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高层建筑施工,具体讲是一种超高层建筑超厚混凝土基础底板沉降测量装置和对该沉降测量装置的检修方法。
技术介绍
1、高层建筑施工时,需持续一段时期对其沉降量进行检测,测出建筑的实际沉降量如88mm,并减去建筑的预计沉降量如80mm,以获得建筑的实际偏差值如8mm,再与规范规定的允许偏差值正负10mm进行比对,确保实际偏差值不超过允许偏差值,满足建筑的安全规范。目前业内常采用水准仪或全站仪测量沉降,但水准仪或全站仪测量误差大,需要工人逐点手动测量,费时费力且精度低。因此,业内也希望采用精度更高、能自动化测量的液压式沉降仪来测量建筑物沉降。
2、液压式沉降仪的仪器本身属于非常成熟的现有技术,它包括一个储液罐、多个测量模块和电控箱,电控箱内设有采集器和主控制器;储液罐和电控箱均安装在沉降区域外的永久区域,也就是独立于建筑外不与建筑发生相对沉降的区域,如距离建筑物基坑较远的固定路面,而各串联的测量模块则安装在沉降区域内并随建筑物同步沉降;各测量模块经多段输液管与储液罐串联形成回路;各测量模块经多段电缆线与电控箱串联;每个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高层建筑超厚混凝土基础底板沉降测量装置,它包括一个储液罐、n个测量模块和电控箱,电控箱设有采集器和主控制器;储液罐和电控箱均安装在永久区域;各测量模块经多段输液管与储液罐串联形成回路;各测量模块经多段电缆线与电控箱串联;每个测量模块内设有感应膜、全桥硅片和截止阀;其特征在于:该沉降测量装置还包括用于抵御浇注压力的n个保护箱和n-1个中段保护管,每段中段保护管固定在两相邻保护箱之间,保护箱和中段保护管均预埋在基础底板底部;第一个保护箱前端设有延伸至永久区域的前段保护管,最后一个保护箱后端设有延伸至永久区域的后段保护管;每段输液管和同段位的电缆线容置在同段位的保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层建筑超厚混凝土基础底板沉降测量装置,它包括一个储液罐、n个测量模块和电控箱,电控箱设有采集器和主控制器;储液罐和电控箱均安装在永久区域;各测量模块经多段输液管与储液罐串联形成回路;各测量模块经多段电缆线与电控箱串联;每个测量模块内设有感应膜、全桥硅片和截止阀;其特征在于:该沉降测量装置还包括用于抵御浇注压力的n个保护箱和n-1个中段保护管,每段中段保护管固定在两相邻保护箱之间,保护箱和中段保护管均预埋在基础底板底部;第一个保护箱前端设有延伸至永久区域的前段保护管,最后一个保护箱后端设有延伸至永久区域的后段保护管;每段输液管和同段位的电缆线容置在同段位的保护管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建筑超厚混凝土基础底板沉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段输液管外包裹有一段加固线管,同段位的电缆线也包裹在该加固线管内;每根加固线管两端均设有耳板,每个测量模块的前后两端均设有螺杆,储液罐的排液管接头和回液管接头附近均设有螺杆;第一段加固线管前端耳板与储液罐的排液管接头附近的螺杆螺接,第一段加固线管后端耳板与第一个测量模块前端螺杆螺接,居中的每段加固线管两端的耳板分别与前侧测量模块后端螺杆和后侧测量模块前端螺杆螺接,最后一段加固线管前端耳板与最后一个测量模块后端螺杆螺接,最后一段加固线管后端耳板与储液罐回液管接头附近螺杆螺接;第一段加固线管前端设有缺口,第一段电缆线从缺口伸出与电控箱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建筑超厚混凝土基础底板沉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测量模块上部固定有内螺纹套管,拉杆下端设有用于与内螺纹套管旋合的外螺纹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层建筑超厚混凝土基础底板沉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内螺纹套管上设有上大下小的锥形收口;拉杆设有多道径向凹槽,每道径向凹槽内可转动套合有一个导向环,每个径向凹槽对相应的导向环沿高度向限位,每个导向环设有一组十字交叉的翅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建筑超厚混凝土基础底板沉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储液罐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军,翁功伟,戴新强,申青峰,温小栋,周福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