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7150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它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高盐废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生产废水先经过明沟暗管自流至调节池;(2)调节池出水采用泵提升至气浮槽;(3)气浮槽出水自流进入电解还原Fenton装置;(4)电解还原Fenton装置出水自流进入快沉槽;(5)快沉槽出水进入厌氧池;(6)厌氧池出水经泵提升至MBR槽;(7)MBR槽出水经自吸泵抽吸出来,在检测合格后直接纳入市政管网。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电化学工艺预处理,并采用传统生物处理工艺生化处理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使得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在不脱盐的前提下能够经济、稳定的达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它属于废水处理

技术介绍
水资源短缺是我国面临的重大难题,海水直接利用可以解决沿海城市水资源短缺点的问题,但是产生了大量海产品加工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此外,化工厂及石油和天然气的采集加工也会产生大量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目前,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常用低温多效蒸发、反渗透、离子交换等方法先进行脱盐预处理,再进行常规生物处理。而电解还原Fenton法无需进行脱盐预处理,利用废水含盐量高、导电性好的特点,强化电化学反应处理效果,对废水中大分子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分解。电解还原Fenton法具有反应效率高、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生物处理是目前废水处理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具有应用范围广,适应性强等特点。高盐对微生物的毒害和抑制作用,生物处理技术实施遇到极大阻碍。而嗜盐菌作为一类新型的、极具应用前景的微生物资源,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当微生物经培养驯化后,才能产生适应高盐的菌种,以耐受一定的盐浓度,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含盐量高的有机废水的处理。公开日为2016年12月14日,公开号为106219868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高盐分高浓度制药废水的综合处理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该方法具体包括:对于可生化性较差的高浓度制药废水进行臭氧高级氧化预处理,对于高盐分制药废水进行蒸发脱盐预处理,然后将上述两种预处理后的废水同低浓度废水混合,控制其盐分含量低于0.5%,将混合废水依次输送至综合调节池、水解酸化池、IC厌氧生物反应器,通过厌氧生物的作用去除有机物,降低水中悬浮物,厌氧出水流入A/O池,经二沉池后达标排放。虽然该处理工艺流程简单、生化反应去除效率高,厌氧系统抗冲击能力强,泥量少,能产生高效清洁的沼气能源,但是需进行脱盐预处理,反应效率不高,故其还是存在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工艺合理,采用电化学工艺预处理,并采用传统生物处理工艺生化处理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使得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在不脱盐的前提下能够经济、稳定的达标,从而改善目前高盐废水无经济、稳定处理现状的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生产废水先经过明沟暗管自流至调节池;(2)调节池出水采用泵提升至气浮槽;(3)气浮槽出水自流进入电解还原Fenton装置;(4)电解还原Fenton装置出水自流进入快沉槽;(5)快沉槽出水进入厌氧池;(6)厌氧池出水经泵提升至MBR槽;(7)MBR槽出水经自吸泵抽吸出来,在检测合格后直接纳入市政管网。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1)中,调节池内配有鼓风曝气系统,该鼓风曝气系统将调节池水充分曝气混合均匀。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1)中,调节池采用钢砼混凝结构。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2)中,气浮槽采用碳钢材质,且气浮槽内配有溶气水泵、空压机、溶气释放器、刮渣机、排渣管路、搅拌机、PAC加药系统和PAM加药系统。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3)中,电解还原Fenton装置配有pH在线控制仪,采用直流电源,工作时加入适量的FeSO4和H2O2。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4)中,快沉槽采用钢砼混凝结构,快沉槽内配有斜管填料、pH在线控制仪、PAC加药系统和PAM加药系统。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斜管填料采用PP材质。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PAC加药系统的浓度为5%—10%;PAM加药系统的浓度为1%—2%。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5)中,厌氧池采用钢砼混凝结构,所用的菌为嗜盐菌。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6)中,MBR槽采用PP材质,该MBR槽内配有产水自吸泵、反冲洗泵、污泥回流泵、MBR膜组和NaClO加药机组,所用的菌为嗜盐菌。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该工艺在废水不脱盐的前提下,利用废水含盐量高、导电性好的特点,大大提高了电解还原Fenton工艺的处理效率,同时培养嗜盐菌以增强传统生物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适用于处理含盐量低于1.0%的各类高盐高浓度废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的流程简图。图中:调节池1,气浮槽2,电解还原Fenton装置3,快沉槽4,厌氧池5,MBR槽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施例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生产废水先经过明沟暗管自流至调节池1,在调节池1内充分调节水质水量。(2)调节池1出水采用泵提升至气浮槽2,在气浮槽2内去除废水中大部分油类污染物、大量悬浮物SS等,以减少后续电解还原Fenton电极板清洗频次,并降低后续处理负荷。(3)气浮槽2出水自流进入电解还原Fenton装置3,通过外加电场作用,联合化学药剂共同作用,利用废水含盐量高、导电性好的特点,强化电化学反应处理效果,对废水中大分子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分解。(4)电解还原Fenton装置3出水自流进入快沉槽4,通过调节pH使大量污泥沉淀。(5)快沉槽4出水进入厌氧池5,在厌氧池5内通过厌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去除废水中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6)厌氧池5出水经泵提升至MBR槽6,在MBR槽6内通过培养好氧嗜盐菌、利用其新陈代谢作用进一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利用MBR膜组件的截留功能维持MBR槽6内较高的污泥浓度,以增强系统的耐冲击负荷能力。(7)MBR槽6出水经自吸泵抽吸出来,在检测合格后直接纳入市政管网。本实施例的调节池1采用钢砼混凝结构;调节池1内配有鼓风曝气系统,鼓风曝气系统可将调节池1水充分曝气混合均匀。本实施例的气浮槽2碳钢材质,且内配有溶气水泵、空压机、溶气释放器、刮渣机、排渣管路、搅拌机、PAC加药系统和PAM加药系统。PAC加药系统所配PAC的浓度为5%—10%。PAM加药系统所配PAM的浓度为1%—2%。本实施例的电解还原Fenton装置3配有pH在线控制仪,采用直流电源,工作时加入适量的FeSO4和H2O2。本实施例的快沉槽4采用钢砼混凝结构,内部配有斜管填料、pH在线控制仪、PAC加药系统和PAM加药系统。所述的斜管填料采用PP材质。所述的pH在线控制仪的作用是通过加HCl或NaOH将pH值控制在7-9左右。所述PAC加药系统所配PAC的浓度为5%~10%。所述PAM加药系统所配PAM的浓度为1%—2%。本实施例的厌氧池5采用钢砼混凝结构,所用的菌为嗜盐菌。本实施例的MBR槽6采用PP材质,内配有产水自吸泵、反冲洗泵、污泥回流泵、MBR膜组和NaClO加药机组,所用的菌为嗜盐菌。采用本申请用于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各段工艺进出水水质试验结果如下表1所示。从表1可知,出水水质达标,说明该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切实可行。通过上述阐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能实施。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专利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 生产废水先经过明沟暗管自流至调节池;(2) 调节池出水采用泵提升至气浮槽;(3) 气浮槽出水自流进入电解还原Fenton装置;(4) 电解还原Fenton装置出水自流进入快沉槽;(5) 快沉槽出水进入厌氧池;(6) 厌氧池出水经泵提升至MBR槽;(7) MBR槽出水经自吸泵抽吸出来,在检测合格后直接纳入市政管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生产废水先经过明沟暗管自流至调节池;(2)调节池出水采用泵提升至气浮槽;(3)气浮槽出水自流进入电解还原Fenton装置;(4)电解还原Fenton装置出水自流进入快沉槽;(5)快沉槽出水进入厌氧池;(6)厌氧池出水经泵提升至MBR槽;(7)MBR槽出水经自吸泵抽吸出来,在检测合格后直接纳入市政管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调节池内配有鼓风曝气系统,该鼓风曝气系统将调节池水充分曝气混合均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调节池采用钢砼混凝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气浮槽采用碳钢材质,且气浮槽内配有溶气水泵、空压机、溶气释放器、刮渣机、排渣管路、搅拌机、PAC加药系统和PAM加药系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盐高浓度有机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猛李宏伟周梦莹徐丽亚陈小攀王泽群张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