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挖掘机器人用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5506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挖掘装置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挖掘机器人用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挖掘机器人本体内的冷却箱,冷却箱内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冷却箱内还设有皮带;第二转轴沿周向连接有若干扇叶,冷却箱内固定有套筒,套筒内连接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填充有惰性气体,第一活塞连接有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连接有拨叉,拨叉卡接在皮带上;第二活塞连接有第二活塞杆;冷却箱上还设有若干散热孔,冷却箱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二活塞杆一端铰接有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均设有导向块。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满足了根据实时温度控制扇叶转速的要求,满足散热要求的同时,简化装置结构。

A cooling device for excavating robot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excavating device, in particular a cooling device for excavating a robot, including a cooling box set in the body of the excavating robot. The cooling box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a second rotating shaft, and a belt is provided in the cooling box;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number of fans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and a sleeve is fixed in the cooling box. The sleeve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piston and second pistons, the first piston and the second piston are filled with an inert gas, the first piston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piston rod, the first piston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fork, the fork is connected to the belt, the second pist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piston rod, and the cooling box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heat dissipation holes and the cooling box. The sliding connection has a first baffle and a second baffle, and one end of the second piston rod is articulated with a first push rod and a second push rod, and the first push rod and the second push rod are both provided with a guide block. The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satisfies the requirement of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fan blades according to the real time temperature,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heat dissipation, and simplifies the structure of the device simultaneous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挖掘机器人用冷却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挖掘装置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挖掘机器人用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挖掘机器人是工程机械的一种,广泛应用与建筑、道路、矿山等工程领域,主要作用是进行石材的切割、打磨以及搬运工作。现有技术的挖掘机器人,包括挖掘机器人本体,挖掘机器人本体内设有用于驱动挖掘机器人工作的发动机,发动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扇叶,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挖掘机器人经常需要长时间高功耗的工作,那就要求挖掘机器人内部元件长时间运转,会产生大量热量,若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出去,则可能烧坏元件。而扇叶随发动机转动,带动挖掘机器人本体内的空气流动,可以将热量带走,以此实现对挖掘机器人本体内元件的冷却。而由于环境条件和运行工况的变化,挖掘机器人本体内元件产生的热量也在改变,但扇叶的转速始终和发动机转速一致,保持不变,当挖掘机器人本体内元件过热时,可能无法满足散热要求。而且扇叶只能安装在发动机前部,挖掘机器人本体内其他部位需要散热,则只能安装新的动力源驱动,而新的动力源又会产生大量热量,难以快速降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挖掘机器人用冷却装置,以解决当挖掘机器人本体内过热时无法满足散热要求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为:一种挖掘机器人用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挖掘机器人本体内的冷却箱,冷却箱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冷却箱内还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转轴的发动机,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为圆台状且大小完全相同,第二转轴相对于第一转轴反向设置,冷却箱内还设有用于对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进行传动的皮带;第二转轴小径端沿周向连接有若干扇叶,冷却箱内位于第一转轴小径端的一侧固定有套筒,套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套筒内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形成密封的腔体,且腔体内填充有惰性气体,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连接有弹簧,第一活塞远离第二活塞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远离第一活塞的一端连接有拨叉,拨叉卡接在皮带上;第二活塞远离第一活塞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活塞杆;冷却箱上还设有若干散热孔,冷却箱上滑动连接有用于挡住散热孔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二活塞杆远离第二活塞的一端铰接有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远离第二活塞杆的一端均设有用于推开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导向块,导向块抵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且分别与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固定连接。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发动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通过皮带传动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由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且反向设置,利用皮带传动形成无级变速器,根据无级变速原理,皮带沿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轴向运动,运动过程中可以实现变速,在变速范围内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传动比也一直在变化。因此,当皮带连接在第一转轴的小径端和第二转轴的大径端之间时,第一转轴的小径端转动带动第二转轴的大径端转动,根据带传动的传动比公式,主动轮和从动轮的直径比等于从动轮和主动轮的转速比,因此第二转轴转速较慢,扇叶随第二转轴转速较慢,则带动空气流动的流速较慢,散热效果较差;当皮带连接在第一转轴的大径端和第二转轴的小径端之间时,第一转轴的大径端带动第二转轴的小径端转动,根据传动比公式,第二转轴转速较快,扇叶随第二转轴转速较快,则带动空气流动的流速也较快,散热效果较好。皮带运动过程中,可以获得最高和最低的传动比之间的任何传动比,即控制皮带的位置,可以实现控制扇叶的转速。而扇叶转速越快,带动空气流动的流速就越快,散热性能越好。当挖掘机器人本体内温度升高,由于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和套筒均密封连接,因此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的密闭空间内,根据热胀冷缩原理,惰性气体遇热膨胀剧烈,气压增高,可以克服弹簧的弹力,推动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向相反方向运动。由于套筒位于第一转轴的小径端,第一活塞杆带动拨叉推挤皮带向远离第一转轴小径端的方向运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传动比逐渐变小,第二转轴的转速逐渐加快,带动扇叶转速逐渐加快。第二活塞杆带动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运动,由于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均和活塞杆铰接,因此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受到推力发生偏转,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推开,外界空气从散热孔进入,同时配合扇叶的转动,形成空气对流,散热效果更好同时提高散热效率。当挖掘机器人本体内温度降低,惰性气体收缩,气压降低,弹簧带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复位,第一活塞杆带动拨叉复位,拨叉则带动皮带向靠近第一转轴小径端运动,扇叶转速逐渐降低;第二活塞杆复位,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失去推力复位,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关闭。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根据实时温度的高低,本专利技术可以调节扇叶的转速,从而满足不同的散热需求,同时,带传动适用长距离传动,第二转轴的安装位置可自行决定,可以满足对挖掘机器人本体内的任何部位散热。2、随着挖掘机器人本体内温度逐渐升高,惰性气体膨胀程度逐渐加大,带动第二活塞杆运动的距离更远,则第一推杆、第二推杆推开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散热孔将冷却箱内外连通的面积逐渐变大,连通的面积越大,气体排出的速度就越快,散热效果越好。3、随着挖掘机器人本体内温度逐渐升高,第一活塞杆推动拨叉运动,皮带随拨叉运动,实现无级变速,加快扇叶转速,带动空气流速加快,相比现有技术,扇叶的转速一直是不变的,可以快速且高效的实现冷却。4、加快扇叶转速和散热孔打开同时进行,可以形成空气对流,气体从散热孔排出,当扇叶转速变快,散热孔打开更多时,对流程度更好,从而提高散热效率。进一步,所述第一转轴端面均连接有第一凸块,第二转轴端面均连接有第二凸块,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均为圆盘状且外径大于第一转轴大径端的外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对皮带的运动起限位作用,避免皮带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和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脱离导致的装置无法运行的情况出现。进一步,所述第二凸块固定连接在冷却箱内,第二凸块和第二转轴转动连接,第二凸块上设有通孔;发动机上连接有散热水箱,散热水箱和通孔之间连通有出水管和进水管,第二转轴内还设有与通孔连通的空腔。水箱内的水在吸收发动机的热量后,流入第二转轴的空腔内,随第二转轴转动,水流转动过程中晃动剧烈,和第二转轴的内壁接触面积更多,提高热传递效率,快速散发热量,再流回散热水箱中,对发动机散热。由于扇叶的转动带动气流的流动是针对整个空间内气流的,那么单独针对发动机的散热效果可能不是很好,通过散热水箱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挖掘机器人本体内,再配合扇叶散热,对发动机的散热效果更好。进一步,所述散热孔内设有滤尘罩,避免阀门打开后,挖掘机器人本体内部的空气和外界空气交换过程中,将灰尘带入挖掘机器人本体内部。进一步,所述套筒材质为铜,铜的热传导效率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拨叉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第二活塞杆和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发动机1、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皮带4、扇叶5、拨叉6、卡接段61、连接段62、套筒7、第一活塞71、第一活塞杆72、第二活塞73、第二活塞杆74、第一推杆75、第二推杆76、第二挡板77、第一挡板78、冷却箱8。如图1所示,一种挖掘机器人用冷却装置,包括位于挖掘机器人本体内的冷却箱8,冷却箱8内转动连接有圆台状的第一转轴2,冷却箱8内第一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挖掘机器人用冷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挖掘机器人用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挖掘机器人本体内的冷却箱,其特征在于:冷却箱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冷却箱内还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转轴的发动机,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为圆台状且大小完全相同,第二转轴相对于第一转轴反向设置,冷却箱内还设有用于对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进行传动的皮带;第二转轴小径端沿周向连接有若干扇叶,冷却箱内位于第一转轴小径端的一侧固定有套筒,套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套筒内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形成密封的腔体,且腔体内填充有惰性气体,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连接有弹簧,第一活塞远离第二活塞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远离第一活塞的一端连接有拨叉,拨叉卡接在皮带上;第二活塞远离第一活塞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活塞杆;冷却箱上还设有若干散热孔,冷却箱上滑动连接有用于挡住散热孔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二活塞杆远离第二活塞的一端铰接有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远离第二活塞杆的一端均设有用于推开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导向块,导向块抵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且分别与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挖掘机器人用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挖掘机器人本体内的冷却箱,其特征在于:冷却箱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冷却箱内还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转轴的发动机,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为圆台状且大小完全相同,第二转轴相对于第一转轴反向设置,冷却箱内还设有用于对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进行传动的皮带;第二转轴小径端沿周向连接有若干扇叶,冷却箱内位于第一转轴小径端的一侧固定有套筒,套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套筒内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形成密封的腔体,且腔体内填充有惰性气体,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连接有弹簧,第一活塞远离第二活塞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远离第一活塞的一端连接有拨叉,拨叉卡接在皮带上;第二活塞远离第一活塞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活塞杆;冷却箱上还设有若干散热孔,冷却箱上滑动连接有用于挡住散热孔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二活塞杆远离第二活塞的一端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盛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同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