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气轮胎修补液容纳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7309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在防止保存时的液体泄漏的同时,防止流路的开口不良的漏气轮胎修补液容纳容器。漏气轮胎修补液容纳容器包含:容器主体10,具备容纳部11和开口部12;以及顶盖20,装接于开口部12,该顶盖20具备用于排出容器内的漏气轮胎修补液L的第二流路40,其中,在第二流路40装接有朝向容器主体10的内部延伸的管60,该管60具备切断漏气轮胎修补液L向第二流路40的流入的密封膜61,能将该密封膜61切断第二流路40的封闭状态切换为因容器内压密封膜61破裂而打开第二流路40的打开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漏气轮胎修补液容纳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漏气轮胎修补液容纳容器,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能通过简单的构造对流路进行封闭来可靠地防止保存时的液体泄漏,同时能在漏气轮胎修补操作时容易地打开流路的漏气轮胎修补液容纳容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装接于车辆的轮胎漏气时,通过经由轮胎气门嘴向轮胎内注入漏气轮胎修补液来对漏气轮胎进行应急修补。作为能进行这样的应急修补的装置,例如会使用漏气轮胎修补工具包。在使用了这样的漏气轮胎修补工具包的情况下,不需要在车辆上搭载备用轮胎,能实现节省资源、车辆的轻型化。此外,还有能将车辆的备用轮胎搭载空间有效地利用于其他目的的优点。作为漏气轮胎修补工具包,例如公知有如下的所谓压送式漏气轮胎修补工具包:通过从空气压缩机等所供给的压缩空气来将容纳于漏气轮胎修补液容纳容器内的漏气轮胎修补液注入至轮胎内。用于这样的压送式漏气轮胎修补工具包的漏气轮胎修补液容纳容器由具备容纳漏气轮胎修补液的容纳部和开口部的容器主体、以及装接于该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顶盖构成。然后,在顶盖设有用于从容器外导入压缩空气的第一流路、以及用于排出容器内的漏气轮胎修补液的第二流路。此外,在第二流路装配有朝向容器主体的内部延伸的管。此时,为了防止保存时漏气轮胎修补液从流路漏出,例如专利文献1提出了在第二流路(装配于第二流路的管)装接封闭构件的方案。该专利文献1所提出的封闭构件装接于管的顶端,主要具备在漏气轮胎修补时通过被送入容器内的空气的压力来打开流路的封闭塞、在封闭状态下供该封闭塞嵌合的外框、以及防止从框脱落的封闭塞进入流路内的机构。确实,若为这样的封闭构件,则能防止保存时漏气轮胎修补液从第二流路漏出,同时能在漏气轮胎修补操作时利用被送入容器内的压缩空气来打开第二流路,但存在构造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在这样的构造中,需要严密地管理封闭塞和外框的尺寸。即,存在如下问题:当封闭塞相对于外框松时无法充分地防止泄漏,当封闭塞相对于外框紧时难以通过压力来打开封闭塞。因此,要求简单的构造并且漏气轮胎修补操作时能可靠并且容易地打开的流路的封闭机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7854242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通过简单的构造对流路进行封闭来可靠地防止保存时的液体泄漏,同时能在漏气轮胎修补操作时容易地打开流路的漏气轮胎修补液容纳容器。技术方案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漏气轮胎修补液容纳容器包含:容器主体,具备容纳漏气轮胎修补液的容纳部和开口部;以及顶盖,装接于所述开口部,该顶盖具备:第一流路,用于从容器外导入压缩空气;以及第二流路,用于排出容器内的漏气轮胎修补液,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流路装接有朝向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延伸的管,该管具备切断漏气轮胎修补液向所述第二流路的流入的密封膜,能将所述密封膜切断所述第二流路的封闭状态切换为因容器内压所述密封膜破裂而打开所述第二流路的打开状态。有益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如上所述,由于在装接于第二流路的管设有密封膜,因此,在封闭状态能可靠地封闭第二流路。此外,该密封膜会因通过漏气轮胎修补操作时所送入的压缩空气升压的容器内压而破裂,因此,在漏气轮胎修补操作时能容易地打开第二流路。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在管的内部具备用于使密封膜破裂的穿孔机构。通过如此地具备穿孔机构,在漏气轮胎修补操作时能可靠地打开密封膜。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密封膜为在一个方向实施了延伸处理的树脂薄膜。由此,通过在一个方向实施了延伸处理的树脂薄膜的特性,能赋予密封膜既容易破裂又难以撕碎的特性,因此,在漏气轮胎修补操作时使密封膜容易破裂,并且,在密封膜破裂时难以产生碎片,能防止漏气轮胎修补液的流动因密封膜的碎片而受阻。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密封膜的断裂伸长率为100%以上且300%以下。由此,密封膜不会一旦产生起因于保存时的温度变化的内压的变化就破损,而是通过漏气轮胎修补操作时的压力上升而破裂,因此,能使防止保存时的漏气轮胎修补液的泄漏的性能提高,而不用降低漏气轮胎修补操作时的流路的打开难易度。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断裂伸长率是指依据JIS-K6251测定的伸长率。附图说明图1是包含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漏气轮胎修补液容纳容器的一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漏气轮胎修补液容纳容器的剖面图。图3(a)~图3(b)是放大表示包含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漏气轮胎修补液容纳容器的管的顶端的剖面图。图4(a)~图4(b)是放大表示包含本专利技术的再一实施方式的漏气轮胎修补液容纳容器的管的顶端的剖面图。图5(a)~图5(b)是放大表示包含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方式的漏气轮胎修补液容纳容器的管的顶端的剖面图。图6(a)~图6(e)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穿孔机构的方式的例子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2所举例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漏气轮胎修补液容纳容器1(以下,称为“容器1”)由容器主体10和顶盖20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2中,描绘了用于将容器1与高压空气压送装置连接的软管H1以及用于将容器1与轮胎连接的软管H2,但在本专利技术中不特别限定这些软管H1、H2的构造,因此省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容器主体10具有:圆筒状的容纳部11,容纳例如包含橡胶乳胶的漏气轮胎修补液L(以下,称为“修补液L”);以及圆筒状的开口部12,在将容器主体10直立时位于容纳部11的上部侧,在使用时供修补液L排出。在将容纳容器1直立时,容纳部11的底面位于开口部12的相反侧。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开口部12的外周面施加有螺纹切削,与后述的顶盖20侧的螺纹螺合。容纳部11以及开口部12例如由聚丙烯、聚乙烯等合成树脂一体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开口部12在被装配后述的顶盖20之前,例如,可以通过未图示的薄膜来密封,防止容器内的修补液L劣化或修补液L从开口部12漏出。如图1~2所示,顶盖20由大致圆筒状的基部21、以及呈与该基部21相同外径的大致圆筒状并在其内周面施加有与前述的开口部12侧的螺纹螺合的螺纹切削的装接部22构成。作为分别贯通基部21内的孔,在基部21设有用于从容器外导入压缩空气的第一流路30和用于排出容器内的漏气轮胎修补液的第二流路40。如图所示,第一流路30由在相对于容器1的轴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直行部31和从该直行部31的中途分支并在容器1的轴向延伸的分支部32构成,在直行部31,呈堵塞该直行部31的大致圆柱状(在中途具有缩颈部的圆柱状)且可滑动地插入有弹性体制的封闭塞50。直行部31的在容器外开口的端部从基部21突出,能连结用于将容器1与压送装置连接的软管H1。分支部32的朝向容器主体10的内部开口的端部也从基部21朝向容器主体10的内部侧突出。在该例子中,通过封闭塞50在直行部31内的位置,封闭状态(封闭塞50位于分支部32上,或位于比分支部32靠近直行部31的开口端的状态)和打开状态(封闭塞50位于比分支部30靠近直行部31的闭止端侧的状态)进行切换,但本专利技术涉及后述的第二流路40,因此,关于第一流路30的构造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如图1~2所示,第二流路40形成包含在相对于容器1的轴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横孔部41和在容器1的轴向延伸的纵孔部42的L字形。横孔部41的一侧的端部(开口端41a)在容器外开口,此开口端41a从基部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漏气轮胎修补液容纳容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漏气轮胎修补液容纳容器,包含:容器主体,具备容纳漏气轮胎修补液的容纳部和开口部;以及顶盖,装接于所述开口部,所述顶盖具备用于从容器外导入压缩空气的第一流路和用于排出容器内的漏气轮胎修补液的第二流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流路装接有朝向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延伸的管,所述管具备切断漏气轮胎修补液向所述第二流路的流入的密封膜,能将所述密封膜切断所述第二流路的封闭状态切换为因容器内压所述密封膜破裂而打开所述第二流路的打开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0.07 JP 2015-1995991.一种漏气轮胎修补液容纳容器,包含:容器主体,具备容纳漏气轮胎修补液的容纳部和开口部;以及顶盖,装接于所述开口部,所述顶盖具备用于从容器外导入压缩空气的第一流路和用于排出容器内的漏气轮胎修补液的第二流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流路装接有朝向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延伸的管,所述管具备切断漏气轮胎修补液向所述第二流路的流入的密封膜,能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口巧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