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化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3560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0:16
(6R,7R)‑7‑[[2‑[2‑(氨基甲基)苯基]乙酰]氨基]‑3‑[[1‑(羧甲基)四唑‑5‑基]硫甲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或其可药用盐作为抗肿瘤药物、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或者用于治疗肿瘤疾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化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下列式I结构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作为抗肿瘤药物、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或者用于治疗肿瘤疾病。
技术介绍
式I化合物的系统命名为(6R,7R)-7-[[2-[2-(氨基甲基)苯基]乙酰]氨基]-3-[[1-(羧甲基)四唑-5-基]硫甲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其国际药品通用名(INN)为Ceforanide(以下简称化合物I)。化合物I或其药用盐为beta-内酰胺类的头孢菌素,用于抗微生物的治疗,本专利技术中化合物I被发现具有新颖的抗肿瘤作用。TOPK是英文“T-LAK细胞来源的蛋白激酶”(T-LAKcell-originatedproteinkinase)的缩写,是2000年Abe等发现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JBiolChem2000,275(28):21525-21531)。现已证明,TOPK与Gaudet等于同年发现的(ProcNatlAcadSciUSA2000,97(10):5167-5172)激酶PBK(PDZ-bindingkinase,PBK)是同一物质,因此也称为PBK/TOPK。人体内的TOPK由322个氨基酸构成、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0kD。TOPK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呈高表达,不仅调控着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细胞周期,并且参与了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过程,因此据信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靶点(BrJCancer,2010,102(1):151-161;CancerRes,2012,72(12):3060-3068)。
技术实现思路
化合物I具有新颖的抗肿瘤作用,此特性被发现于本专利技术人等进行的抗肿瘤药物试验中。最初,在受体-配体结合筛选试验中发现化合物I具有良好的TOPK结合特性,实验得到其与TOPK蛋白结合的平衡解离常数Kd值为17.8±4.13(μM)。在此基础上,本专利技术人等进行了进一步的细胞及动物试验研究,包括:(1)对结肠癌细胞(HCT116)抑制作用的研究,通过制备细胞悬液,接种于孔板中,经37℃培养后,加入不同浓度的化合物I,再经37℃培养箱中培养后,检测其对HCT116的IC50,得到化合物I对于高表达TOPK的结肠癌细胞(HCT116)的细胞抑制作用IC50值为72.25μM;(2)对下游激酶histoneH3磷酸化抑制,通过细胞内信号通路实验,采用用结肠癌细胞HCT116,分为化合物I实验组和对照组,经药物作用后,收取蛋白样品,进行WesternBlot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I能够抑制细胞内下游激酶histoneH3磷酸化;(3)动物实验,将接种了HCT116细胞的荷瘤裸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化合物I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每隔两天称重;从第7天开始每两天测量肿瘤大小,连续给药14天后将裸鼠处死,量取肿瘤组织,测量实验组和对照组肿瘤块。在各测量天数,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肿瘤体积显著缩小,提示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在实验终点,治疗高剂量组肿瘤体积平均值为161.1381±44.6623mm3,对照组肿瘤体积平均值为301.1599±61.1094mm3,缩小了46.5%,表明化合物I对HCT116移植肿瘤有确切抑制作用。本专利技术证实了化合物I具有抗肿瘤活性,最终实现了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化合物I抑制HCT116细胞内下游激酶histoneH3磷酸化图2化合物I对HCT116移植肿瘤的治疗作用(*,P<0.05;**,P<0.01)图3化合物I显著抑制HCT116移植肿瘤的生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TOPK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呈高表达,调控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细胞周期,并且参与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过程,抑制TOPK的表达可以抑制肿瘤的产生和发展的这些环节从而起到抗肿瘤作用,TOPK抑制剂的抗肿瘤谱为TOPK高表达的肿瘤,目前已知的包括但不限于:宫颈癌、精原细胞瘤、睾丸淋巴瘤、前列腺癌、卵巢癌、肺癌、直肠癌、乳腺癌、皮肤鳞状细胞癌、结肠癌、肝癌、胰腺癌、胃癌、食管癌、甲状腺癌、膀胱移行上皮癌、白血病等。本专利技术经过一系列活性测试确认(6R,7R)-7-[[2-[2-(氨基甲基)苯基]乙酰]氨基]-3-[[1-(羧甲基)四唑-5-基]硫甲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为有效的抗肿瘤活性物质,具有但不限于TOPK靶向性。作为药物须具有特定的存在形式,本专利技术中,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选择给药方式和剂型,可将(6R,7R)-7-[[2-[2-(氨基甲基)苯基]乙酰]氨基]-3-[[1-(羧甲基)四唑-5-基]硫甲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直接以原形形式进行制剂,或者将其制成碱金属、碱土金属、胺、胍或含氮杂环化合物形成的盐进行使用,相应的药用盐的形态采用常规的成盐制备手段来获得。含有化合物I的组合物采取治疗的方式为将(6R,7R)-7-[[2-[2-(氨基甲基)苯基]乙酰]氨基]-3-[[1-(羧甲基)四唑-5-基]硫甲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及其可药用的盐单独给药,也可以根据需要与其他有效治疗药物联合治疗发挥协同作用增强治疗效果。给药方式可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口服、注射或者局部外用,根据给药途径的选择相应的药物剂型,口服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溶液、微丸剂、微片剂,注射剂型包括粉针剂、注射液、脂质体微球注射液,外用剂包括溶液、混悬液、乳剂、软膏、凝胶剂等。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有以下特点:1、根据用药的需要选择(6R,7R)-7-[[2-[2-(氨基甲基)苯基]乙酰]氨基]-3-[[1-(羧甲基)四唑-5-基]硫甲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原形或其可药用的盐;2、能有效地用于治疗肿瘤,包括但不限于TOPK高表达的相关肿瘤;3、采取治疗的方式可以单独给药或者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4、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给不同的药方和剂型进行给药。实施例实施例1、(6R,7R)-7-[[2-[2-(氨基甲基)苯基]乙酰]氨基]-3-[[1-(羧甲基)四唑-5-基]硫甲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的制备(6R,7R)-7-[[2-[2-(氨基甲基)苯基]乙酰]氨基]-3-[[1-(羧甲基)四唑-5-基]硫甲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参照WilliamJ.Gottsteimn等在《TheJournalofAntibiotics》1976,vol.29(11)p1226-1229中的实验方法制备获得。实施例2、(6R,7R)-7-[[2-[2-(氨基甲基)苯基]乙酰]氨基]-3-[[1-(羧甲基)四唑-5-基]硫甲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钠盐的制备将(6R,7R)-7-[[2-[2-(氨基甲基)苯基]乙酰]氨基]-3-[[1-(羧甲基)四唑-5-基]硫甲基]-8-氧代-5-硫杂-1-氮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化合物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化合物I——(6R,7R)‑7‑[[2‑[2‑(氨基甲基)苯基]乙酰]氨基]‑3‑[[1‑(羧甲基)四唑‑5‑基]硫甲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或其可药用盐作为活性成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化合物I——(6R,7R)-7-[[2-[2-(氨基甲基)苯基]乙酰]氨基]-3-[[1-(羧甲基)四唑-5-基]硫甲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或其可药用盐作为活性成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通过包括但不限于抑制肿瘤细胞中高表达的TOPK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所述抗肿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宫颈癌、精原细胞瘤、睾丸淋巴瘤、前列腺癌、卵巢癌、肺癌、直肠癌、乳腺癌、皮肤鳞状细胞癌、结肠癌、肝癌、胰腺癌、胃癌、食管癌、甲状腺癌、和/或膀胱移行上皮癌、白血病。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还包含药用载体,并且实质上不包含化合物I以外的活性成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用载体为适用于制成口服、注射、吸入、粘膜给药或者局部给药剂型的载体。6.化合物I——(6R,7R)-7-[[2-[2-(氨基甲基)苯基]乙酰]氨基]-3-[[1-(羧甲基)四唑-5-基]硫甲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或其可药用盐在制备通过包括但不限于抑制肿瘤细胞中高表达的TOPK而抗肿瘤的药物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陈捷郑梦竹栾姗姗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杰世纪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