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折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1496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折弯装置,包括控制系统、驱动装置、传动机构和冲压部件,冲压部件包括多个冲压单元,每个冲压单元分别与传动机构固定,多个冲压单元排列成冲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换热器折弯装置,其冲压部件形成的冲压面由多个可调节的冲压单元组成,将冲压部件分解成多个冲压单元,各冲压单元连接有可独立控制的传动机构,不仅适用于换热器的多种折弯形状,而且使折弯后的换热器更加平整美观,减少换热器边板的褶皱形成。

Heat exchanger ben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eat exchanger bend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control system, a driving device, a driving mechanism and a stamping part. The stamping unit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stamping units, each stamping unit is fix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respectively, and a plurality of stamping units are arranged into stamping surfaces. According to the heat exchanger bend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stamping surface formed by the stamping part is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adjustable stamping units, and the stamping parts are decomposed into several punching units. Each stamping unit is connected with an independent control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t is not only suitable for multiple bending shapes of the heat exchanger, but also the change after bending. The heater is more smooth and beautiful, and the wrinkle of the side plate of the heat exchanger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折弯装置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折弯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换热器折弯装置主要通过圆柱形的压辊进行换热器的折弯,换热器的折弯弧度与压辊的外周弧面相似,此换热器折弯装置适用于换热器的局部折弯,而当整片换热器需要进行折弯操作时,特别是换热器的折弯弧度较小时,压辊的直径就得足够大,过大的压辊不仅不便于折弯操作,而且占用过多空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将压辊改为弧形压板进行折弯,虽然弧形压板占用空间小,但是整块弧形压板进行换热器折弯时,由于弧形结构的压板冲压平直状态的换热器时,换热器各局部受力不均,影响折弯效果,折弯后的换热器,特别是边板存在严重的褶皱现象,影响使用。而且,当换热器的折弯弧度发生改变时,压辊或者弧形压板都需要进行更换,不利于换热器折弯装置的通用性,致使折弯工序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换热器折弯装置,所述换热器折弯装置不仅适用于换热器的不同折弯形状,而且使折弯后的换热器更加平整美观,减少换热器边板的褶皱形成。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折弯装置,包括控制系统、驱动装置、传动机构和冲压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部件包括多个冲压单元,每个所述冲压单元分别与所述传动机构固定,所述多个冲压单元排列成冲压面。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折弯装置,折弯效果好,使折弯后的换热器更加平整美观,减少换热器边板的褶皱形成,而且适用于换热器的不同折弯要求。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折弯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冲压面的形状可调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多个传动单元,每个传动单元分别与对应的冲压单元固定,所述每个传动单元由所述控制系统独立控制。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冲压面为曲面。可选的,所述多个冲压单元为平行排列的多个柱体,所述每个柱体朝向冲压方向的面为弧面结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邻冲压单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间距为20mm-30mm。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冲压部件为相对应的上下两组冲压单元,所述上下两组冲压单元排列形成的冲压面的形状均为曲面,所述上下两个冲压面向同一方向弯曲。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放置换热器的冲压平台,所述冲压平台位于所述上下两组冲压单元之间。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冲压平台上设有冲压辅助同步组件,所述冲压辅助同步组件上设有集流管限位装置。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采用液压传动系统,所述液压传动系统包括若干与冲压单元对应的液压传动杆组,所述每个液压传动杆组包括至少两个液压传动杆,所述至少两个液压传动杆分别与对应的冲压单元相连。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压传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液压滑块,所述换热器折弯装置还包括支架、润滑系统、上料平台和安全防护栏,所述支架上设有供液压滑块上下移动的滑块导轨。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折弯装置的系统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折弯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正视图。附图标记:换热器1,集流管11,冲压部件2,冲压单元21,冲压面22,液压传动杆组3,液压传动杆3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折弯装置。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折弯装置,包括控制系统、驱动装置、传动机构和冲压部件2,冲压部件2包括多个冲压单元21,每个冲压单元21分别与传动机构固定。本技术实施例由驱动装置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冲压部件2进行冲压操作,对工件施加工艺力,控制系统对冲压前后各个冲压单元的位置进行调解和控制。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折弯装置,将冲压部件2分解成多个冲压单元21,通过多个冲压单元21排列形成冲压面22,从而使冲压过程中换热器1的受力更加均匀,避免冲压时换热器1边板出现褶皱,使折弯效果更加平整。其中,冲压部件2由多个冲压单元21组成,每个冲压单元21的位置均可以进行调节,冲压面22由多个冲压单元21排列而成,通过调节每个冲压单元21的位置从而可以对整个冲压面22的形状进行调整。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件主要为换热器1,本技术主要对这些换热器1进行折弯操作。当换热器1的折弯弧度要求不同时,无需更换冲压部件2甚至是整个折弯装置,仅通过调整冲压部件2的每个冲压单元21的位置即可将冲压面22调整成所需的形状,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折弯装置适用于换热器1的多种折弯需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传动机构包括多个传动单元,每个传动单元分别与对应的冲压单元21连接,每个传动单元由控制系统独立控制,当所需的冲压面22形状需要调整时,通过控制系统调整各个冲压单元21的位置,从而调整多个冲压单元21排列形成的冲压面22的形状,满足换热器1的多种折弯形状的需要。具体而言,整个冲压面22的形状为曲面。如图3所示,图中虚线所示即为冲压面22,冲压面22由各个冲压单元21排列而成,这些冲压单元21形成的冲压面22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曲面,而是由间隔开的多个冲压单元21排列而成,此方式形成的冲压面22不仅便于调整冲压面22的形状,而且分散的冲压单元21形成的柔性模具,对换热器1施压工艺力时,能够使换热器1受力更加均匀,避免换热器1的中间位置受力过大影响折弯效果,使折弯后的换热器1更加平整美观,减少换热器1边板的褶皱形成。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冲压部件2包括相对应的上下两组冲压单元21,上下两组冲压单元21排列形成的冲压面22的形状均为曲面,上下两个冲压面22向同一方向弯曲。如图3所示,位于上方的冲压面22的形状为向下凸的曲面结构,位于下方的冲压面22的形状为向下凹的曲面机构,上下两个冲压面22均向下弯曲,上下两个冲压面22的形状正好吻合,上下两组冲压单元21之间设有冲压平台,冲压平台用来放置换热器1。当进行冲压操作时,上下两组冲压单元21共同向换热器1移动,即下方一组冲压单元21向上移动,上方一组冲压单元21向下移动,下方的一组冲压单元21先接触换热器1的两端,上方的一组冲压单元21先接触换热器1的中间部分,当上下两组冲压单元21不断向换热器1靠近的过程中,下方一组冲压单元21对换热器1施加工艺力,从换热器1的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大与换热器1的接触面积,上方一组冲压单元21对换热器1施加工艺力,从换热器1的中间位置向两侧逐渐增大与换热器1的接触面积,直至上下两组冲压单元21形成的冲压面22分别与换热器1的上下两个侧面完全贴合,完成折弯操作。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折弯装置,使整个换热器1的受力分散在各个位置,从而使换热器1在折弯过程中受力更加均匀,使折弯后的换热器1更加平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多个冲压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换热器折弯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折弯装置,包括控制系统、驱动装置、传动机构和冲压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部件包括多个冲压单元,每个所述冲压单元分别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多个冲压单元排列成冲压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折弯装置,包括控制系统、驱动装置、传动机构和冲压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部件包括多个冲压单元,每个所述冲压单元分别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多个冲压单元排列成冲压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面的形状可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多个传动单元,每个传动单元分别与对应的冲压单元固定,所述每个传动单元由所述控制系统独立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面为曲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冲压单元为平行排列的多个柱体,所述每个柱体朝向冲压方向的面为弧面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冲压单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间距为20mm-30mm。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