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输出轴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6871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输出轴减速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双输出轴减速器驱动力分配不平衡,减速机构载荷重的技术问题。该双输出轴减速器包括第一减速机构,第一减速机构连接驱动电机,还包括第二减速机构和第三减速机构,第二减速机构和第三减速机构的结构相同对称设置,第一减速机构通过中间轴连接第二减速机构和第三减速机构,第二减速机构和第三减速机构分别连接输出轴并且同步驱动所述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具有两个输出端;所述中间轴是空心轴,所述输出轴从所述中间轴中穿过,所述输出轴与所述中间轴同轴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平衡驱动力分配,减轻减速机构载荷,降低传动零件强度要求,减小传动零件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输出轴减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输出轴减速器,配合驱动电机,用于对温室、畜禽舍上的窗户和幕网进行开闭。
技术介绍
温室栽培技术和畜禽养殖技术对光照强度、温度和通风条件提出了不同的环境要求,因此,在农业设施和畜牧设施中,通常设置相应的可调节窗户和幕网装置来保证对光照强度、温度和通风条件的控制需求,通过对窗户和幕网的开闭,为温室内所栽培植物和养殖畜禽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在可调节窗户和幕网装置中,窗户和幕网的开闭动作一般是通过电动机带动双输出轴减速器来完成的。在现有技术的双输出轴减速器中,一般是采用电机作为原动力,通过减速机构将电机的高转速减速为输出轴的低转速,就可以使用较小功率的电机来实现对窗户和幕网的开闭动作。现有技术中电动卷膜器通常设置单输出轴,只能从一端驱动卷膜机构中的卷膜轴,蓄牧业、种植业在开窗、拉遮阳网、卷帘等应用场合需要最长可达200米的长卷膜轴,长卷膜轴重量重,对刚性要求高,否则容易弯曲变形,由此造成制造成本较高。现有技术中也提供了双输出轴的电动卷膜器,例如技术“双输出轴电动卷膜器”(CN201557431U)中设置的输出轴两端作为输出端分别穿过箱体和箱盖伸出,输出轴两端分别与卷膜轴固定连接,可以将卷膜器设置在温室卷膜位置的中部,就可以减小单侧卷膜轴的长度。但是该电动卷膜器中只设置了一组行星减速机构,行星减速机构靠右侧驱动输出轴,存在驱动力分配不平衡,减速机构载荷重,传动零件强度要求高,尺寸设计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输出轴减速器,属于3K-Ⅱ型减速器,对称设置了两组减速机构,两组减速机构同步驱动输出轴,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双输出轴减速器,包括第一减速机构,所述第一减速机构连接驱动电机,还包括第二减速机构和第三减速机构,所述第二减速机构和第三减速机构的结构相同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减速机构通过中间轴连接所述第二减速机构和第三减速机构,所述第二减速机构和第三减速机构分别连接输出轴并且同步驱动所述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具有两个输出端;所述中间轴是空心轴,所述输出轴从所述中间轴中穿过,所述输出轴与所述中间轴同轴线。优选地,所述第一减速机构设置一组或者两组,所述第一减速机构包括锥齿轮副,或包括圆柱齿轮副,或包括涡轮蜗杆副;所述第二减速机构、第三减速机构包括行星减速机构。优选地,所述锥齿轮副包括啮合传动的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连接输入轴,所述输入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锥齿轮连接所述中间轴。优选地,所述圆柱齿轮副包括啮合传动的第一圆柱齿轮和第二圆柱齿轮,所述第一圆柱齿轮连接输入轴,所述输入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第二圆柱齿轮连接所述中间轴。优选地,所述涡轮蜗杆副包括啮合传动的蜗杆和涡轮,所述蜗杆连接输入轴,所述涡轮连接所述中间轴。优选地,所述行星减速机构中设置有太阳轮、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行星架、第一内齿圈和第二内齿圈,所述太阳轮与所述中间轴连接、所述第一内齿圈固定,所述第一行星轮围绕所述太阳轮转动,与所述太阳轮和所述第一内齿圈啮合,所述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安装在同一根支撑轴上,所述支撑轴安装在所述行星架上,所述第二行星轮与所述第二内齿圈啮合,所述第二内齿圈连接所述输出轴。优选地,所述行星减速机构中设置有太阳轮、第一行星轮、行星架、第一内齿圈和第二内齿圈,所述太阳轮与所述中间轴连接、所述第一内齿圈固定,所述第一行星轮围绕所述太阳轮转动,与所述太阳轮啮合,同时还与所述第一内齿圈和所述第二内齿圈啮合,所述第一行星轮安装在支撑轴上,所述支撑轴安装在所述行星架上,所述第二内齿圈连接所述输出轴。优选地,所述中间轴两端设置有传动齿代替所述太阳轮。优选地,所述第一减速机构设置一组,位于所述第二减速机构和第三减速机构之间;或者所述第一减速机构设置两组,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减速机构和第三减速机构外侧,所述第二减速机构和第三减速机构共用一个所述第二内齿圈5。优选地,所述输出轴为一根整轴,或者为两根同轴线的半轴;所述中间轴为一根整轴,或者为两根同轴线的半轴。优选地,所述输出轴为两根同轴线的左半轴和右半轴,左半轴穿过所述中间轴与右半轴衔接,在衔接处设置有轴承。优选地,所述中间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设置有滑动轴承;所述输出轴两端均设置有两组轴承。优选地,所述输入轴与所述中间轴和所述输出轴平行或者垂直,所述输入轴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一体制成。优选地,所述第一行星轮、所述第二行星轮设置三个以上。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的双输出轴减速器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对称设置了两组减速机构,两组减速机构同步驱动输出轴,从而平衡了驱动力分配,减轻了减速机构载荷,降低了传动零件强度要求,减小了传动零件尺寸。本技术减速器具有双输出轴,可以安装在卷膜轴的中间,从中间来驱动两侧的卷膜轴,卷膜轴的长度就可以缩短,因而可以降低卷膜轴的刚性要求,降低制造成本,降低卷膜轴的重量,提高有效负载。本技术适合采用模具大批量制造,降低制造成本,适合畜牧业、农业大批量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双输出轴减速器的结构简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双输出轴减速器的结构简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3双输出轴减速器的结构简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4双输出轴减速器的结构简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5双输出轴减速器的结构简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6双输出轴减速器的结构简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7双输出轴减速器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8双输出轴减速器的结构简图。图中:1.太阳轮;2.第一内齿圈;3.行星架;4.支撑轴;5.第二内齿圈;5-1.右内齿圈;5-2.左内齿圈;6.第二行星轮;7.第一行星轮;8.输入轴;9.中间轴;9-1.传动齿;9-2.传动齿;9-3.右半轴;9-4.左半轴;10.驱动电机;11.第一锥齿轮;12.第二锥齿轮;13.第一圆柱齿轮;14.第二圆柱齿轮;15.蜗杆;16.蜗轮;17.输出轴;17-1.右半轴;17-2.左半轴;18.第一轴承;19.第二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双输出轴减速器,属于3K-Ⅱ型减速器,包括第一减速机构,第一减速机构连接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还包括第二减速机构和第三减速机构,第二减速机构和第三减速机构的结构相同对称设置,第一减速机构通过中间轴9连接第二减速机构和第三减速机构,第二减速机构和第三减速机构分别单独连接输出轴17并且同步驱动输出轴17,输出轴17具有两个输出端;中间轴9是空心轴,输出轴17从中间轴9中穿过,输出轴17与中间轴9同轴线。中间轴9是空心轴,输出轴17从中间轴9中穿过,输出轴17与中间轴9同轴线。这样设计可以让减速器结构更紧凑,减小空间占用。输出轴17对外连接卷膜机构中的卷膜轴(图中未示出),可以从中间来驱动两侧的卷膜轴,卷膜轴的长度就可以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因而可以降低卷膜轴的刚性要求,降低制造成本,降低卷膜轴的重量,提高有效负载。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减速机构包括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输出轴减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输出轴减速器,包括第一减速机构,所述第一减速机构连接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减速机构和第三减速机构,所述第二减速机构和第三减速机构的结构相同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减速机构通过中间轴连接所述第二减速机构和第三减速机构,所述第二减速机构和第三减速机构分别连接输出轴并且同步驱动所述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具有两个输出端;所述中间轴是空心轴,所述输出轴从所述中间轴中穿过,所述输出轴与所述中间轴同轴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输出轴减速器,包括第一减速机构,所述第一减速机构连接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减速机构和第三减速机构,所述第二减速机构和第三减速机构的结构相同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减速机构通过中间轴连接所述第二减速机构和第三减速机构,所述第二减速机构和第三减速机构分别连接输出轴并且同步驱动所述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具有两个输出端;所述中间轴是空心轴,所述输出轴从所述中间轴中穿过,所述输出轴与所述中间轴同轴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输出轴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速机构设置一组或者两组,所述第一减速机构包括锥齿轮副,或包括圆柱齿轮副,或包括涡轮蜗杆副;所述第二减速机构、第三减速机构包括行星减速机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输出轴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轮副包括啮合传动的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连接输入轴,所述输入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锥齿轮连接所述中间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输出轴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齿轮副包括啮合传动的第一圆柱齿轮和第二圆柱齿轮,所述第一圆柱齿轮连接输入轴,所述输入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第二圆柱齿轮连接所述中间轴。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输出轴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蜗杆副包括啮合传动的蜗杆和涡轮,所述蜗杆连接输入轴,所述涡轮连接所述中间轴。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输出轴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减速机构中设置有太阳轮、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行星架、第一内齿圈和第二内齿圈,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丰隆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