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RFID的非机动车防盗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06917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双RFID的非机动车防盗系统及方法,包括车辆管理模块、基站管理模块、告警生成模块和移动客户端;车辆管理模块用于设置车辆告警规则;移动客户端接收车主设置的车辆告警规则的具体参数,生成车主自定义的告警模型;告警生成模块将基站管理模块获取的RFID标签通行信息与RFID标签对应的告警模型进行匹配计算,生成告警信息;车辆管理模块接收告警信息并推送给车主;并接收车主反馈的告警处理策略信息,若告警处理策略为报警,则生成报警信息并推送至警务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支持车主自定义告警模型,符合告警条件的告警信息被推送给车主,由车主确定告警处理策略,杜绝了实际场景下的告警误报,提高告警的准确性,处理方式更加灵活和人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RFID的非机动车防盗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防盗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双RFID的非机动车防盗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非机动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数量的迅猛增长及车主防范意思的薄弱,导致当前非机动车盗窃现象日益突出。传统的锁链、警铃防盗技术简单,存在如下不足:无现场痕迹物证可以提取,无手机、电脑等可以依靠网监、技侦等部门配合的条件,被盗事件发生时无法实时通知车主,车辆追踪只是单纯的依靠巡逻现行发现、监控视频发现、刑事特情贴靠等手段,无法实时准确追踪车辆行动轨迹,不利于卡口的围堵。现在也存在单无线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标签的防盗系统,但大多无法解决人车分离时产生的防盗告警是车主骑行还是偷盗者骑行的问题,即使可以通过设置告警提醒开关,但仍存在频繁来回设置、忘记设置的问题,即增加车主操作量,又加大了被盗时无法及时通知车主的风险。申请公布号为CN103268532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校园自行车防盗及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中RFID电子标签由设有双RFID标签AB映射机制的A类标签与B类标签组成,B类标签设于自行车上,A类标签由车主持有,固定读写器安装在学校的每个门口处,只有当固定读写器同时采集到的Ai标签与Bi标签对应的映射信息跟数据库模块中对应的映射信息相同时,控制模块才会控制响应模块判定门禁打开,自行车合法通过,否则控制模块控制响应模块中的声音报警器报警;该技术方案虽然解决了单RFID标签的防盗系统存在的问题,但是管理方式不够灵活,只有当固定读写器同时采集到的Ai标签与Bi标签对应的映射信息跟数据库模块中对应的映射信息相同时,门禁才会打开,假如车主忘记携带A类标签时即无法正常出门骑行;使用过程中无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导致用户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双RFID的非机动车防盗系统及方法,支持车主自定义告警模型,符合告警条件的告警信息被推送给车主,由车主确定针对此次告警的处理策略,杜绝了实际场景下的告警误报,提高告警的准确性,处理方式更加灵活和人性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双RFID的非机动车防盗系统,包括车辆管理模块、基站管理模块、告警生成模块和移动客户端;所述车辆管理模块用于建立车主与车辆、车主标签与车辆标签的关联关系,并设置车辆告警规则;并用于接收告警生成模块输出的告警信息并推送给车主;并用于接收车主通过所述移动客户端反馈的告警处理策略信息,若所述告警处理策略为报警,则生成报警信息并推送至警务系统;所述移动客户端作为车主与车辆管理模块的实时通讯接口,用于接收车主设置的车辆告警规则的具体参数,并根据所述具体参数生成车主自定义的告警模型;所述基站管理模块用于获取通过基站的RFID标签通行信息并推送至告警生成模块;所述告警生成模块用于将接收的RFID标签通行信息与所述RFID标签对应的告警模型进行匹配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生成所述告警信息。优选的,上述基于双RFID的非机动车防盗系统,所述车辆管理模块还用于实时监控报警车辆,通过地图显示报警车辆轨迹;车主通过所述移动客户端获取车辆轨迹。优选的,上述基于双RFID的非机动车防盗系统,所述告警信息包括告警事件、告警车辆、告警时间、告警地点和处理策略。优选的,上述基于双RFID的非机动车防盗系统,所述RFID标签通行信息包括RFID标签类型、RFID标签号和RFID标签签到时间。优选的,上述基于双RFID的非机动车防盗系统,所述告警处理策略包括报警、暂不处理和撤防;若车主反馈的告警处理策略为暂不处理或撤防,则忽略告警信息。优选的,上述基于双RFID的非机动车防盗系统,同一车辆可设置多个所述告警模型,同一告警模型支持多张RFID标签组合关联。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双RFID的车辆防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车主信息、车辆信息、车主标签信息和车辆标签信息,建立车主与车辆、车主标签与车辆标签的关联关系;设置车辆告警规则;S2:车主通过移动客户端与车辆管理模块建立通讯,设置车辆告警规则的具体参数,生成自定义告警模型;S3:基站识别经过的RFID标签,获取该RFID标签的通行信息;S4:将RFID标签通行信息与该RFID标签对应的自定义告警模型进行匹配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是否生成告警信息,若是,进入下一步;若否,流程结束;S5:将告警信息通过车辆管理模块推送至车主,车主根据实际情况反馈告警处理策略;S6:判断处理策略是否为报警,若是,生成报警信息并推送至警务人员和车主;若否,忽略告警信息,流程结束。优选的,上述车辆防盗方法,所述具体参数包括电子围栏中心和电子围栏半径。优选的,上述车辆防盗方法,步骤S4中RFID标签通行信息与告警模型的匹配计算包括以下步骤:S401:通过RFID标签获取对应的告警模型,判断是否存在对应的告警模型,若是,则进入下一步;若否,则流程结束;S402:判断所述告警模型是否设防,若是,进入下一步;若否,则流程结束;S403:判断当前经过的基站点与告警模型中设定的电子围栏中心的距离是否在设定的电子围栏半径内,若是,则进入下一步;若否,则产生电子围栏告警,并进入下一步;S404:判断与当前RFID标签关联的另一张RFID标签在设定的阈值时间段内是否存在经过同一个基站点的通行记录,若是,则流程结束;若否,则产生双RFID告警。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双RFID的非机动车防盗系统及方法,车主结合自身情况设置告警规则的具体参数,生成自定义的告警模型;基站检测到RFID标签通行信息后,将其与车主自定义的告警模型进行匹配计算,符合告警条件即生成告警信息,告警信息被推送给车主,由车主确定针对此次告警的处理策略,杜绝了实际场景下的告警误报,提高告警的准确性,处理方式更加灵活和人性化,可以提高用户体验;(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双RFID的非机动车防盗系统及方法,采用实时的双RFID标签数据采集与匹配计算体系,提供非机动车被盗的实时预警,有利于提高管控时效性;通过RFID标签获取车辆的实时位置信息,可以提供准确的定位追踪。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双RFID的非机动车防盗系统的模块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RFID标签通行记录信息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主自定义告警模型生成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告警信息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防盗方法的流程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RFID标签通行信息与告警模型进行匹配计算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双RFID的非机动车防盗系统的模块框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基于双RFID的非机动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基于双RFID的非机动车防盗系统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双RFID的非机动车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管理模块、基站管理模块、告警生成模块和移动客户端;所述车辆管理模块用于建立车主与车辆、车主标签与车辆标签的关联关系,并设置车辆告警规则;并用于接收告警生成模块输出的告警信息并推送给车主;并用于接收车主通过所述移动客户端反馈的告警处理策略信息,若所述告警处理策略为报警,则生成报警信息并推送至警务系统;所述移动客户端作为车主与车辆管理模块的实时通讯接口,用于接收车主设置的车辆告警规则的具体参数,并根据所述参数生成车主自定义的告警模型;所述基站管理模块用于获取通过基站的RFID标签通行信息并推送至告警生成模块;所述告警生成模块用于将接收的RFID标签通行信息与所述RFID标签对应的告警模型进行匹配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生成所述告警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RFID的非机动车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管理模块、基站管理模块、告警生成模块和移动客户端;所述车辆管理模块用于建立车主与车辆、车主标签与车辆标签的关联关系,并设置车辆告警规则;并用于接收告警生成模块输出的告警信息并推送给车主;并用于接收车主通过所述移动客户端反馈的告警处理策略信息,若所述告警处理策略为报警,则生成报警信息并推送至警务系统;所述移动客户端作为车主与车辆管理模块的实时通讯接口,用于接收车主设置的车辆告警规则的具体参数,并根据所述参数生成车主自定义的告警模型;所述基站管理模块用于获取通过基站的RFID标签通行信息并推送至告警生成模块;所述告警生成模块用于将接收的RFID标签通行信息与所述RFID标签对应的告警模型进行匹配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生成所述告警信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RFID的非机动车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管理模块还用于实时监控报警车辆,通过地图显示报警车辆轨迹;车主通过所述移动客户端获取车辆轨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RFID的非机动车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告警信息包括告警事件、告警车辆、告警时间、告警地点和告警处理策略。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基于双RFID的非机动车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告警处理策略包括报警、暂不处理和撤防;若车主反馈的告警处理策略为暂不处理或撤防,则忽略告警信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RFID的非机动车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标签通行信息包括RFID标签类型、RFID标签号和RFID标签签到时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RFI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道敏张松夏世念丁玉梁振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