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同步搭乘的公共交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09844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态同步搭乘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站台、车用轨道、搭乘轨道和载客车辆;搭乘轨道与车用轨道等距平行设置,站台沿搭乘轨道布置有若干;载客车辆包括动力车头、固定车厢和切换车厢;动力车头上固定连接有用于装载乘客的固定车厢,切换车厢可通过连接机构与固定车厢连接/脱落;切换车厢包括换乘车厢和搭乘车厢,与载客车辆可拆卸连接并同步运行的为换乘车厢,停靠在站台内的车厢的为搭乘车厢;通过采用动态结构的设计,使得站台能够在载客车辆进站时带动乘客与其同步运行,从而实现了车辆不用停靠以及起步便能实现乘客的搭乘,使得载客车辆可以处以一直行驶当中,大大的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载客车辆的行车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态同步搭乘的公共交通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共交通运输领域,特别是一种动态同步搭乘的公共交通系统。
技术介绍
公共交通工具是服务与社会群众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就目前来说,最为常见的当然是各个城市当中的公交车,公交车座位城市交通工具中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不仅仅是其相对低的乘车成本,更是由于其布满整个城市交通网络,对于乘客来说,乘车非常方便,能够满足大部分人的乘车需求,并且现在城市交通中有专门的公交专用车道,给公交车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为低碳出行做出了不可忽视贡献,但公交基于其车型和出于其安全考虑,一般都设定了限速,这边使得公交出行花费的时间更多,尤其是公交车没到一站之后需要停靠一段时间,而停靠后车辆重新起步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这边又增加了公交车耗时的因素,为赶时间的乘客造成困扰,也是基于此很多人便选择了自身开车出行,从而给环境带来污染、造成负担。基于公交车的上述现象,为了保证公交车也能够快速达到乘客需要达到的目的地,城市快速公交应运而生,快速公交是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集成调度系统),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模式的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动态同步搭乘的公共交通系统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通过采用专用车道,虽然快速公交能够相对于普通公交速度较快,并且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了其运行过程中的耗费的时间,但是由于其不同于普通车道,在乘车方面对于乘客来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同样也存在停车、起步耗费时间的现象。站台是专门为城市候车市民建设的公共设施,它提供了人们候车场所,为市民候车亭提供了方便。目前站台提供一个定点乘车的公共设施,但是其除了与提供定点位置换乘车以外,相对于公交车以及乘客来说其功能性还不够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动态同步搭乘的公共交通系统,通过采用动态结构的设计,使得站台能够在载客车辆进站时带动乘客与其同步运行,从而实现了车辆不用停靠以及起步便能实现乘客的搭乘,使得载客车辆可以处以一直行驶当中,大大的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载客车辆的行车效率。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动态同步搭乘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站台、车用轨道、搭乘轨道和载客车辆;所述搭乘轨道与车用轨道等距平行设置,所述站台沿搭乘轨道布置有若干;所载客车辆包括动力车头、固定车厢和切换车厢;所述动力车头上固定连接有用于装载乘客的固定车厢,所述切换车厢可通过连接机构与固定车厢连接/脱落,用于乘客动态上/下车;所述切换车厢包括换乘车厢和搭乘车厢,与载客车辆可拆卸连接并同步运行的为换乘车厢,停靠在站台内的车厢的为搭乘车厢;所述切换车厢上设有独立的驱动装置,搭乘轨道用于切换车厢的运行和停靠。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载客车辆能够在车用轨道上保持一定速度的运行状态而车辆不用停靠和起步,载客车辆在进站时拖载的换乘车厢能够在搭乘轨道以及连接机构的作用下,和搭乘轨道上停靠的搭乘车箱相互切换,需要注意的搭乘车厢与换乘车厢实质为相同结构的车厢,当其与载客车辆同步运行时用作换乘车厢,当其与载客分离后停靠在站台内用于乘客搭乘时用作搭乘车厢;在两车厢车切换前,载客车辆上的固定车厢内需要下车的乘客便进入连接在固定车厢上的换乘车厢内,需要搭乘的乘客便事先搭乘在搭乘轨道上等待的搭乘车厢内,载客车辆在离站台一定距离时,将其上连接的换乘厢脱落,卸载下的该换乘车厢由于自身的惯性在经过搭乘轨道进入站台内,在上述过程的同时,位于站台内的等待搭乘车厢便通过其上的驱动装置缓慢加速至与载客车辆在一定位置时,通过连接机构与载客车辆连接,连接之后搭乘车厢便转换为功能为换乘的车厢,其内的需要下一站下车的乘客保持在该车厢内,不需要在下一站下车或换乘的乘客便进入固定车厢,同样的,固定车厢内需要下一站下车的乘客进入与固定车厢连接的切换车厢内,不需要的继续保持在固定车厢内便可,如此循环作用,便实现了本专利技术的交通工具的动态搭乘过程,整个系统系结构简单,实现了一种动态的搭乘的过程,大大的节约了现有载客车辆需要在公交站停靠等待乘客上车并起步花费的时间,提高了公共交通工具的形成效率,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本专利技术的动态同步搭乘的公共交通系统,所述搭乘轨道为工字型轨道,其两侧对称布置有两卡槽;所述切换车厢包括箱体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两卡接臂,所述卡接臂分别卡接在对应的卡槽内呈抱持状与搭乘轨道连接,并在其上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在搭乘轨道上滑动;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在连接部上,用于装载乘客。进一步地,所述卡接臂上均连接行走轮,所述行走轮上设置轮齿,与所述轮齿啮合作用的卡槽内设有对应的行走齿;所述行走轮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驱动卡槽内的行走齿上转动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车厢上设有通向切换车厢上的车门三;所述切换车厢上设有与车门三对应设置的车门一,车门三与车门一同时开合实现切换车厢与固定车厢中乘客的流动;所述切换车厢上与车门二相对设置有车门一,用于乘客的上/下车。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切换车厢与搭乘轨道轨道的连接方式简单,运行原理简单,不管是搭乘轨道的结构设置还是车厢的结构设计均是具有简单和成熟的制作工艺,便于布置和投入使用;采用轮齿的配合安装方式,使得车厢能够稳定的在搭乘轨道上运行,保证乘客的安全性;车门之间的对应设置,保证了乘客在搭乘换乘等过程中的上下车过程中的流动交互,非常方便。本专利技术的动态同步搭乘的公共交通系统,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卡接端和锁紧端;所述卡接端设置在切换车厢上,所述锁紧端对应卡接端设置在固定车厢上;所述卡接端包括卡接部,卡接部上设有锁口;所述卡接部可相对于切换车厢伸缩至与锁紧端连接分离,实现切换车厢与固定车厢之间的连接和分离;所述锁紧端包括卡紧槽和锁扣,卡紧槽用于容纳卡接部,所述锁扣可相对于卡紧槽伸进和缩出卡接部的锁口内,用于锁紧和解锁卡接部与锁紧端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卡接部位于一滑槽内,滑槽固定设置在切换车厢上;所述卡接部置于滑槽内的端部上连接铁块一,所述铁块一上绕置有线圈一;与所述铁块一对应设置的铁块二固定安装在滑槽上;所述铁块一与铁块二之间还连接有复位弹簧一;所述卡紧槽上设有一限位孔,所述锁扣的一端与一锁杆的一端连接,锁杆通过一支点转动连接在卡紧槽上,锁扣的另一端可在锁杆转动过程中穿过限位孔落入卡接部的锁口中锁紧或者从锁口中沿限位孔升起解锁;位于所述支点另一侧的锁杆另一端上设有驱动锁杆沿支点转动的驱动装置。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卡紧槽上的铁块三和与铁块三对应设置在锁杆上的铁块四;所述铁块三上安装有线圈二。进一步地,所述锁杆与卡紧槽之间还连接有平衡弹簧。更进一步地,所述卡紧槽内安装有复位弹簧二,所述复位弹簧二的一端与卡紧槽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一滑板连接;所述滑板与卡紧槽滑动连接,滑板能够在卡紧槽的长度范围内滑动。更进一步地,所述卡接部为圆柱形结构,其直径与卡紧槽上容纳卡接部的空腔的直径比为9:11。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连接机构的作用原理为,切换车厢要与固定车厢进行卡解释,铁块一上的线圈二通电,将锁扣向上升起,等到卡接部在切换车厢的作用下伸入卡紧槽内,当卡接部在切换车厢的作用下伸入卡紧槽口,线圈二断电,铁块一失去磁性与锁杆上的铁块二分离,锁扣经过限位孔并插入接部上的锁口内,将切换车厢与固定车厢连接;当需要卸载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动态同步搭乘的公共交通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态同步搭乘的公共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站台(10)、车用轨道(1)、搭乘轨道(2)和载客车辆;所述搭乘轨道(2)与车用轨道(1)等距平行设置,所述站台(10)沿搭乘轨道(2)布置有若干;所载客车辆包括动力车头(3)、固定车厢(4)和切换车厢(5);所述动力车头(3)上固定连接有用于装载乘客的固定车厢(4),所述切换车厢(5)可通过连接机构(9)与固定车厢(4)连接/脱落,用于乘客动态上/下车;所述切换车厢(5)包括换乘车厢(6)和搭乘车厢(7),与载客车辆可拆卸连接并同步运行的为换乘车厢(6),停靠在站台(10)内的车厢的为搭乘车厢(7);所述切换车厢(5)上设有独立的驱动装置,搭乘轨道(2)用于切换车厢(5)的运行和停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同步搭乘的公共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站台(10)、车用轨道(1)、搭乘轨道(2)和载客车辆;所述搭乘轨道(2)与车用轨道(1)等距平行设置,所述站台(10)沿搭乘轨道(2)布置有若干;所载客车辆包括动力车头(3)、固定车厢(4)和切换车厢(5);所述动力车头(3)上固定连接有用于装载乘客的固定车厢(4),所述切换车厢(5)可通过连接机构(9)与固定车厢(4)连接/脱落,用于乘客动态上/下车;所述切换车厢(5)包括换乘车厢(6)和搭乘车厢(7),与载客车辆可拆卸连接并同步运行的为换乘车厢(6),停靠在站台(10)内的车厢的为搭乘车厢(7);所述切换车厢(5)上设有独立的驱动装置,搭乘轨道(2)用于切换车厢(5)的运行和停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同步搭乘的公共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搭乘轨道(2)为工字型轨道,其两侧对称布置有两卡槽;所述切换车厢(5)包括箱体(51)和连接部(52),所述连接部(52)上设有两卡接臂(53),所述卡接臂(53)分别卡接在对应的卡槽内呈抱持状与搭乘轨道(2)连接,并在其上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在搭乘轨道(2)上滑动;所述箱体(51)固定连接在连接部(52)上,用于装载乘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同步搭乘的公共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臂(53)上均连接行走轮(54),所述行走轮(54)上设置轮齿,与所述轮齿啮合作用的卡槽内设有对应的行走齿;所述行走轮(54)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驱动卡槽内的行走齿上转动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动态同步搭乘的公共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车厢(4)上设有通向切换车厢(5)上的车门三(8);所述切换车厢(5)上设有与车门三(8)对应设置的车门一(55),车门三(8)与车门一(55)同时开合实现切换车厢(5)与固定车厢(4)中乘客的流动;所述切换车厢(5)上与车门二(56)相对设置有车门一(55),用于乘客的上/下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态同步搭乘的公共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9)包括卡接端和锁紧端;所述卡接端设置在切换车厢(5)上,所述锁紧端对应卡接端设置在固定车厢(4)上;所述卡接端包括卡接部(901),卡接部(901)上设有锁口(902);所述卡接部(901)可相对于切换车厢(5)伸缩至与锁紧端连接分离,实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九鼎智远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