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雨水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6908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装置,其包括支架、沉淀箱、储水箱,且沉淀箱底部设有控制出水的流量调节阀,沉淀箱侧面与储水箱溢流导通,储水箱相对于支架随储水箱重量变化作升降运动,沉淀箱侧面设有第二溢流管,沉淀箱内设有将部分进水导至第二溢流管的导水斜板,沉淀箱外侧设有相对于沉淀箱呈升降运动的吸水海绵,第二溢流管的出水口朝向吸水海绵顶部,吸水海绵通过导杆与流量调节阀的控制把手联动,控制把手与储水箱联动。工作时,吸水海绵吸水,导杆逐渐向下运动到位,联动流量调节阀逐渐关闭,实现自动雨水收集,当储水箱储满水时,联动控制把手打开流量调节阀,不再储水;当吸水海绵失水恢复初始状态时,各部位自行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收集,是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建筑物和硬化路面对大自然的水循环系统形成破坏,城市中的大量雨水直接排放到城市排水管网,导致雨量大时内涝频发,而雨水得不到有效利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公开了诸多雨水收集系统,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申请公布号CN106193257A,申请公布日2016年12月7日,专利技术名称为“雨水收集方法及雨水收集系统”,其采用浑浊的水透光率差的原理对初期降雨浑浊度进行监测,并对雨水进行收集,从而能够保证雨水收集的纯净程度,提高收集的质量。但其结构中较多依托于电子器件,例如感应器、水位感应器、电动阀等,这些结构不仅投入成本较高,且本身需要电力供应,一但出现电路故障,则导致雨水收集失败或无法保证雨水收集质量,维护和维修也相当不便。为此,有待对现有雨水收集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装置,使其解决现有同类装置需要依托于电子控制,工作可靠性欠佳,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装置,其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装置,其包括支架(11)、沉淀箱(1)、储水箱(2),沉淀箱固定于支架,沉淀箱顶部连接雨水进管(3),沉淀箱底部连接雨水出管(4),且沉淀箱底部设有控制出水的流量调节阀(5),沉淀箱侧面设有将雨水溢流至储水箱的第一溢流管(101),储水箱外接出水管(20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2)与支架(11)之间设置弹性支撑座(9),即储水箱储满水时压缩弹性支撑座并下降至最低点,储水箱未储水时在弹性支撑座作用下上升至最高点;所述沉淀箱(1)侧面设有溢流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溢流管(101)的第二溢流管(102),沉淀箱内位于第二溢流管的孔口位置设有朝所述雨水进管(3)管孔方向倾斜的导水斜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装置,其包括支架(11)、沉淀箱(1)、储水箱(2),沉淀箱固定于支架,沉淀箱顶部连接雨水进管(3),沉淀箱底部连接雨水出管(4),且沉淀箱底部设有控制出水的流量调节阀(5),沉淀箱侧面设有将雨水溢流至储水箱的第一溢流管(101),储水箱外接出水管(20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2)与支架(11)之间设置弹性支撑座(9),即储水箱储满水时压缩弹性支撑座并下降至最低点,储水箱未储水时在弹性支撑座作用下上升至最高点;所述沉淀箱(1)侧面设有溢流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溢流管(101)的第二溢流管(102),沉淀箱内位于第二溢流管的孔口位置设有朝所述雨水进管(3)管孔方向倾斜的导水斜板(103),沉淀箱外侧设有呈竖向升降运动的吸水海绵(6),吸水海绵固定于导杆(7),导杆上段与所述第二溢流管滑动配合,导杆下段与所述沉淀箱底部外侧的支撑板(104)呈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溢流管的出水口(1021)朝向所述吸水海绵的顶部;所述导杆底部与所述流量调节阀(5)的控制把手(501)联动,且该控制把手自带复位扭簧,当导杆向下运动到位时,联动控制把手带动流量调节阀关闭,当导杆向上运动到位时,联动控制把手带动流量调节阀完全打开;初始状态下,所述吸水海绵未吸水,所述流量调节阀处于部分打开的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华飞陈悦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