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下料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5516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板下料冲压模具,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上模座、凸模垫板、凸模固定板、卸料垫板、卸料板、凹模固定板、凹模垫板和下模座;还包括U型挂件、第一等高螺钉、第一顶杆、第一弹簧、第一导料板、第一浮料镶件、凹模垫块、凹模、第二浮料镶件、第二导料板、第二弹簧、第二等高螺钉、第二顶杆、内导柱、外导柱、弹簧座、凸模、凸模镶件和卸料板镶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于凸模垫板内的第一等高螺钉、第一弹簧和弹簧座提供卸料力,然后通过凸模固定板内的第一顶杆将第一弹簧的弹力传递给卸料垫板;由于凸模垫板和凸模固定板连接在一起,因此第一弹簧的初始压力不会传递给卸料垫板,使能够方便维修人员拆卸。

A stamping die for steel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amping die for steel plate blanking, including an upper die seat, a punch plate, a punch fixed plate, a unloading plate, a relief plate, a concave die fixing plate, a concave die pad and a lower die seat which are connected from upper to lower, and also include a U type hanging piece, a first high screw, a first top bar, a first spring, a first guide plate, and a lower die seat. First floating material insert, die cushion block, concave die, second floating material insert, second guide plate, second spring, second high screw, second rod, inner guide column, outer guide column, spring seat, punch, punch insert and discharge plate inser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unloading force through a first high screw, a first spring and a spring seat in a punch plate, and then passes the elastic force of the first spring to the unloading pad through the first top rod in the fixed plate of the punch. Pass the unloading pad so that it can be easily removed by maintenance perso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板下料冲压模具
本技术属于冲压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板下料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在钢瓶生产过程中,冲压模具被广泛应用,例如煤气罐底座的下料工序就会用到下料冲压模具。现有的下料冲压模具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上模座g、凸模垫板h、凸模固定板i、卸料垫板j、卸料板k、凹模固定板f、凹模垫板m、下模座n以及内导柱组件d和外导柱组件e。如图1所示,现有的下料冲压模具中,提供卸料力的弹簧b直接设置在卸料垫板和凸模垫板h之间,然后用卸料螺栓a和等高套c连接凸模固定板i和卸料板k从而保证弹簧b的初始压力,由于弹簧b的弹力作用,导致锁紧和拆卸卸料螺栓a时,非常费力,并且为了保护内导柱组件d,不能一次性将其中一个卸料螺栓a完全拆卸或者完全锁紧,因为这样操作会导致内导柱组件d承受不平衡力而降低导向精度。因此现有的下料冲压模具在维修需要拆卸卸料螺栓a时非常麻烦,特别是在维修大模具时,问题更加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板下料冲压模具,本技术通过设于凸模垫板内的第一等高螺钉、第一弹簧和弹簧座提供卸料力,然后通过凸模固定板内的第一顶杆将第一弹簧的弹力传递给卸料垫板;由于凸模垫板和凸模固定板连接在一起,因此第一弹簧的初始压力不会传递给卸料垫板,使能够方便维修人员拆卸。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板下料冲压模具,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上模座、凸模垫板、凸模固定板、卸料垫板、卸料板、凹模固定板、凹模垫板和下模座;还包括U型挂件、第一等高螺钉、第一顶杆、第一弹簧、第一导料板、第一浮料镶件、凹模垫块、凹模、第二浮料镶件、第二导料板、第二弹簧、第二等高螺钉、第二顶杆、内导柱、外导柱、弹簧座、凸模、凸模镶件和卸料板镶件;所述凸模垫板的上表面设有贯穿的螺纹孔,螺纹孔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等高螺钉、第一弹簧和弹簧座;第一等高螺钉呈上大下小的台阶状,第一等高螺钉的小端与凸模垫板的螺纹孔螺纹连接,第一等高螺钉的大端的下端面与凸模垫板的上表面抵接;凸模固定板的上表面上具有贯穿孔,贯穿孔的直径小于弹簧座的直径;贯穿孔内设有第一顶杆;第一顶杆的上端面与弹簧座的下端面抵接,第一顶杆的下端面与卸料垫板的上表面抵接;凸模镶件镶嵌在凸模固定板内;凸模穿设于凸模镶件内,凸模的上端面与凸模垫板的下表面抵接,凸模的下端面穿出卸料垫板的下表面;U型挂件的两个内壁分别与凸模固定板的上表面和卸料垫板的下表面抵接,U型挂件的两个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凸模固定板和卸料垫板的厚度之和;卸料板内镶嵌有卸料板镶件,卸料板镶件套设在凸模外;内导柱穿设在卸料板上,内导柱上端穿出凸模固定板的上表面;内导柱的下端穿出凹模固定板的下表面;凹模固定板的上表面设有贯穿的第一型腔、第二型腔和第三型腔;第一型腔内设有第一浮料镶件,第二型腔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凹模和凹模垫块,第三型腔内设有第二浮料镶件;凹模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凸模匹配的下料通孔;凹模垫块的上表面对应所述下料通孔设有贯穿的第一避让孔;第一浮料镶件和第二浮料镶件的上端均呈台阶状,第一浮料镶件和第二浮料镶件的下端面到上端台阶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凹模固定板的厚度;第一导料板和第二导料板相对设置在凹模固定板的上表面上;第一导料板和第二导料板的下表面分别与第一浮料镶件上端台阶的下表面和第二浮料镶件上端台阶的下表面抵接,第一导料板和第二导料板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分别设有凸板;凸板的下表面与第一浮料镶件和第二浮料镶件上端台阶的上表面之间具有容纳物料的空间;凹模垫板和下模座的上表面对应所述下料通孔均分别设有第二避让孔和第三避让孔;下模座的上表面上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内设有外导柱,外导柱的上端面穿入上模座内;下模座的上表面上设有台阶通孔,通孔下端的直径大于通孔上端的直径,通孔上端为螺纹孔,通孔的上端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二顶杆、第二弹簧和第二等高螺钉;第二顶杆呈上小下大的台阶状,第二顶杆的大端位于下模座的通孔上端,第二顶杆的小端的上端面分别与第一浮料镶件的下端面和第二浮料镶件的下端面抵接;第二等高螺钉呈上小下大的台阶状,第二等高螺钉的小端与下模座的通孔上端螺纹连接,第二等高螺钉的大端的上端面与下模座的通孔上端的下端面抵接。进一步地,所述U型挂件上设有螺钉;U型挂件通过所述螺钉与凸模垫板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座与凸模垫板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凸模垫板与凸模固定板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卸料垫板与卸料板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凹模固定板与凹模垫板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凹模垫板与下模座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料板与凹模固定板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料板与凹模固定板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浮料镶件和第二浮料镶件上端台阶的上表面均分别进行DLC处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设于凸模垫板内的第一等高螺钉、第一弹簧和弹簧座提供卸料力,然后通过凸模固定板内的第一顶杆将第一弹簧的弹力传递给卸料垫板;由于凸模垫板和凸模固定板连接在一起,因此第一弹簧的初始压力不会传递给卸料垫板,使能够方便维修人员拆卸;其次,由于第一顶杆和弹簧座是分体结构,所以维修人员维修完成后,需要闭模检查,本技术的下料冲压模具只需要将第一顶杆取出即可,而现有技术只能拆卸掉所有卸料螺栓以及取出所有弹簧才能完成闭模动作;并且,通过设置U型挂件,依靠U型挂件防止卸料板和卸料垫板掉下,相比现有技术利用卸料螺栓防止卸料板和卸料垫板掉下而言,U型挂件更加方便拆卸。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钢板下料冲压模具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钢板下料冲压模具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一种钢板下料冲压模具结构的下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的一种钢板下料冲压模具结构的上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模座;2-凸模垫板;3-凸模固定板;4-卸料垫板;5-卸料板;6-凹模固定板;7-凹模垫板;8-下模座;9-连接螺钉;10-U型挂件;11-第一等高螺钉;12-第一导料板;13-第一浮料镶件;14-凹模垫块;15-料带;16-凹模;17-第二浮料镶件;18-第二导料板;19-第二弹簧;20-第二等高螺钉;21-第二顶杆;22-内导柱;23-外导柱;24-第一弹簧;25-弹簧座;26-第一顶杆;27-凸模;28-凸模镶件;29-卸料板镶件;30-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钢板下料冲压模具,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上模座1、凸模垫板2、凸模固定板3、卸料垫板4、卸料板5、凹模固定板6、凹模垫板7和下模座8;还包括U型挂件10、第一等高螺钉11、第一顶杆26、第一弹簧24、第一导料板12、第一浮料镶件13、凹模垫块14、凹模16、第二浮料镶件17、第二导料板18、第二弹簧19、第二等高螺钉20、第二顶杆21、内导柱22、外导柱23、弹簧座25、凸模27、凸模镶件28和卸料板镶件29;所述凸模垫板2的上表面设有贯穿的螺纹孔,螺纹孔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等高螺钉11、第一弹簧24和弹簧座25;第一等高螺钉11呈上大下小的台阶状,第一等高螺钉11的小端与凸模垫板2的螺纹孔螺纹连接,第一等高螺钉11的大端的下端面与凸模垫板2的上表面抵接;凸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钢板下料冲压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板下料冲压模具,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上模座(1)、凸模垫板(2)、凸模固定板(3)、卸料垫板(4)、卸料板(5)、凹模固定板(6)、凹模垫板(7)和下模座(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型挂件(10)、第一等高螺钉(11)、第一顶杆(26)、第一弹簧(24)、第一导料板(12)、第一浮料镶件(13)、凹模垫块(14)、凹模(16)、第二浮料镶件(17)、第二导料板(18)、第二弹簧(19)、第二等高螺钉(20)、第二顶杆(21)、内导柱(22)、外导柱(23)、弹簧座(25)、凸模(27)、凸模镶件(28)和卸料板镶件(29);所述凸模垫板(2)的上表面设有贯穿的螺纹孔,螺纹孔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等高螺钉(11)、第一弹簧(24)和弹簧座(25);第一等高螺钉(11)呈上大下小的台阶状,第一等高螺钉(11)的小端与凸模垫板(2)的螺纹孔螺纹连接,第一等高螺钉(11)的大端的下端面与凸模垫板(2)的上表面抵接;凸模固定板(3)的上表面上具有贯穿孔,贯穿孔的直径小于弹簧座(25)的直径;贯穿孔内设有第一顶杆(26);第一顶杆(26)的上端面与弹簧座(25)的下端面抵接,第一顶杆(26)的下端面与卸料垫板(4)的上表面抵接;凸模镶件(28)镶嵌在凸模固定板(3)内;凸模(27)穿设于凸模镶件(28)内,凸模(27)的上端面与凸模垫板(2)的下表面抵接,凸模(27)的下端面穿出卸料垫板(4)的下表面;U型挂件(10)的两个内壁分别与凸模固定板(3)的上表面和卸料垫板(4)的下表面抵接,U型挂件(10)的两个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凸模固定板(3)和卸料垫板(4)的厚度之和;卸料板(5)内镶嵌有卸料板镶件(29),卸料板镶件(29)套设在凸模(27)外;内导柱(22)穿设在卸料板(5)上,内导柱(22)上端穿出凸模固定板(3)的上表面;内导柱(22)的下端穿出凹模固定板(6)的下表面;凹模固定板(6)的上表面设有贯穿的第一型腔、第二型腔和第三型腔;第一型腔内设有第一浮料镶件(13),第二型腔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凹模(16)和凹模垫块(14),第三型腔内设有第二浮料镶件(17);凹模(16)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凸模(27)匹配的下料通孔;凹模垫块(14)的上表面对应所述下料通孔设有贯穿的第一避让孔;第一浮料镶件(13)和第二浮料镶件(17)的上端均呈台阶状,第一浮料镶件(13)和第二浮料镶件(17)的下端面到上端台阶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凹模固定板(6)的厚度;第一导料板(12)和第二导料板(18)相对设置在凹模固定板(6)的上表面上;第一导料板(12)和第二导料板(18)的下表面分别与第一浮料镶件(13)上端台阶的下表面和第二浮料镶件(17)上端台阶的下表面抵接,第一导料板(12)和第二导料板(18)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分别设有凸板;凸板的下表面与第一浮料镶件(13)和第二浮料镶件(17)上端台阶的上表面之间具有容纳物料的空间;凹模垫板(7)和下模座(8)的上表面对应所述下料通孔均分别设有第二避让孔和第三避让孔;下模座(8)的上表面上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内设有外导柱(23),外导柱(23)的上端面穿入上模座(1)内;下模座(8)的上表面上设有台阶通孔,通孔下端的直径大于通孔上端的直径,通孔上端为螺纹孔,通孔的上端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二顶杆(21)、第二弹簧(19)和第二等高螺钉(20);第二顶杆(21)呈上小下大的台阶状,第二顶杆(21)的大端位于下模座(8)的通孔上端,第二顶杆(21)的小端的上端面分别与第一浮料镶件(13)的下端面和第二浮料镶件(17)的下端面抵接;第二等高螺钉(20)呈上小下大的台阶状,第二等高螺钉(20)的小端与下模座(8)的通孔上端螺纹连接,第二等高螺钉(20)的大端的上端面与下模座(8)的通孔上端的下端面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下料冲压模具,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上模座(1)、凸模垫板(2)、凸模固定板(3)、卸料垫板(4)、卸料板(5)、凹模固定板(6)、凹模垫板(7)和下模座(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型挂件(10)、第一等高螺钉(11)、第一顶杆(26)、第一弹簧(24)、第一导料板(12)、第一浮料镶件(13)、凹模垫块(14)、凹模(16)、第二浮料镶件(17)、第二导料板(18)、第二弹簧(19)、第二等高螺钉(20)、第二顶杆(21)、内导柱(22)、外导柱(23)、弹簧座(25)、凸模(27)、凸模镶件(28)和卸料板镶件(29);所述凸模垫板(2)的上表面设有贯穿的螺纹孔,螺纹孔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等高螺钉(11)、第一弹簧(24)和弹簧座(25);第一等高螺钉(11)呈上大下小的台阶状,第一等高螺钉(11)的小端与凸模垫板(2)的螺纹孔螺纹连接,第一等高螺钉(11)的大端的下端面与凸模垫板(2)的上表面抵接;凸模固定板(3)的上表面上具有贯穿孔,贯穿孔的直径小于弹簧座(25)的直径;贯穿孔内设有第一顶杆(26);第一顶杆(26)的上端面与弹簧座(25)的下端面抵接,第一顶杆(26)的下端面与卸料垫板(4)的上表面抵接;凸模镶件(28)镶嵌在凸模固定板(3)内;凸模(27)穿设于凸模镶件(28)内,凸模(27)的上端面与凸模垫板(2)的下表面抵接,凸模(27)的下端面穿出卸料垫板(4)的下表面;U型挂件(10)的两个内壁分别与凸模固定板(3)的上表面和卸料垫板(4)的下表面抵接,U型挂件(10)的两个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凸模固定板(3)和卸料垫板(4)的厚度之和;卸料板(5)内镶嵌有卸料板镶件(29),卸料板镶件(29)套设在凸模(27)外;内导柱(22)穿设在卸料板(5)上,内导柱(22)上端穿出凸模固定板(3)的上表面;内导柱(22)的下端穿出凹模固定板(6)的下表面;凹模固定板(6)的上表面设有贯穿的第一型腔、第二型腔和第三型腔;第一型腔内设有第一浮料镶件(13),第二型腔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凹模(16)和凹模垫块(14),第三型腔内设有第二浮料镶件(17);凹模(16)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凸模(27)匹配的下料通孔;凹模垫块(14)的上表面对应所述下料通孔设有贯穿的第一避让孔;第一浮料镶件(13)和第二浮料镶件(17)的上端均呈台阶状,第一浮料镶件(13)和第二浮料镶件(17)的下端面到上端台阶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凹模固定板(6)的厚度;第一导料板(12)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振雄
申请(专利权)人:斯德克实业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