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3035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结构如下

A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compou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compound, a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compound of the invention is structured as follow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OLED技术在照明和显示两大领域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影响OLED器件性能的高效有机材料的研究也更加关注。作为新颖的平面显示技术,自OLED显示展现了其作为自发光器件的优异显示性能以来,在世界范围都对其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同时,由于器件机构简单而易于制造,也使其能够用于制造超薄和超轻的显示器。在最常见的OLED器件结构中,通常包括以下种类的有机材料: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输材料、电子传输材料,以及各色的发光材料(染料或者掺杂客体材料)和相应的主体材料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一般由基板、阳极、从阳极接收空穴的空穴注入层、用于传输空穴的空穴传输层、阻止电子发光层进入到空穴传输层的电子阻隔层、空穴和电子相结合而发光的发光层、组织空穴从发光层进入到电子传输层的空穴阻隔层,以及从阴极接收电子的电子注入层以及阴极所构成。其驱动原理如下:向阳极和阴极之间施加电压时,从阳极注入的空穴就要经由空穴注入层和空穴传输层移动到发光层。同时,电子从阴极经由电子注入层和电子传输层注入到发光层,在发光层中与载流子再结合而形成激子。激子在此状态下变化为基态,由此,发光层的荧光性分子发光,形成画像。此时,激发态通过单重激发态回到基态,所发出来的光叫做“荧光”;通过三重激发态回到基态,所发出来的光叫做“磷光”。通过单重激发态回到基态的概率为25%,通过三重激发态回到基态的概率为75%,因此,发光效率有限;使用磷光的话,三重态75%和单重激发态25%都可以用来发光,理论上来说,内部量子效率可以达到100%。这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最大的问题是使用寿命短和发光效率低,随着显示屏的大面积化,使用寿命短和发光效率低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空穴传输材料和发光主体材料多为芳香多胺类化合物或具有咔唑骨架的化合物,主要是三芳胺类衍生物,如NPB、TPD、TCTA、TNATA、铜酞菁(CuPc)。虽然这些材料在发光性质方面具有优势,但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与电流效率成正比,与驱动电压成反比,目前使用现有有机材料的发光器件,需要较高的驱动电压,导致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低,该发光效率仍不能令人满意。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能够提高器件发光效率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能够有效降低器件工作电压,同时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含本专利技术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因而具有高效率和长寿命等优异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在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将本专利技术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能够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和使用寿命。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结构如下:其中,式(I)中,R1,R2和R4分别独立为氢,C1~C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苯基,吡啶基,萘基,菲基,蒽基,菲啶基,联苯基,嘧啶基,或者三嗪基;R3为C1~C10的烷基,或者C6~C30的芳基;R5为氢,氘,卤素,C1~C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者C6~C30芳基;R6,R7分别独立的为氢,氘,C1~C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苯基,吡啶基,萘基,菲基,蒽基,菲啶基,联苯基,嘧啶基,或者三嗪基;X独立的为碳或氮;I是0~4的整数;m、n分别独立为0或1。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中,当R1,R2或者R4为苯基,吡啶基,萘基,菲基,蒽基,菲啶基,联苯基,吡啶基,嘧啶基或者三嗪基时,其中至少一个氢原子被C1~C20的直连或支链烷基,C3~C24的环烷基,C1~C20的烷氧基,卤素,CN,CF3,Si(CH3)3,萘基,蒽基,菲基,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呋喃基,芴基,咔唑基,螺芴基或环原子数为5~20的杂芳基取代或非取代。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中,当R5为C6~C30的芳基时,其中一个以上的氢被氘,卤素,C1~C10的烷基,C2~C10的烯基,C1~C10的烷氧基,C6~C30的芳基和C5~C30的杂芳基所取代或非取代。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中,当R6或R7为苯基,吡啶基,萘基,菲基,蒽基,菲啶基,联苯基,吡啶基,嘧啶基或者三嗪基时,其中至少一个以上的氢被C1~C20的直连或支链烷基,C3~C24的环烷基,C1~C20的烷氧基,卤素,CN,CF3,Si(CH3)3,萘基,蒽基,菲基,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呋喃基,芴基,咔唑基,螺芴基或环原子数为5~20的杂芳基所取代或非取代。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中,所述化合物为下列化合物1~120中的任意一种: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面向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二电极,以及在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间的有机层,所述有机层包含发光层;其中,所述有机层包含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所述第一电极为阳极,所述第二电极为阴极,并且所述有机层包含选自以下的至少一个:i)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发光层之间并且包含选自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辅助层和电子阻挡层中的至少一个的空穴传输区;和ii)在所述发光层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并且包括电子传输层和选自缓冲层、空穴阻挡层、电子控制层和电子注入层中的至少一层的电子传输区;其中,所述发光层包含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或,所述空穴传输区包含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或,所述电子传输区包含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也提供了包含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设备。同样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在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和/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在制备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设备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可作为HTL(空穴传输层)、EBL(电子阻隔层)、B-dopant(发光客体)、Host(发光主体)、EIL(电子注入层)、ETL(电子传输层)、CPL(cappinglayer)材料而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相应的显示设备中,能够降低驱动电压,提高发光效率、亮度、热稳定性、色彩纯度及器件寿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有鉴于,现有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在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等方面所存在着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特提供了一种新型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从而解决现有化合物在实际使用性能上的不足,并进一步实现相应的器件和设备使用性能的提高。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有机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结构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结构如下:其中,式(I)中,R1,R2和R4分别独立为氢,C1~C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苯基,吡啶基,萘基,菲基,蒽基,菲啶基,联苯基,嘧啶基,或者三嗪基;R3为C1~C10的烷基,或者C6~C30的芳基;R5为氢,氘,卤素,C1~C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者C6~C30芳基;R6,R7分别独立的为氢,氘,C1~C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苯基,吡啶基,萘基,菲基,蒽基,菲啶基,联苯基,嘧啶基,或者三嗪基;X独立的为碳或氮;I是0~4的整数;m、n分别独立为0或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当R1,R2或者R4为苯基,吡啶基,萘基,菲基,蒽基,菲啶基,联苯基,吡啶基,嘧啶基或者三嗪基时,其中至少一个氢原子被C1~C20的直连或支链烷基,C3~C24的环烷基,C1~C20的烷氧基,卤素,CN,CF3,Si(CH3)3,萘基,蒽基,菲基,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呋喃基,芴基,咔唑基,螺芴基或环原子数为5~20的杂芳基取代或非取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当R5为C6~C30的芳基时,其中一个以上的氢被氘,卤素,C1~C10的烷基,C2~C10的烯基,C1~C10的烷氧基,C6~C30的芳基和C5~C30的杂芳基所取代或非取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当R6或R7为苯基,吡啶基,萘基,菲基,蒽基,菲啶基,联苯基,吡啶基,嘧啶基或者三嗪基时,其中至少一个以上的氢被C1~C20的直连或支链烷基,C3~C24的环烷基,C1~C20的烷氧基,卤素,CN,CF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振禹钱超王晓维戴培培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高光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