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用安全型自动吻合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715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用安全型自动吻合机器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有机器臂与行走机构),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壳体的侧壁上依次设有摄像头、语音播放器与接收天线。该医疗用安全型自动吻合机器人能够及时反映患者的身体参数,及时完成患者的病情诊断,安全性高,且功能多样,提高了医用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用安全型自动吻合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医疗用安全型自动吻合机器人。
技术介绍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机器人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在工业、医学、农业、建筑业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有重要用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机器人的技术不断进步,机器人进入家庭已经成为可能。但是现有的医疗用安全型自动吻合机器人安全性低,不能及时实现患者身体参数的警示,延误患者诊断时间,危害患者的健康,且功能单一,造成医用利用率低,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机器人安全性低,不能及时实现患者身体参数的警示,延误患者诊断时间,危害患者的健康,且功能单一,造成医用利用率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医疗用安全型自动吻合机器人。2.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用安全型自动吻合机器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有机器臂与行走机构,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壳体的侧壁上依次设有摄像头、语音播放器与接收天线,所述摄像头、语音播放器与接收天线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壳体的侧壁上通过锁紧螺钉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外侧壁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上套接有移动台,所述移动台与安装板之间设有伸缩装置,所述移动台的内部设有中空槽,所述中空槽的内部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转盘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移动块、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块的两侧对称设有齿条,所述中空槽内对称设有两个齿轮,两个所述齿轮分别位于移动块的两侧,且两个齿轮通过转轴与中空槽内侧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齿轮分别与移动块两侧的齿条相互啮合,所述移动台的两侧均设有与中空槽相连通的开口,两个所述齿轮上均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远离齿轮的一端贯穿开口并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与移动台之间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转动杆、移动台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远离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远离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连接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远离第三转动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固定板。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部设有卡槽,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转动件的一侧设有与卡槽相连通的通口,所述卡槽内设有卡杆,所述卡杆的两端分别与卡槽内相对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卡杆与卡槽内侧壁之间设有第二弹簧,且卡杆远离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卡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固定板。优选地,所述壳体上环设有胶管,所述胶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耳塞与听诊头。优选地,所述移动块上套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外侧壁上设有将其固定在移动块上的锁紧螺钉,且限位环的两端分别与中空槽内相对的侧壁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滑动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优选地,所述滑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滑槽内相对的侧壁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伸缩装置采用电动伸缩杆。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接收天线接收信号,通过控制器控制行走机构与机器臂,实现机器人的行走与抓取,通过显示屏可以反映患者的身体健康数据,通过配合摄像头观察患者身体健康情况,通过语音播放器实现警示,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处理患者的病情。(2)将听诊头接触患者,通过耳塞实现听诊,及时诊断患者的病情,提高利用率。(3)在患者在需要输液时,通过驱动电机转动带动转盘转动,使第一连接杆转动带动第二连接杆转动,使移动块往复运动,使限位环在移动台内部滑动,防止移动块往复运动过程中发生偏移,移动块往复运动过程中通过齿条与齿轮相互啮合,使第一转动杆转动带动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转动带动第三转动杆移动,通过两个第二固定板与输液瓶接触,使卡杆在卡槽内移动,压缩第二弹簧,实现输液瓶固定稳定性的提高,增加机器人的使用功能,提高了机器人的利用率。(4)通过伸缩装置伸缩,使移动台在滑动杆上移动,使移动台位置改变,实现输液瓶高度的改变,方便患者的输液,第一弹簧可以保证移动台移动的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医疗用安全型自动吻合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医疗用安全型自动吻合机器人暖气箱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机器臂、3耳塞、4胶管、5安装板、6摄像头、7接收天线、8语音播放器、9听诊头、10显示屏、11行走机构、12第一连接杆、13驱动电机、14移动台、15齿轮、16第一转动杆、17第二转动杆、18限位杆、19第三转动杆、20移动块、21限位环、22第二连接杆、23转盘、24伸缩装置、25第一弹簧、26滑动杆、27第一固定板、28转动件、29第二固定板、30连接块、31卡杆、32第二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参照图1-4,一种医疗用安全型自动吻合机器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有机器臂2与行走机构11,所述壳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显示屏10,所述显示屏10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依次设有摄像头6、语音播放器8与接收天线7,所述摄像头6、语音播放器8与接收天线7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接收天线7接收信号,通过控制器控制行走机构11与机器臂2,实现机器人的行走与抓取,通过显示屏10可以反映患者的身体健康数据,通过配合摄像头6观察患者身体健康情况,通过语音播放器8实现警示,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处理患者的病情,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通过锁紧螺钉固定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外侧壁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动杆26,所述滑动杆26上套接有移动台14,所述移动台14与安装板5之间设有伸缩装置24,通过伸缩装置24伸缩,使移动台14在滑动杆26上移动,使移动台14位置改变,实现输液瓶高度的改变,方便患者的输液,第一弹簧25可以保证移动台14移动的稳定,所述移动台14的内部设有中空槽,所述中空槽的内部设有驱动电机13,所述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末端连接有转盘23,所述转盘23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2,所述第一连接杆12远离转盘23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2,所述第二连接杆22远离第一连接杆12的一端连接有移动块20,所述第二连接杆22的两端分别与移动块20、第一连接杆12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医疗用安全型自动吻合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疗用安全型自动吻合机器人,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有机器臂(2)与行走机构(11),所述壳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显示屏(10),所述显示屏(10)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依次设有摄像头(6)、语音播放器(8)与接收天线(7),所述摄像头(6)、语音播放器(8)与接收天线(7)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通过锁紧螺钉固定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外侧壁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动杆(26),所述滑动杆(26)上套接有移动台(14),所述移动台(14)与安装板(5)之间设有伸缩装置(24),所述移动台(14)的内部设有中空槽,所述中空槽的内部设有驱动电机(13),所述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末端连接有转盘(23),所述转盘(23)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2),所述第一连接杆(12)远离转盘(23)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2),所述第二连接杆(22)远离第一连接杆(12)的一端连接有移动块(20),所述第二连接杆(22)的两端分别与移动块(20)、第一连接杆(12)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块(20)的两侧对称设有齿条,所述中空槽内对称设有两个齿轮(15),两个所述齿轮(15)分别位于移动块(20)的两侧,且两个齿轮(15)通过转轴与中空槽内侧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齿轮(15)分别与移动块(20)两侧的齿条相互啮合,所述移动台(14)的两侧均设有与中空槽相连通的开口,两个所述齿轮(15)上均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6),所述第一转动杆(16)远离齿轮(15)的一端贯穿开口并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7),所述第二转动杆(17)与移动台(14)之间设有限位杆(18),所述限位杆(18)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转动杆(17)、移动台(1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17)远离第一转动杆(1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19),所述第三转动杆(19)远离第二转动杆(17)的一端连接有转动件(28),所述转动件(28)远离第三转动杆(19)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用安全型自动吻合机器人,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有机器臂(2)与行走机构(11),所述壳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显示屏(10),所述显示屏(10)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依次设有摄像头(6)、语音播放器(8)与接收天线(7),所述摄像头(6)、语音播放器(8)与接收天线(7)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通过锁紧螺钉固定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外侧壁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动杆(26),所述滑动杆(26)上套接有移动台(14),所述移动台(14)与安装板(5)之间设有伸缩装置(24),所述移动台(14)的内部设有中空槽,所述中空槽的内部设有驱动电机(13),所述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末端连接有转盘(23),所述转盘(23)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2),所述第一连接杆(12)远离转盘(23)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2),所述第二连接杆(22)远离第一连接杆(12)的一端连接有移动块(20),所述第二连接杆(22)的两端分别与移动块(20)、第一连接杆(12)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块(20)的两侧对称设有齿条,所述中空槽内对称设有两个齿轮(15),两个所述齿轮(15)分别位于移动块(20)的两侧,且两个齿轮(15)通过转轴与中空槽内侧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齿轮(15)分别与移动块(20)两侧的齿条相互啮合,所述移动台(14)的两侧均设有与中空槽相连通的开口,两个所述齿轮(15)上均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6),所述第一转动杆(16)远离齿轮(15)的一端贯穿开口并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7),所述第二转动杆(17)与移动台(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科余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