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牛角型浇道及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58864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双层牛角型浇道及模具;双层牛角型浇道包括主分流道、牛角浇口和与主分流道连通的次分流道,第一牛角浇口与主分流道连通,第二牛角浇口与次分流道连通,主分流道的直径大于次分流道的直径,以保证产品注射成型时的流动平衡,减少热流道喷嘴的数量,降低热流道的采购成本,随着热流道喷嘴数量的减小,浇口数量也会随之减少,从而降低材料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可以降低模具长期时候后变形的风险,从而整体上降低模具的开发、使用成本;模具包括型芯、滑块、镶件、顶料组件和的双层牛角型浇道,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上述的优势。

Double decker horn type runner and di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mold, in particular, a double decker horn type runner and a mold, and a double decker horn type runner includes a main runner, a horn gate and a sub channel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flow passage. The first horn g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flow channel, and the second horn g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b channel, and the main runner's diameter is connected. In order to ensure the flow balance of the injection molding, reduce the number of hot runner nozzle and reduce the purchasing cost of hot runner,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number of hot runner nozzles, the number of gate will also decrease, thus reducing the waste of material, reducing the cost of production and reducing the length of mould. The risk of deformation after the period of time, thus the overall red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die, the mold includes the core, slider, insert, top material components and double decker horn type runner, and the mold has the above 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牛角型浇道及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而言,涉及双层牛角型浇道及模具。
技术介绍
以往针对长条形状类包软胶产品通常采用两侧布置浇口的热流道方式成型,这样的成型方式存在如下一些缺陷,模具开发过程中,热流道喷嘴数量多,造成模具成本增加,由于热流道喷嘴数量多,型腔开槽较多,模具型腔强度差,长时间量产,在注塑压力的作用下,模板存在容易变形的风险,造成后期维护成本提高,模具零部件加工量增加,造成加工成本增加,产品成型材料浪费多,单件产品成本高。现有技术中的模具开发及使用成本太高,从而使得单件商品的成本提高,对用户造成不利。因此,提供一种低成本的双层牛角型浇道及模具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牛角型浇道,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层牛角型浇道,包括主分流道、牛角浇口和与所述主分流道连通的次分流道;牛角浇口包括第一牛角浇口和第二牛角浇口,所述第一牛角浇口与所述主分流道连通,所述第二牛角浇口与所述次分流道连通;所述主分流道的直径大于所述次分流道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牛角浇口的轴线和所述第二牛角浇口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且所述第一牛角浇口和所述第二牛角浇口的朝向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牛角浇口出口处和所述第二牛角浇口出口处相距15mm-30mm。进一步地,所述次分流道包括用于注射的第一次分流道和用于收集废料的第二次分流道;所述第一次分流道与所述主分流道连通,所述第二次分流道与所述第一次分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次分流道和所述第二次分流道配合呈T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牛角浇口端口出与所述第二次分流道连通。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具,包括型芯、滑块、镶件、顶料组件和所述的双层牛角型浇道;所述滑块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均与所述型芯配合,所述顶料组件与所述镶件配合;所述双层牛角型浇道设置在所述镶件内,所述镶件设置在第一滑块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型芯之间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一滑块滑动的耐磨块。进一步地,所述顶料组件包括拉料杆、套设在所述拉料杆上的弹簧、垫板、顶杆和用于控制所述顶杆的顶针板;所述弹簧位于所述镶件与垫板之间,所述拉料杆一端插入所述镶件内,所述拉料杆另一端位于所述垫板上;所述顶杆位于所述所述垫板下方,且所述顶杆能够带动所述垫板向上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拉料杆至少设置三处,其中一处设置在所述主分流道底部,其他两处分别设置在所述次分流道两端。进一步地,所述顶针板包括上顶针板和下顶针板,所述顶针穿过所述上顶针板,所述上顶针板和所述下顶针板配合固定所述顶针。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层牛角型浇道,包括主分流道、牛角浇口和与主分流道连通的次分流道,其中牛角浇口包括第一牛角浇口和第二牛角浇口,第一牛角浇口与主分流道连通,第二牛角浇口与次分流道连通,主分流道的直径大于次分流道的直径,以保证产品注射成型时的流动平衡,并且通过第一牛角浇口和第二牛角浇口可以快速加工长条形状类包软胶产品,并且在采用牛角浇口后,可以减少热流道喷嘴的数量,降低热流道的采购成本,随着热流道喷嘴数量的减小,浇口数量也会随之减少,从而降低材料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可以降低模具长期时候后变形的风险,从而整体上降低模具的开发、使用成本。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具,包括型芯、滑块、镶件、顶料组件和的双层牛角型浇道,滑块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与型芯配合,顶料组件与镶件配合,双层牛角型浇道设置在镶件内,镶件设置在第一滑块上,在生产加工完成后,通过顶料组件可以将产品顶出,而且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上述的优势,此处不再赘叙。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层牛角型浇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层牛角型浇道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标:100-主分流道;200-牛角浇口;201-第一牛角浇口;202-第二牛角浇口;300-次分流道;301-第一次分流道;302-第二次分流道;401-型芯;4021-第一滑块;4022-第二滑块;403-镶件;404-耐磨块;501-拉料杆;502-弹簧;503-垫板;504-顶杆;5051-上顶针板;5052-下顶针板;600-包软胶产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层牛角型浇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层牛角型浇道的侧视图。如图1-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层牛角型浇道,包括主分流道100、牛角浇口200和与主分流道100连通的次分流道300;牛角浇口200包括第一牛角浇口201和第二牛角浇口202,第一牛角浇口201与主分流道100连通,第二牛角浇口202与次分流道300连通;主分流道100的直径大于次分流道300的直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层牛角型浇道,包括主分流道100、牛角浇口200和与主分流道100连通的次分流道300,其中牛角浇口200包括第一牛角浇口201和第二牛角浇口202,第一牛角浇口201与主分流道100连通,第二牛角浇口202与次分流道300连通,主分流道100的直径大于次分流道300的直径,以保证产品注射成型时的流动平衡,并且通过第一牛角浇口201和第二牛角浇口202可以快速加工长条形状类包软胶产品600,并且在采用牛角浇口200后,可以减少热流道喷嘴的数量,降低热流道的采购成本,随着热流道喷嘴数量的减小,浇口数量也会随之减少,从而降低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层牛角型浇道及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牛角型浇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分流道(100)、牛角浇口(200)和与所述主分流道(100)连通的次分流道(300);牛角浇口(200)包括第一牛角浇口(201)和第二牛角浇口(202),所述第一牛角浇口(201)与所述主分流道(100)连通,所述第二牛角浇口(202)与所述次分流道(300)连通;所述主分流道(100)的直径大于所述次分流道(300)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牛角型浇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分流道(100)、牛角浇口(200)和与所述主分流道(100)连通的次分流道(300);牛角浇口(200)包括第一牛角浇口(201)和第二牛角浇口(202),所述第一牛角浇口(201)与所述主分流道(100)连通,所述第二牛角浇口(202)与所述次分流道(300)连通;所述主分流道(100)的直径大于所述次分流道(300)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牛角型浇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牛角浇口(201)的轴线和所述第二牛角浇口(202)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且所述第一牛角浇口(201)和所述第二牛角浇口(202)的朝向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牛角型浇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牛角浇口(201)出口处和所述第二牛角浇口(202)出口处相距15mm-3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牛角型浇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分流道(300)包括用于注射的第一次分流道(301)和用于收集废料的第二次分流道(302);所述第一次分流道(301)与所述主分流道(100)连通,所述第二次分流道(302)与所述第一次分流道(301)连通;所述第一次分流道(301)和所述第二次分流道(302)配合呈T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牛角型浇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牛角浇口(201)进料口处与所述第二次分流道(302)连通。6.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型芯(401)、滑块、镶件(403)、顶料组件和权利要求1-5任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巍俊
申请(专利权)人: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