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堆肥医药包装复合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6064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堆肥医药包装复合膜,其包括承印层、油墨层、胶水层、阻隔层及热封层,所述承印层、油墨层、胶水层、阻隔层及热封层由外向内依次复合连接;所述阻隔层至少设有一组及以上,且所述阻隔层上设有氧化硅镀层。通过设置第一阻隔层和第二阻隔层,同时在第一阻隔层和第二阻隔层上设置氧化硅镀层可有效改善复合膜的阻隔性能。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具有可再生性、可生物降解及生物相容性的吹塑膜为药用包装复合膜基材,通过合理的功能结构设计,实现了可堆肥医药包装复合膜。实现了可堆肥医药包装复合膜。实现了可堆肥医药包装复合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堆肥医药包装复合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可堆肥医药包装复合膜
,具体涉及一种可堆肥医药包装复合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废弃一次性包装薄膜带来的“白色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的关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逐步走进人们的视线。其使用性能同PE、PS,但是在废弃后可以快速分解为环境无害小分子物质的高分子材料。与现有通用塑料相比,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最大的优势是具有可降解性这一环保属性,最大的缺陷是成本较高,价格昂贵,市场推广受限。因此,降低可降解薄膜产品的成本是实现市场规模化应用的关键。
[0003]复合膜包装材料由于其成本相对较低且轻量化,因此在食品、药品以及保健品包装领域使用的日益广泛。研究开发既能兼顾功能性和精美外观,切可堆肥降解的包装呼吁声日益高涨。同时,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药包材料从节约能源、节省资源,用后易回收利用或易被环境降解为出发点,正向高机能、多功能性、环保适应性、采用新型原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及拓宽应用领域等方向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研发兼具高阻隔和易降解性能的环境友好型包装材料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堆肥医药包装复合膜,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可堆肥医药包装复合膜,其包括承印层、油墨层、胶水层、阻隔层及热封层,所述承印层、油墨层、胶水层、阻隔层及热封层由外向内依次复合连接;所述阻隔层至少设有一层及以上,且所述阻隔层上设有氧化硅镀层。
[0006]进一步的,所述承印层为PLA、PBAT及PLA三层共挤改性单向拉伸薄膜。
[0007]进一步的,基于所述承印层总重量,所述PLA、PBAT及PLA按重量配比为10

15%、70

80%及8

15%。
[0008]进一步的,基于所述承印层总重量,所述PLA、PBAT及PLA按重量配比为12%、76%及12%。
[0009]进一步的,所述承印层厚度为10

60μm。
[0010]进一步的,所述阻隔层包括第一阻隔层和第二阻隔层,且所述第一阻隔层和第二阻隔层材料是纤维素、聚乳酸(PLA)、聚羟基烷酸酯(PHA)、聚乙烯醇(PVOH)、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阻隔层和第二阻隔层上均设有氧化硅镀层,所述第一阻隔层和第二阻隔层的厚度均为20

80nm。
[0012]进一步的,所述热封层为表面光滑的PLA薄膜。
[0013]进一步的,所述热封层的厚度为15

100μm。
[0014]进一步的,所述油墨层厚度为1

5μm。
[0015]进一步的,所述胶水层厚度为1

5μm。
[0016]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0017](1)通过设置第一阻隔层和第二阻隔层,同时在第一阻隔层和第二阻隔层上设置氧化硅镀层可有效改善复合膜的阻隔性能。另外,按YBB00172002

2015聚酯/铝/聚乙烯药用复合膜/袋标准设计材料,实施例1满足水汽通过率≤0.5g/m2/d(38C,90% RH%)阻隔标准,实现药品的商用防潮需求。
[0018](2)而对PLA进行PBAT改性,即承印层通过PLA、PBAT及PLA三层共挤改性单向拉伸薄膜,所述PLA、PBAT及PLA采用重量配比12%、76%、12%,吹塑薄膜在线进行MDO拉伸,最大化改善PLA脆性和抗拉强度,并降低横向热缩率,满足印刷套印和走机等各实际生产工艺需求;热封材料吹膜在线进行热封材料表面光棍热压,提供超高光滑表面,满足阻隔镀层后处理需求。
[0019](3)氧化硅镀层提升阻隔性能,氧化硅镀层,相对氧化铝镀层,环境耐受性、抗延伸性、化学稳定性更佳;相比镀铝层,为透明的金属氧化物,可过金属检测、可灯检、消费者可视。
[0020](4)热封层设计为PLA,条包应用可实现搭封,减少封边尺寸,进一步降低碳足迹;背封边搭封的形式,明显改善装盒效率和提升消费者体验。
[0021](5)本专利技术以具有可再生性、可生物降解及生物相容性的吹塑膜为药用包装复合膜基材,通过合理的功能结构设计,实现了只用可堆肥医药包装复合膜。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堆肥医药包装复合膜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承印层1、油墨层2、胶水层3、第一阻隔层4、第二阻隔层5、热封层6。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如图1所示,一种可堆肥医药包装复合膜,其包括承印层1、油墨层2、胶水层3、阻隔层及热封层6,所述承印层1、油墨层2、胶水层3、阻隔层及热封层6由外向内依次复合连接;所述阻隔层至少设有一组及以上,且所述阻隔层上设有氧化硅镀层。
[002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承印层为PLA、PBAT及PLA三层共挤改性单向拉伸薄膜。
[002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基于所述承印层总重量,所述PLA、PBAT及PLA按重量配比为10

15%、70

80%及8

15%。
[002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基于所述承印层总重量,所述PLA、PBAT及PLA按重量配比为12%、76%及12%。
[003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承印层厚度为10

60μm。
[003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阻隔层包括第一阻隔层4和第二阻隔层5,且所述第一阻隔层4和第二阻隔层5材料是纤维素、聚乳酸(PLA)、聚羟基烷酸酯(PHA)、聚乙烯醇(PVOH)、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
[003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阻隔层和第二阻隔层上均设有氧化硅镀层,所述第一阻隔层和第二阻隔层的厚度均为20

80nm。
[0033]所述氧化硅镀层设于第一阻隔层和第二阻隔层背离热封层的一面上。
[003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热封层为表面光滑的PLA薄膜。
[003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热封层的厚度为15

100μm。
[003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油墨层厚度为1

5μm。
[003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胶水层厚度为1

5μm。
[003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堆肥医药包装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承印层、油墨层、胶水层、阻隔层及热封层,所述承印层、油墨层、胶水层、阻隔层及热封层由外向内依次复合连接;所述阻隔层至少设有一层及以上,且所述阻隔层上设有氧化硅镀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堆肥医药包装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印层为PLA、PBAT及PLA三层共挤改性单向拉伸薄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堆肥医药包装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承印层总重量,所述PLA、PBAT及PLA按重量配比为10

15%、70

80%及8

1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堆肥医药包装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印层厚度为10

60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堆肥医药包装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层包括第一阻隔层和第二阻隔层,且所述第一阻隔层和第二阻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全布王清张磊黄湘晖赵刚涂成波张瑞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宝柏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