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蒸煮易揭复合膜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9720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蒸煮易揭复合膜,包括依次设置的表层、阻隔层及热封层;表层为单层结构或两层复合结构或三层复合结构,表层包括PET薄膜、尼龙薄膜或聚丙烯薄膜;阻隔层为铝箔或镀铝PET;热封层为无机填料改性聚乙烯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高温蒸煮易揭复合膜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膜能够进行高温蒸煮杀菌,而且膜材透明度好,热封窗口宽,热封强度稳定,具有极佳的易揭性,能够满足医用包装的安全性能要求;且达到热封窗口后相比于常规膜其不会死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蒸煮易揭复合膜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温蒸煮易揭复合膜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包装

技术介绍
目前,食品、药品瓶装容器封口多采用PE膜包装,常会发现包装袋很难打开,甚至出现“死封”,很难将包装膜从杯体上揭开,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此,越来越多的包装企业开始关注易开启效果包装膜。易开启效果包装膜主要分为易撕型与易揭型。其中易撕型主要通过打撕裂线/口方式或者采用易撕复合膜达到。而易揭包装,主要是控制包装材料的热封强度,使得包装材料封合后即能起到密封的效果,又能以很小的力破坏热封将其剥开。目前控制包装材料的热封强度主要通过对热封层粒子进行化学方式改性,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537719U的专利,其采用乙烯基热熔胶方式;授权公告号为CN101987674A的专利,其热封层采用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再通过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的丙烯均聚物共聚物共挤成膜。申请公开号为CN105619981A的专利,聚乙烯(PE)、乙烯-乙酸乙烯酯(EVA)和乙烯-丙烯酸甲酯(EMA)共混物作为热合层材料。这种化学改性方式制得的复合膜通常热封窗口比较窄,无法适用更宽广的设备应用。并且食品药品包装,常采用高温蒸汽方式进行灭菌,现工艺制备的化学改性的共聚物对其耐热性改善有限,无法适用于更广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温蒸煮易揭复合膜,能够进行高温蒸煮杀菌,而且膜材透明度好,热封窗口宽,热封强度稳定,具有极佳的易揭性,能够满足医用包装的安全性能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高温蒸煮易揭复合膜,包括依次设置的表层、阻隔层及热封层;表层为单层结构或两层复合结构或三层复合结构,表层包括PET薄膜、尼龙薄膜或聚丙烯薄膜;阻隔层为铝箔或镀铝PET;热封层为无机填料改性聚乙烯膜。热封层采用无机填料改性后的聚乙烯膜,由于无机填料的耐热性、流平性好,因此这样的易揭膜热封窗口宽,热封强度稳定,具有极佳的易揭性,甚至在达到热封窗口后仍不会死封(如140℃~200℃的热封温度本专利技术均不会死封,而常规化学改性的易揭膜则会死封)。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热封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聚乙烯25~80%,聚丙烯5~70%,无机填料5~2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热封层中的无机填料为滑石、碳酸钙、蒙脱土、凹土、硅灰石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无机填料经过1000目或1000目以下的筛网过筛,使其粒径范围达到50~200微米,并用偶联剂对其进行表面改性。为使得易揭效果好,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对无机填料表面改性的工艺过程为:将无机填料与质量浓度为2%~20%的偶联剂溶液预混,然后在高混机搅拌15~30min,再经过干燥,制得改性无机填料;其中偶联剂溶液的添加质量为无机填料质量的2%~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或铝酸酯偶联剂。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聚乙烯粒子为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或茂金属聚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聚丙烯粒子为无规共聚聚丙烯、嵌段共聚聚丙烯以及均聚聚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聚乙烯熔体流动指数为0.3~10g/10min,熔点为80~150℃,密度为0.89~0.95g/cm3;聚丙烯熔体流动指数为0.5~8g/10min,熔点为100~170℃,密度为0.90~0.97g/cm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热封层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①造粒:将改性后的无机填料加入聚丙烯中,通过连续混合器送入双螺杆挤压机在其筒体内熔融、均化后从模板的孔中挤出,同时用切刀切割成颗粒,然后用冷却水冷却干燥,制得包覆无机填料的聚丙烯粒子;其中双螺杆长径比为18~32,加工温度为130~180℃;②包覆无机填料的聚丙烯粒子与聚乙烯粒子按比例混合,再通过真空吸料机将原料吸入单螺杆挤出机的料斗内,其中螺杆长径比为22~38,加工温度为130~170℃,然后采用上吹风冷、下吹水冷或流延共挤生产工艺成膜,并对热封层表面进行2000~4000Hz的电晕处理后制得热封层。另外,本专利技术也可以采用另一种热封层的制备方式:将前述聚乙烯与聚丙烯颠倒一下,可制得包覆无机填料的聚乙烯粒子,具体为:将改性后的无机填料加入聚乙烯中,通过连续混合器送入双螺杆挤压机在其筒体内熔融、均化后从模板的孔中挤出,同时用切刀切割成颗粒,然后用冷却水冷却干燥,制得包覆无机填料的聚乙烯粒子;其中双螺杆长径比为18~32,加工温度为130~180℃;②包覆无机填料的聚乙烯粒子与聚丙烯粒子按比例混合,再通过真空吸料机将原料吸入单螺杆挤出机的料斗内,其中螺杆长径比为22~38,加工温度为130~170℃,然后采用上吹风冷、下吹水冷或流延共挤生产工艺成膜,并对热封层表面进行2000~4000Hz的电晕处理后制得热封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蒸煮易揭复合膜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对表层印刷,印刷后采用干复方式将表层各层复合或将表层复合至阻隔层上;后将热封层复合至阻隔层上,干复胶水采用能够耐蒸煮135℃,30min的高温蒸煮胶水。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膜能够进行高温蒸煮杀菌,而且膜材透明度好,热封窗口宽,热封强度稳定,具有极佳的易揭性,能够满足医用包装的安全性能要求;且达到热封窗口后相比于常规膜其不会死封。2、由于无机填料的耐热性、流平性好,因此这样的易揭膜热封窗口宽,热封强度稳定,具有极佳的易揭性,甚至在达到热封窗口后仍不会死封(如140℃~200℃的热封温度本专利技术均不会死封,而常规化学改性的易揭膜则会死封),热封强度在达到热封窗口后仍然比较稳定。3、在135℃下蒸煮30min,不产生变形,提高并保证医疗器件的无菌环境;4、无机填料经过偶联剂改性后,热封层稳定,不分层,并且热封窗口宽;5、本专利技术相较与常规膜,易揭效果优异,满足现有医疗器件易揭效果要求;6、本专利技术复合膜不单单能自封,并且能与与PP,PE,PVC等材质热封,其适应性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温蒸煮易揭复合膜的易揭效果图示;图2是本专利技术易揭膜的易揭原理图;图3是未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易揭膜的易揭效果图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高温蒸煮易揭复合膜,包括依次设置的表层、阻隔层及热封层;表层PET,安徽国风产双向拉伸PET,阻隔层为AL,中基公司,合金牌号8011,热封层配比:聚乙烯粒子75%,聚丙烯粒子15%,滑石10%。滑石经过1000目筛网过筛,滑石采用江西奥特产的塑料增强滑石,采用KH550硅烷偶联剂改性,工艺为硅烷偶联剂浓度为5%,添加量为滑石质量的8%,重复搅拌(在高混机中搅拌20min)混合后烘干。复合胶水采用高温蒸煮胶水。聚乙烯粒子为低密度聚乙烯,牌号:扬巴2426H、;聚丙烯粒子为牌号:韩国现代H1501。聚乙烯熔体流动指数为2~6g/10min,熔点为90~100℃,密度为0.92g/cm3;聚丙烯熔体流动指数为3~5g/10min,熔点为130~140℃,密度为0.94g/cm3。热封层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①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温蒸煮易揭复合膜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温蒸煮易揭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表层、阻隔层及热封层;表层为单层结构或两层复合结构或三层复合结构,表层包括PET薄膜、尼龙薄膜或聚丙烯薄膜;阻隔层为铝箔或镀铝PET;热封层为无机填料改性聚乙烯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蒸煮易揭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表层、阻隔层及热封层;表层为单层结构或两层复合结构或三层复合结构,表层包括PET薄膜、尼龙薄膜或聚丙烯薄膜;阻隔层为铝箔或镀铝PET;热封层为无机填料改性聚乙烯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蒸煮易揭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聚乙烯25~80%,聚丙烯5~70%,无机填料5~2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温蒸煮易揭复合膜,其特征在于,热封层中的无机填料为滑石、碳酸钙、蒙脱土、凹土、硅灰石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温蒸煮易揭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填料经过1000目或1000目以下的筛网过筛,使其粒径范围达到50~200微米,并用偶联剂对其进行表面改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温蒸煮易揭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对无机填料表面改性的工艺过程为:将无机填料与质量浓度为2%~20%的偶联剂溶液预混,然后在高混机搅拌15~30min,再经过干燥,制得改性无机填料;其中偶联剂溶液的添加质量为无机填料质量的2%~10%。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温蒸煮易揭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或铝酸酯偶联剂。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温蒸煮易揭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粒子为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或茂金属聚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徐文法符坚黄文娟赵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宝柏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