却节省的纤维处理,有利的是,研磨条的隆起或凹陷的径向位置与研磨面的隆起或凹陷的径向位置相一致。为了使磨损最小化,环形的隆起或凹陷的高度应该沿径向逐渐增加和/或逐渐减小。研磨条以及槽的隆起或凹陷的高度在此说明书中是针对用于构成研磨面的研磨配件的各支承面而言的。根据研磨机的类型,用于固定研磨配件的支承面是平坦的或锥形的。然而对于剧烈的涡流来说有利的是,环形的隆起或凹陷的高度沿径向方向一级或多级地增加和/或一级或多级地减小。在此也可以进行组合,例如逐渐增加的隆起或凹陷与分级减小的隆起或凹陷,或相反情况。为了优化利用两个研磨面,在所述两个研磨面中隆起和凹陷应该沿径向方向分别交替。根据纤维的类型以及对纤维处理的要求足够的是,隆起和凹陷仅在研磨面的径向部分区段上延伸。然而当隆起和凹陷在整个研磨面上延伸时,形成了本专利技术的全面利用的优点。此外,还可以避免对研磨间隙的穿流的方式是,至少若干槽至少部分被屏障封闭。这也增强了纤维处理。因此可以实现可观的节能。以下应借助多个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阐述。在附图中:图1示出穿过研磨装置的示意性横截面;图2示出研磨板14、15的俯视图,和图3-图6示出穿过多个不同的研磨板14、15的径向部分横截面。根据图1,在研磨装置的壳体中,由固定的且与该壳体耦连的研磨面2和绕旋转轴线7旋转的研磨面3构成研磨间隙6。在此,两个圆环形的研磨面2、3相互平行地延伸,其中,在所述两个研磨面之间的间距大多数情况下是可调整的。在此能够通过可旋转地支承在壳体中的轴16使旋转的研磨面3沿旋转方向运动。该轴16被同样存在于壳体中的驱动器驱动。待研磨的、包含纸浆纤维1的纤维悬浮液在此处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入口经过中央到达两个研磨面2、3之间的研磨间隙6。纤维悬浮液穿过共同作用的研磨面2、3沿径向向外流动,并且通过出口离开邻接的环形腔。未示出本身已知的、借其产生一个使两个研磨面2、3相互挤压的力的器件。两个研磨面2、3如图2所示分别由研磨板14、15构成,所述研磨板分别在相应的研磨面2、3的周向区段上延伸并且也被称为研磨配件。研磨板14、15沿周向方向并排排列地形成连续的研磨面2、3。研磨板14、15分别固定在平坦的支承面17上。如图2所示,研磨板14、15和进而研磨面2、3由多个基本上径向延伸的研磨条4和位于研磨条之间的槽5构成。研磨条4(也被称为刀具)的横截面一般来说为矩形的,然而其中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在研磨条4之间延伸的槽5同样具有矩形的横截面,并且被用作用于纤维悬浮液的流动通道。槽深度通常为2至20mm之间。为了在研磨条4的宽度恒定且相同的情况下使槽宽度不会沿径向向外变得过大,可以沿径向10分开或者重新添加研磨条4。本专利技术的关键在于,研磨条4具有相对于研磨面2、3的旋转轴线7对中布置的、环形的隆起8和凹陷9,其中,一个研磨面2、3的环形的隆起8伸入相对置的研磨面3、2的环形的凹陷9中。通过隆起8和凹陷9形成了在待处理的纤维悬浮液中的湍流。此外,纤维悬浮液在穿流过研磨间隙6时被迫使至少部分地在研磨面2、3之间更换位置。由此显著提高了研磨的效率。为此,图3至图6示出研磨面2、3的多种不同的设计方式。然而无论研磨面的何种设计,相互对置的2、3的研磨条4之间的间距以及相互对置的研磨面2、3的槽5之间的间距都沿径向方向10大小相同。在图6中,槽5沿径向方向10具有在支承面17上恒定的高度。这意味着,研磨条4参照槽底部的高度沿径向方向10变化。与之不同的是,在图3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槽5在涡流时共同作用。这意味着,槽5具有相对于研磨面2、3的旋转轴线7对中布置的、环形的隆起11和凹陷12,其中,一个研磨面2、3的环形的隆起11处于相对置的研磨面3、2的环形的凹陷12中。为了避免由于狭窄部位造成的堵塞,研磨面2、3的研磨条4的隆起8或凹陷9的径向位置与研磨面2、3的槽5的隆起11或凹陷12的径向位置相一致。在图3至图5中,研磨条4在槽底部上的高度沿径向方向观察大小相同。然而例如还可行的是,槽5参照支承面17的高度不如研磨条4参照支承面17的高度沿径向方向10波动得剧烈。为了均匀地处理纤维,在穿流过程中在所有实施方式中并且在两个研磨面2、3中,隆起8、11和凹陷9、12分别沿径向方向10相互交替。应根据待处理的纸浆纤维1以及针对纸浆纤维的处理的要求相应地设计研磨面2、3。由此图3示出一种实施方式,其中,环形的隆起8、11或凹陷9、12的高度沿径向方向10在两个研磨面2、3的情况下以及在研磨条4和槽5的情况下逐渐增加并且逐渐减小。在图6中仅研磨条4参照支承面17的高度逐渐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涡流的程度,在图4和图5中环形的隆起8、11或凹陷9、12的高度沿径向方向10一级(图4)或多级(图5)地增加并且一级或多级地减小。如图5所示,在多级的情况下,过渡部垂直于穿流方向延伸。在隆起8、11与凹陷9、12之间只存在一级的情况下,为使磨损最小化而推荐根据图4的倾斜的过渡部。一般来说,隆起8、11和凹陷9、12在整个研磨面2、3上延伸。然而图1和图2所示,通常当隆起8、11和凹陷9、12仅沿研磨面2、3的径向部分区域延伸时也足够了。此外,根据图5的屏障13也可以增强纤维处理。该屏障13完全或部分地封闭槽5,并且这样还能够有助于纤维悬浮液在研磨面2、3之间更换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研磨配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研磨装置,用于在构成研磨间隙(6)的两个相对旋转且相互共轴布置的研磨面(2、3)之间对水基悬浮的纸浆纤维(1)进行研磨,所述研磨面由研磨条(4)和在所述研磨条之间延伸的槽(5)构成,其中,研磨条(4)至少以基于旋转轴线(7)的径向的主要的方向分量延伸,其特征在于,研磨条(4)具有相对于研磨面(2、3)的旋转轴线(7)对中布置的、环形的隆起(8)和凹陷(9),其中,一个研磨面(2、3)的环形的隆起(8)伸入相对置的研磨面(3、2)的环形的凹陷(9)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1.23 DE 102015223027.91.一种研磨装置,用于在构成研磨间隙(6)的两个相对旋转且相互共轴布置的研磨面(2、3)之间对水基悬浮的纸浆纤维(1)进行研磨,所述研磨面由研磨条(4)和在所述研磨条之间延伸的槽(5)构成,其中,研磨条(4)至少以基于旋转轴线(7)的径向的主要的方向分量延伸,其特征在于,研磨条(4)具有相对于研磨面(2、3)的旋转轴线(7)对中布置的、环形的隆起(8)和凹陷(9),其中,一个研磨面(2、3)的环形的隆起(8)伸入相对置的研磨面(3、2)的环形的凹陷(9)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相互对置的研磨面(2、3)的研磨条(4)之间的间距沿径向方向大小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槽(5)具有相对于研磨面(2、3)的旋转轴线(7)对中布置的、环形的隆起(11)和凹陷(12),其中,一个研磨面(2、3)的环形的隆起(11)处于相对置的研磨面(3、2)的环形的凹陷(12)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相互对置的研磨面(2、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戈特沙尔克
申请(专利权)人:福伊特专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