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地板总成及汽车车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360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前地板总成及汽车车身以提高碰撞性能及安全性。所述前地板总成包括中央通道、门槛梁内板、地板面板、前地板纵梁、前座椅前横梁以及前座椅后横梁,所述中央通道包括中央通道本体及加强纵梁,所述门槛梁内板分别位于所述中央通道的两侧,所述地板面板设于所述中央通道与所述门槛梁内板之间并连接所述门槛梁内板和所述中央通道本体,所述前地板纵梁设于所述地板面板上,所述前座椅前横梁和所述前座椅后横梁沿所述车长方向间隔设于所述地板面板上,且二者均沿所述车宽方向连接所述门槛梁内板和所述中央通道本体,所述门槛梁内板、所述加强纵梁及所述前地板纵梁沿所述车长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舱总成和所述后地板总成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地板总成及汽车车身
本技术涉及汽车安全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前地板总成及采用该前地板总成的汽车车身。
技术介绍
汽车车身一般分为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非承载式车身是指车架承载着整个车体,发动机、悬挂和车身都安装在车架上,该种非承载式车身比较笨重,质量大,汽车质心高,高速行驶稳定性较差。承载式车身是指车身承载着整个车体,其车身负载通过悬架装置传给车轮,承载式车身具有质量小、高度低,装配容易,高速行驶稳定性好等优点,因此目前大部分轿车均采用这种车身结构。通常承载式车身一般包括沿车长方向依次设置的前舱总成、前地板总成及后地板总成,前地板总成分别与前舱总成和后地板总成固定。然而,当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或追尾时,或者,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相关技术中的前地板总成不能快速分散、传递能量至车身其他部位以减小前地板总成变形,从而导致汽车的前地板总成的碰撞性能低,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碰撞性能好及安全性高的前地板总成及采用该前地板总成的汽车车身。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前地板总成包括:中央通道,包括中央通道本体以及加强纵梁,所述加强纵梁分别设于所述中央通道本体沿车宽方向的两侧并位于所述中央通道本体的底部;门槛梁内板,分别位于所述中央通道沿所述车宽方向的两侧;地板面板,设于所述中央通道与所述门槛梁内板之间并连接所述门槛梁内板和所述中央通道本体;前地板纵梁,设于所述地板面板上;前座椅前横梁和前座椅后横梁,沿车长方向间隔设于所述地板面板上,且二者均沿所述车宽方向连接所述门槛梁内板和所述中央通道本体;其中,所述门槛梁内板、所述加强纵梁及所述前地板纵梁沿所述车长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舱总成和所述后地板总成固定。优选地,所述前地板纵梁包括与所述后地板总成固定的下纵梁以及连接所述下纵梁和所述前舱总成的上纵梁。优选地,所述下纵梁和所述上纵梁通过所述地板面板连接,其中,所述下纵梁设于所述地板面板下方,所述上纵梁设于所述地板面板上方,且所述下纵梁和所述上纵梁在垂直于所述地板面板的方向上部分重叠。优选地,所述中央通道还包括设于所述中央通道本体下方的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位于所述中央通道本体与所述前座椅前横梁的连接处。优选地,所述中央通道还包括设于所述中央通道本体上方的上支撑板。优选地,所述中央通道还包括设于所述中央通道本体上方的加强板以及与所述加强板固定的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中央通道本体在所述车长方向上靠近所述前舱总成的一端,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分别设于所述加强板沿所述车宽方向的两侧。优选地,所述前座椅前横梁和所述前座椅后横梁均设于所述中央通道与所述门槛梁内板之间,且二者均为两段分体式结构。优选地,所述中央通道、所述门槛梁内板、所述地板面板及所述前地板纵梁在所述车长方向上靠近所述后地板总成的一端均具有一致性横断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车身,所述汽车车身包括沿车长方向依次设置的前舱总成、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前地板总成以及后地板总成,所述前地板总成中的门槛梁内板、加强纵梁及前地板纵梁沿车长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舱总成和所述后地板总成固定。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地板总成及采用该前地板总成的汽车车身,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所述门槛梁内板、所述加强纵梁及所述前地板纵梁沿所述车长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舱总成和所述后地板总成固定,以及所述前座椅前横梁和所述前座椅后横梁均沿所述车宽方向连接所述门槛梁内板和所述中央通道本体,以使得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或追尾或者侧面碰撞时,碰撞能量以所述门槛梁内板、所述加强纵梁、所述前地板纵梁、所述前座椅前横梁及所述前座椅后横梁作为传导路径迅速向车身其他部位传递,从而避免乘员舱变形以达到提高碰撞性及乘员安全性的目的;同时,所述加强纵梁还可以加强所述中央通道本体的强度和刚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汽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汽车中前地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前地板总成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图2所示前地板总成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图2所示前地板总成沿C-C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图2所示前地板总成的分解图;图7是图6所示前地板总成中中央通道的分解图;图8是图6所示前地板总成中前座椅前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6所示前地板总成中前座椅后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没有示出地板面板、中央通道本体及上支撑板,图6中没有示出地板面板。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5,所述汽车车身100包括沿车长方向依次设置的前舱总成1、前地板总成3以及后地板总成5,所述前地板总成3包括中央通道31、门槛梁内板32、地板面板33、前地板纵梁34、前座椅前横梁35以及前座椅后横梁36,所述中央通道31包括中央通道本体311以及加强纵梁313,所述加强纵梁313分别设于所述中央通道本体311沿车宽方向的两侧并位于所述中央通道本体311的底部,所述门槛梁内板32分别位于所述中央通道31沿所述车宽方向的两侧,所述地板面板33设于所述中央通道31与所述门槛梁内板32之间并连接所述门槛梁内板32和所述中央通道本体311,所述前地板纵梁34设于所述地板面板33上,所述前座椅前横梁35和所述前座椅后横梁36沿所述车长方向间隔设于所述地板面板33上,且二者均沿所述车宽方向连接所述门槛梁内板32和所述中央通道本体311,其中,所述门槛梁内板32、所述加强纵梁313及所述前地板纵梁34沿所述车长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舱总成1和所述后地板总成5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纵梁313、所述门槛梁内板32、所述地板面板33及所述前地板纵梁34均关于所述中央通道本体311中心对称设置。请再次参阅图2至图5,所述中央通道本体311沿所述车宽方向的截面呈“几”字形,且在所述车长方向上靠近所述前舱总成1的一端高于靠近所述后地板总成5的一端。由于受到换挡机构、排气管布置及人机工程影响,不同配置的车辆,所述中央通道本体31在所述车长方向上与所述地板面板33的高度差会有差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央通道本体311可以由冷轧钢板冲压成型,且成型后的厚度为1.0mm-1.2mm。如图2和图3所示,沿A-A方向的剖面处,所述中央通道本体31的顶部与所述地板面板33的高度差H1为160mm-180mm;如图2和图5所示,沿C-C方向的剖面处,所述中央通道本体311的顶部与所述地板面板33的高度差H2为40mm-50mm,H2高度较低有利于提高后排乘坐的舒适性。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6,所述前地板纵梁34包括与所述后地板总成5固定的下纵梁341以及连接所述下纵梁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前地板总成及汽车车身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地板总成,设于前舱总成和后地板总成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通道,包括中央通道本体以及加强纵梁,所述加强纵梁分别设于所述中央通道本体沿车宽方向的两侧并位于所述中央通道本体的底部;门槛梁内板,分别位于所述中央通道沿所述车宽方向的两侧;地板面板,设于所述中央通道与所述门槛梁内板之间并连接所述门槛梁内板和所述中央通道本体;前地板纵梁,设于所述地板面板上;前座椅前横梁和前座椅后横梁,沿车长方向间隔设于所述地板面板上,且二者均沿所述车宽方向连接所述门槛梁内板和所述中央通道本体;其中,所述门槛梁内板、所述加强纵梁及所述前地板纵梁沿所述车长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舱总成和所述后地板总成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地板总成,设于前舱总成和后地板总成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通道,包括中央通道本体以及加强纵梁,所述加强纵梁分别设于所述中央通道本体沿车宽方向的两侧并位于所述中央通道本体的底部;门槛梁内板,分别位于所述中央通道沿所述车宽方向的两侧;地板面板,设于所述中央通道与所述门槛梁内板之间并连接所述门槛梁内板和所述中央通道本体;前地板纵梁,设于所述地板面板上;前座椅前横梁和前座椅后横梁,沿车长方向间隔设于所述地板面板上,且二者均沿所述车宽方向连接所述门槛梁内板和所述中央通道本体;其中,所述门槛梁内板、所述加强纵梁及所述前地板纵梁沿所述车长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舱总成和所述后地板总成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地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地板纵梁包括与所述后地板总成固定的下纵梁以及连接所述下纵梁和所述前舱总成的上纵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地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纵梁和所述上纵梁通过所述地板面板连接,其中,所述下纵梁设于所述地板面板下方,所述上纵梁设于所述地板面板上方,且所述下纵梁和所述上纵梁在垂直于所述地板面板的方向上部分重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地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通道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玲尹特宋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