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镁碳砖干燥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28003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1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火镁碳砖干燥窑。所述耐火镁碳砖干燥窑包括窑体、热源装置、窑门机构及干燥车轨道,所述窑门机构设于所述窑体两端,所述热源装置设于所述窑体相对底部及两侧部,所述干燥车轨道设于所述窑体相对底部及两侧部,所述窑门机构包括窑体门、缓冲门及缓冲窑体空间,所述窑体门设于所述窑体侧部,所述缓冲门设于所述窑体门侧部,所述缓冲窑体空间设于所述窑体门及所述缓冲门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耐火镁碳砖干燥窑采用两重门的窑门机构设置,可减少窑体在传输物料过程中将高温热量泄漏至车间,降低工作车间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火镁碳砖干燥窑
本技术属于耐火镁碳砖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火镁碳砖干燥窑。
技术介绍
电熔镁砂原料进厂,取样化验合格后,将电熔镁砂运送到破粉碎车间,通过破碎生产线将大块电熔镁砂破碎成生产需要的粒度料。电熔镁砂先通过粉碎机进行初破,再通过对辊进行再次破碎。破碎后的粒度料经过筛分后,按配料方案投入高速混炼机进行泥料混炼,混出来的泥料成型后即成成品。现有的耐火镁碳砖干燥窑在输送物料过程中,窑体内的高温气体易流出窑体,使窑体内干燥热量流失,使车间温度过高,影响工人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的耐火镁碳砖干燥窑高温热量易流失,影响车间工作环境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温热量不易流失,不影响车间工作环境的耐火镁碳砖干燥窑。本技术提供的所述耐火镁碳砖干燥窑包括窑体、热源装置、窑门机构及干燥车轨道,所述窑门机构设于所述窑体两端,所述热源装置设于所述窑体相对底部及两侧部,所述干燥车轨道设于所述窑体相对底部及两侧部,所述窑门机构包括窑体门、缓冲门及缓冲窑体空间,所述窑体门设于所述窑体侧部,所述缓冲门设于所述窑体门侧部,所述缓冲窑体空间设于所述窑体门及所述缓冲门之间。在本技术提供的耐火镁碳砖干燥窑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窑体空间包括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设于所述缓冲窑体空间内。在本技术提供的耐火镁碳砖干燥窑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热源装置包括热源管道、热源管道孔及热电偶,所述热源管道设于所述窑体相对底部及侧部,所述热电偶设于所述窑体相对底部及侧部,所述热源管道孔设于所述窑体两端,所述热源管道通过所述热源管道孔连通所述窑体相对内外。在本技术提供的耐火镁碳砖干燥窑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缓冲空间内热风吸收风机,所述缓冲空间内热风吸收风机连通所述缓冲窑体空间及所述窑体。在本技术提供的耐火镁碳砖干燥窑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干燥车轨道包括窑体内轨道及摆渡车轨道,所述窑体内轨道设于所述窑体内相对底部,所述摆渡车轨道设于所述窑体两端,所述摆渡车轨道与所述窑体内轨道对应设置。在本技术提供的耐火镁碳砖干燥窑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摆渡车轨道包括摆渡车轨道本体、摆渡车轨道滑轮及轨道衔接转盘,所述轨道衔接转盘设于所述摆渡车轨道本体上,且设于所述缓冲门侧部,所述摆渡车轨道滑轮设于所述摆渡车轨道本体相对底部。在本技术提供的耐火镁碳砖干燥窑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轨道衔接转盘包括转盘本体、转盘轨道及转动动力机构,所述转盘本体设于所述摆渡车轨道本体上,所述转盘轨道设于所述转盘本体上,所述转动动力机构与所述转盘本体连接。本技术的耐火镁碳砖干燥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所述窑体门及所述缓冲门两重门的窑门机构设置,可减少窑体在传输物料过程中将高温热量泄漏至车间,降低工作车间的温度。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可将所述缓冲窑体空间内流失的热量返回至窑体内,减少窑体内热量流失。所述干燥车轨道采用摆渡车轨道的结构,可通过所述摆渡车轨道滑轮对摆渡车轨道行进方向进行调整,并通过所述轨道衔接转盘将干燥车从摆渡车轨道转向窑体内轨道,物料传输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耐火镁碳砖干燥窑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耐火镁碳砖干燥窑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耐火镁碳砖干燥窑包括窑体1、热源装置2、窑门机构3及干燥车轨道4。所述窑门机构3设于所述窑体1两端,所述热源装置2设于所述窑体1相对底部及两侧部,所述干燥车轨道4设于所述窑体1相对底部及两侧部。所述窑门机构3包括窑体门31、缓冲门32及缓冲窑体空间33。所述窑体门31设于所述窑体1侧部,所述缓冲门32设于所述窑体门31侧部,所述缓冲窑体空间33设于所述窑体门31及所述缓冲门32之间。所述缓冲窑体空间33包括温度调节装置330。所述温度调节装置330设于所述缓冲窑体空间内。所述温度调节装置330包括缓冲空间内热风吸收风机331。所述缓冲空间内热风吸收风机331连通所述缓冲窑体空间33及所述窑体1。所述热源装置2包括热源管道21、热源管道孔22及热电偶23。所述热源管道21设于所述窑体1相对底部及侧部,所述热电偶23设于所述窑体1相对底部及侧部,所述热源管道孔22设于所述窑体1两端,所述热源管道21通过所述热源管道孔22连通所述窑体1相对内外。所述干燥车轨道4包括窑体内轨道41及摆渡车轨道42。所述窑体内轨道41设于所述窑体1内相对底部,所述摆渡车轨道42设于所述窑体1两端,所述摆渡车轨道41与所述窑体内轨道41对应设置。所述摆渡车轨道42包括摆渡车轨道本体421、摆渡车轨道滑轮(图中未标注)及轨道衔接转盘423。所述轨道衔接转盘423设于所述摆渡车轨道本体421上,且设于所述缓冲门32侧部,所述摆渡车轨道滑轮(图中未标注)设于所述摆渡车轨道本体421相对底部。所述轨道衔接转盘423包括转盘本体4231、转盘轨道4232及转动动力机构(图中未标注)。所述转盘本体4231设于所述摆渡车轨道本体421上,所述转盘轨道4232设于所述转盘本体4231上,所述转动动力机构(图中未标注)与所述转盘本体4231连接。本技术的耐火镁碳砖干燥窑1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所述窑体门31及所述缓冲门32两重门的窑门机构2设置,可减少窑体1在传输物料过程中将高温热量泄漏至车间,降低工作车间的温度。所述温度调节装置330可将所述缓冲窑体空间33内流失的热量返回至窑体1内,减少窑体1内热量流失。所述干燥车轨道4采用摆渡车轨道42的结构,可通过所述摆渡车轨道滑轮(图中未标注)对摆渡车轨道行进方向进行调整,并通过所述轨道衔接转盘423将干燥车从摆渡车轨道42转向窑体内轨道41,物料传输方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耐火镁碳砖干燥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火镁碳砖干燥窑,其特征在于,包括窑体、热源装置、窑门机构及干燥车轨道,所述窑门机构设于所述窑体两端,所述热源装置设于所述窑体相对底部及两侧部,所述干燥车轨道设于所述窑体相对底部及两侧部,所述窑门机构包括窑体门、缓冲门及缓冲窑体空间,所述窑体门设于所述窑体侧部,所述缓冲门设于所述窑体门侧部,所述缓冲窑体空间设于所述窑体门及所述缓冲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火镁碳砖干燥窑,其特征在于,包括窑体、热源装置、窑门机构及干燥车轨道,所述窑门机构设于所述窑体两端,所述热源装置设于所述窑体相对底部及两侧部,所述干燥车轨道设于所述窑体相对底部及两侧部,所述窑门机构包括窑体门、缓冲门及缓冲窑体空间,所述窑体门设于所述窑体侧部,所述缓冲门设于所述窑体门侧部,所述缓冲窑体空间设于所述窑体门及所述缓冲门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耐火镁碳砖干燥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窑体空间包括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设于所述缓冲窑体空间内。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耐火镁碳砖干燥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装置包括热源管道、热源管道孔及热电偶,所述热源管道设于所述窑体相对底部及侧部,所述热电偶设于所述窑体相对底部及侧部,所述热源管道孔设于所述窑体两端,所述热源管道通过所述热源管道孔连通所述窑体相对内外。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耐火镁碳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营口盛宇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