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油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0525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油尺,属于油位检测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机油尺量油精度低的问题。本机油尺包括手柄部、弹性杆部和标示部,手柄部通过弹性杆部与标示部相连,标示部呈圆柱状,标示部的一侧开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凹槽,相邻的两个凹槽之间具有间隔块,间隔块位于标示部圆柱面所形成的空间内。本机油尺具有量油精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油尺
本技术属于油位检测
,涉及一种机油尺。
技术介绍
机油尺是发动机润滑系统中比较重要的零件,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指示发动机润滑油的体积。润滑油是保证发动机可靠工作的前提,发动机中必须加入适量的润滑油用来保证发动机的可靠工作。当润滑油不足时,会加剧轴承与轴颈等摩擦副的磨损;润滑油太多,造成运动件的搅油,导致功率损失、机油含气量增加、排放下降。因此发动机润滑油油量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人们通过机油尺对发动机的润滑油量进行测量。现有的机油尺,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机油标尺[申请号:200720129753.8;授权公告号:CN201148889Y],其包括量油部分,钢丝部分,手柄部分,机油标尺的量油部分的下限标记和上限标记正反面之间设置出凹形结构,将机油标尺的钢丝部分的两端设置成扁平形状的结构,机油标尺的量油部分的头部端面设置出突起结构。该种结构的机油标尺,机油标尺的量油部分的头部端面设有半圆型的突起结构,该突起结构起到保护量油部分的液位不被刮擦,但是该半圆型的突起结构与机油管壁接触后,为点接触,由于接触面积小,压强就大,该种结构的突起结构容易磨损,从而导致机油管壁与量油部分直接接触,量油部分上的液位被机油管刮擦,无法清晰看出油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机油尺,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机油尺的量油精度。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机油尺,包括手柄部、弹性杆部和标示部,所述手柄部通过弹性杆部与标示部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示部呈圆柱状,所述标示部的一侧开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凹槽,相邻的两个凹槽之间具有间隔块,所述间隔块位于标示部圆柱面所形成的空间内。凹槽和间隔块的设置使标示部的一侧呈齿形,降低标示部侧面的反光度,使标示部上的液位显示明显,容易观察,提高量油精度;间隔块位于标示部圆柱面所形成的空间内,标示部上凹槽和间隔块处的液位被保护,不会被机油管刮擦掉,液位清晰,容易观察,提高量油精度;而且由于半圆型的突起结构被取消,标示部与机油管的接触为面接触,降低磨损。在上述的一种机油尺中,所述间隔块的两侧壁均倾斜设置,沿标示部的轴向,所述间隔块底部的宽度大于间隔块顶部的宽度。该种结构使液位能够更加清晰的在标示部中被显示出来,且粘附在标示部上的润滑油不会出现断面的情况,容易观察,提高量油精度。在上述的一种机油尺中,沿标示部的轴向,所述凹槽底部的宽度与间隔块顶部的宽度相同,所述凹槽顶部的宽度与间隔块底部的宽度相同。设计合理,使润滑油能够均匀的粘附在凹槽和间隔块上,且粘附在标示部上的润滑油不会出现断面的情况,容易观察,提高量油精度。在上述的一种机油尺中,所述间隔块的顶部为平面。该种结构,保证间隔块的外侧面位于标示部的侧面内,标示部上的液位被保护,不会被机油管刮擦掉,液位清晰,容易观察,提高量油精度。在上述的一种机油尺中,所述标示部由金属材料制成。相对于使用塑料材料制成,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在上述的一种机油尺中,所述标示部与弹性杆部相连的上部呈锥台状,所述标示部的下部具有倒圆,所述凹槽和间隔块位于标示部的中部。该种结构,使机油尺在使用的过程中,移动顺畅,无卡滞现象,凹槽和间隔块位于标示部的中部,能够更好的显示液位。在上述的一种机油尺中,所述手柄部包括柄把和柄杆,所述柄把上具有贯穿的通孔,所述柄把上远离柄杆的外端具有呈弧形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着通孔的外沿设置,所述柄把上靠近柄杆的内端向内凹进形成嵌入槽,所述柄杆外设有密封圈。通孔和嵌入槽的设置,方便人们抓住柄把,使用方便,加强筋的设置提高手柄部的强度,使手柄部不易损坏,密封圈的设置起到密封的作用,使机油管的管口密封,外界的空气不会进入到机油管中,机油管内部的润滑油也不会蒸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机油尺具有以下优点:1、本机油尺的凹槽和间隔块的设置使标示部的一侧呈齿形,降低标示部侧面的反光度,使标示部上的液位显示明显,容易观察,提高量油精度。2、本机油尺间隔块的外侧面位于标示部的侧面内,标示部上的液位被保护,不会被机油管刮擦掉,液位清晰,容易观察,提高量油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机油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机油尺标示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手柄部;11、柄把;12、柄杆;13、通孔;14、加强筋;15、嵌入槽;2、弹性杆部;3、标示部;4、凹槽;5、间隔块;6、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机油尺包括手柄部1、弹性杆部2和标示部3。手柄部1通过弹性杆部2与标示部3相连,弹性杆部2由弹性不锈钢带条制成,标示部3由金属材料制成,如由不锈钢材料支撑。如图2所示,标示部3呈圆柱状,标示部3与弹性杆部2相连的上部呈锥台状,标示部3的下部具有倒圆,标示部3的中部的一侧设有凹槽4和间隔块5,本实施例中,标示部3的一侧开有十一个间隔设置的凹槽4,相邻的两个凹槽4之间具有间隔块5,在实际生产中,凹槽4的数量可以为八个或者十八个。间隔块5的两侧壁均倾斜设置,沿标示部3的轴向,间隔块5底部的宽度大于间隔块5顶部的宽度,凹槽4底部的宽度与间隔块5顶部的宽度相同,凹槽4顶部的宽度与间隔块5底部的宽度相同。间隔块5的顶部为平面,间隔块5位于标示部3圆柱面所形成的空间内。手柄部1包括柄把11和柄杆12,柄把11上具有贯穿的通孔13,柄把11上远离柄杆12的外端具有呈弧形的加强筋14,加强筋14沿着通孔13的外沿设置,柄把11上靠近柄杆12的内端向内凹进形成嵌入槽15,柄杆12外设有密封圈6。本机油尺插在机油管中,密封圈6密封机油尺和机油管之间的间隙。使用时,拔出机油尺,将标示部3擦拭干净,然后再次将机油尺插入到机油管中,再将机油尺拔出即可,观察凹槽4和间隔块5上粘附的润滑油,观察液面线的位置,即可判断润滑油的量。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手柄部1、柄把11、柄杆12、通孔13、加强筋14、嵌入槽15、弹性杆部2、标示部3、凹槽4、间隔块5、密封圈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机油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油尺,包括手柄部(1)、弹性杆部(2)和标示部(3),所述手柄部(1)通过弹性杆部(2)与标示部(3)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示部(3)呈圆柱状,所述标示部(3)的一侧开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凹槽(4),相邻的两个凹槽(4)之间具有间隔块(5),所述间隔块(5)位于标示部(3)圆柱面所形成的空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油尺,包括手柄部(1)、弹性杆部(2)和标示部(3),所述手柄部(1)通过弹性杆部(2)与标示部(3)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示部(3)呈圆柱状,所述标示部(3)的一侧开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凹槽(4),相邻的两个凹槽(4)之间具有间隔块(5),所述间隔块(5)位于标示部(3)圆柱面所形成的空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油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块(5)的两侧壁均倾斜设置,沿标示部(3)的轴向,所述间隔块(5)底部的宽度大于间隔块(5)顶部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油尺,其特征在于,沿标示部(3)的轴向,所述凹槽(4)底部的宽度与间隔块(5)顶部的宽度相同,所述凹槽(4)顶部的宽度与间隔块(5)底部的宽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机油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波杨帅涛刘伟许雨涛汪名月赵福成王瑞平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