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主沟残铁排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75198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炉主沟残铁排放结构,包括残铁沟,移动残铁溜嘴;所述移动残铁溜嘴包括圆柱型的上部及圆柱形的下部,上部与下部间为圆锥形的过渡部;所述上部设置入口,所述入口的高度低于残铁沟的沟口高度;入口对应的上部侧壁的高度高于出铁场平台的高度;所述残铁沟的沟头与入口位置对应;所述上部还设置吊钩,所述吊钩与天车固定;所述下部与鱼雷罐的入口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制作可移动式残铁溜嘴,实现残铁沟内的铁水全部流入鱼雷罐内,避免了对出铁场、铁道及鱼雷罐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炉主沟残铁排放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炼钢
,具体说是一种残铁排放结构。
技术介绍
大型高炉均采用储铁式主沟,在储铁式主沟通铁量达到一定铁量时,需要放净主沟内残铁对主沟进行修理、维护,一般情况下都会设计浇筑固定式残铁沟,使铁水顺利流入鱼雷罐内或经过摆动流嘴进入鱼雷罐内。在高炉放残铁的过程中,因为出铁场场地限制,残铁沟角度及长度已固定,放残铁时,铁水不能全部进入鱼雷罐内,残留的铁水对出铁场、铁道及鱼雷罐造成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在放残铁的过程中铁水溢流对出铁场、铁道及鱼雷罐造成损坏问题的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炉主沟残铁排放结构,包括残铁沟,移动残铁溜嘴;所述移动残铁溜嘴包括圆柱型的上部及圆柱形的下部,上部与下部间为圆锥形的过渡部;所述上部设置入口,所述入口的高度低于残铁沟的沟口高度;入口对应的上部侧壁的高度高于出铁场平台的高度;所述残铁沟的沟头与入口位置对应;所述上部还设置吊钩,所述吊钩与天车固定;所述下部与鱼雷罐的入口对应。残铁溜嘴的上部、下部及过渡部的筒壁的两层钢板间设置耐火材料层。残铁溜嘴的下端离鱼雷罐入口的距离为300mm--500mm。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制作可移动式残铁溜嘴,实现残铁沟内的铁水全部流入鱼雷罐内,避免了对出铁场、铁道及鱼雷罐的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残铁沟与移动残铁溜嘴位置示意图;图3为残铁溜嘴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残铁沟4,移动残铁溜嘴5;所述移动残铁溜嘴5包括圆柱型的上部10及圆柱形的下部30,上部10与下部30间为圆锥形的过渡部20;所述上部10设置入口7,所述入口7的高度低于残铁沟的沟口41的高度;入口7对应的上部侧壁8的高度高于出铁场平台42的高度;所述残铁沟的沟头与入口7位置对应;所述上部10还设置吊钩9,所述吊钩9通过钢丝绳2与天车1固定;所述下部30与鱼雷罐6的入口对应。残铁溜嘴的上部10、下部30及过渡部20的筒壁的两层钢板间设置耐火材料层。残铁溜嘴的下端离鱼雷罐入口的距离为300mm--500mm,该距离可保证在残铁流入鱼雷罐时,不会与鱼雷罐内向外挤出的气体发生“拥挤”,避免铁水的外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炉主沟残铁排放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炉主沟残铁排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残铁沟,移动残铁溜嘴;所述移动残铁溜嘴包括圆柱型的上部及圆柱形的下部,上部与下部间为圆锥形的过渡部;所述上部设置入口,所述入口的高度低于残铁沟的沟口高度;入口对应的上部侧壁的高度高于出铁场平台的高度;所述残铁沟的沟头与入口位置对应;所述上部还设置吊钩,所述吊钩与天车固定;所述下部与鱼雷罐的入口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主沟残铁排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残铁沟,移动残铁溜嘴;所述移动残铁溜嘴包括圆柱型的上部及圆柱形的下部,上部与下部间为圆锥形的过渡部;所述上部设置入口,所述入口的高度低于残铁沟的沟口高度;入口对应的上部侧壁的高度高于出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卫刚王光亮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