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盒及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1772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9:49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盒,包括盒体及顶盖板,盒体包括多个用于置放电池的容置腔、独立于容置腔设置的电路板固定腔,以及与多个容置腔和电路板固定腔连通的第一开口;顶盖板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开口处,且具有密封腔,顶盖板外沿内侧与密封腔之间还形成有沿顶盖板周向环绕密封腔设置的第一环形槽,盒体的第一开口处周缘具有与第一环形槽相匹配的第一环形凸边。如此,方便电池的分隔和固定,有效的降低了电池数量增多时的搬运难度及装拆难度,提高了安全性。此外,设置第一环形槽及第一环形凸边,便于灌胶,提高了电池盒的密封性能,防止雨水等进入电池盒内,进一步地提高电池盒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还提供一种电动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盒及电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配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盒及电动车。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技术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选择低碳环保出行的方式,如自行车或电动车,对于电动车而言,续航能力是衡量其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而续航能力的提升跟提供电力的电池密切相关。一般地,为保证较强的续航能力,大多采用将多节电池串联起来,以提供更多的电量。现有的技术在电池的安装过程中,需要采用电池盒将多节电池固定于电动车特定的位置,但随着电池数量的增加,在电池的搬运及接线过程中,装拆不便。且考虑到电动车的应用环境,电池及相关线路的防水性亦为重要,但现有设计的电池盒在户外等应用环境下,雨水会对电池的接线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安全性及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现有的电池盒中电池的搬运、接线及拆卸不方便,且防水性能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电池搬运及装拆的难度,提高防水性能且提高安全性的电池盒及电动车。一种电池盒,包括盒体及顶盖板,所述盒体包括多个用于置放电池的容置腔、独立于所述容置腔设置的电路板固定腔,以及与所述多个容置腔和所述电路板固定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顶盖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口处,且具有密封腔,所述顶盖板外沿内侧与所述密封腔之间还形成有沿所述顶盖板周向环绕所述密封腔设置的第一环形槽,所述盒体的第一开口处周缘具有与所述第一环形槽相匹配的第一环形凸边。上述电池盒,设置多个容置腔及独立设置的电路板固定腔,方便电池的分隔和固定,有效的降低了电池数量增多时的搬运难度及装拆难度,提高了安全性。此外,设置第一环形槽及第一环形凸边,便于灌胶,提高了电池盒的密封性能,防止雨水等进入电池盒内,进一步地提高电池盒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盒还包括第一灌胶层,所述第一灌胶层填充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边与所述第一环形槽之间。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盒体包括底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两侧的侧板及固定于所述底板两端的端板,所述底板、侧板及所述端板界定出所述第一开口,且围设形成一内腔;所述盒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内腔的隔板组件及挡板,所述隔板组件与所述挡板将所述内腔分隔成多个所述容置腔及所述电路板固定腔;所述第一环形凸边形成于所述侧板及所述端板界定出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隔板组件包括横向隔板及至少一纵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一端固定连接于其中一所述端板,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挡板,至少一所述纵向隔板固定连接于所述侧板与所述横向隔板之间,以与所述横向隔板及所述挡板分隔出多个所述容置腔;所述挡板与其中另一所述端板分隔出所述电路板固定腔。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隔板组件还包括保护腔隔板,所述保护腔隔板位于所述电路保护腔内,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端板与所述挡板之间,以与所述端板、所述侧板及所述挡板围设形成用于收纳导线的收纳腔。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构成所述电路板固定腔的所述端板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处周缘具有环绕所述第二开口设置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电池盒还包括侧盖板,所述侧盖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口处,且具有与所述第二环形槽相匹配的第二环形凸边。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盒还包括第二灌胶层,所述第二灌胶层填充于所述第二环形凸边与所述第二环形槽之间。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顶盖板对应所述电路板固定腔设有一扩口槽,所述扩口槽包括封闭端及与所述封闭端相对的开口端,所述扩口槽的所述封闭端开设一与所述电路板固定腔连通的导线孔;所述电池盒还包括一导线套,所述导线套嵌装于所述导线孔内,且一端凸伸出所述导线孔与所述扩口槽连通的一端。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盒还包括第三灌胶层,所述第三灌胶层填充于所述扩口槽,且覆盖所述导线套凸伸出所述导线孔的一端。电动车,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池盒。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电池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池盒除去顶盖板时盒体与侧盖板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电池盒的顶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顶盖板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电池盒的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盒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的电池盒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的电池盒的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所示的电池盒的侧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及图2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电池盒10,该电池盒10包括盒体12及顶盖板14,该顶盖板14装设于盒体12,用以对盒体12进行密封封装。盒体12包括多个用于置放电池的容置腔122、独立于容置腔122设置的电路板固定腔124,以及与多个容置腔122和电路板固定腔124连接的第一开口126。一并参阅图3及图4,顶盖板14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开口126处,且具有密封腔142,顶盖板14外沿内侧与密封腔142之间还形成有沿顶盖板14周向环绕所述密封腔142设置的第一环形槽144,盒体12的第一开口126处周缘具有与第一环形槽144相匹配的第一环形凸边128。具体到实施方式中,该盒体12呈长方体状,该第一开口126呈长方形,对应地,该顶盖板14的形状与第一开口126的形状相匹配,并卡设于该第一开口126处。该容置腔122包括四个,四个容置腔122排布成两排两列,电路板固定腔124相邻四个容置腔122设置。该电池盒10还包括第一灌胶层(图未示),第一灌胶层填充于第一环形凸边128与第一环形槽144之间。在实际装配过程中,将电池置于对应的容置腔122中,将顶盖板14对准卡入第一开口126处,并使第一环形凸边128适配于第一环形槽144,然后通过灌胶形成前述的第一灌胶层。如此,方便电池的分隔和固定,有效的降低了电池数量增多时的搬运难度及装拆难度,提高了安全性。此外,设置第一环形槽144及第一环形凸边128,并通过灌胶形成第一灌胶层,提高了电池盒10的密封性能,防止雨水等进入电池盒10内,且增加了顶盖板14与盒体12连接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提高电池盒10的安全性及可靠性。需要强调的是,由于第一环形槽144形成于顶盖板14外沿内侧与密封腔142之间。因此,当顶盖板14装设于盒体12的第一开口126处时,第一环形凸边128适配于第一环形凹槽,从而顶盖板14的外沿包裹于第一环形凸边128外侧,进而防止雨水进入,进一步地提高了电池盒10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可以理解的是,电动车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池盒及电动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及顶盖板,所述盒体包括多个用于置放电池的容置腔、独立于所述容置腔设置的电路板固定腔,以及与所述多个容置腔和所述电路板固定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顶盖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口处,且具有密封腔,所述顶盖板外沿内侧与所述密封腔之间还形成有沿所述顶盖板周向环绕所述密封腔设置的第一环形槽,所述盒体的第一开口处周缘具有与所述第一环形槽相匹配的第一环形凸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及顶盖板,所述盒体包括多个用于置放电池的容置腔、独立于所述容置腔设置的电路板固定腔,以及与所述多个容置腔和所述电路板固定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顶盖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口处,且具有密封腔,所述顶盖板外沿内侧与所述密封腔之间还形成有沿所述顶盖板周向环绕所述密封腔设置的第一环形槽,所述盒体的第一开口处周缘具有与所述第一环形槽相匹配的第一环形凸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还包括第一灌胶层,所述第一灌胶层填充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边与所述第一环形槽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底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两侧的侧板及固定于所述底板两端的端板,所述底板、侧板及所述端板界定出所述第一开口,且围设形成一内腔;所述盒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内腔的隔板组件及挡板,所述隔板组件与所述挡板将所述内腔分隔成多个所述容置腔及所述电路板固定腔;所述第一环形凸边形成于所述侧板及所述端板界定出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组件包括横向隔板及至少一纵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一端固定连接于其中一所述端板,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挡板,至少一所述纵向隔板固定连接于所述侧板与所述横向隔板之间,以与所述横向隔板及所述挡板分隔出多个所述容置腔;所述挡板与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闽陈安平胡孟贤高宏军陈志林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优力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