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苦味发酵豆粕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0772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2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去苦味发酵豆粕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微生态发酵技术领域。该去苦味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发酵混合液接种至豆粕发酵底物中,发酵后得到发酵中间品,对发酵中间品进行烘干和粉碎,即得去苦味发酵豆粕;发酵混合液为发酵剂以及PR氨肽酶溶于水中进行活化后制成。该方法在发酵过程中,加入PR氨肽酶相比不加PR氨肽酶的发酵混合液能够使小肽含量提高了2‑3.3%,苦味值从3‑4降到0‑1。对提高发酵豆粕品质、去除苦味效果显著。按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所生产的去苦味发酵豆粕,其品质高,基本无苦味,适口性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去苦味发酵豆粕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态发酵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去苦味发酵豆粕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豆粕以其良好的营养特性被誉为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之王”,成为蛋白质资源的首选。然而由于豆粕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近几年来,利用益生菌进行发酵处理是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益生菌发酵可将豆粕中大分子蛋白质降解为多肽、小肽及游离氨基酸,除去多种抗营养因子,平衡豆粕氨基酸,提高其消化利用率。经发酵处理的豆粕还富含益生菌体、有机酸和多功能小肽等活性物质,能缓解仔猪断奶应激、降低仔猪腹泻率、改善畜禽胴体品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免疫能力。目前发酵豆粕工艺成熟,发酵豆粕的品质也越来越高,一般工艺中会用到芽孢杆菌进行发酵,产内切酶的能力较强,能够有效地将多肽切成小段,但是其产端肽酶的能力较差,会产生一些苦味肽,影响动物适口性,因此为了提高发酵豆粕品质,对其进行脱苦,提高产品风味和适口性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苦味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其能有效去除豆粕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苦味,使得豆粕的发酵品更加适口。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苦味发酵豆粕,其品质高,基本无苦味,适口性更佳。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去苦味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发酵混合液接种至豆粕发酵底物中,发酵后得到发酵中间品,对发酵中间品进行烘干和粉碎,即得去苦味发酵豆粕;发酵混合液为发酵剂以及PR氨肽酶溶于水中进行活化后制成。一种去苦味发酵豆粕,其通过上述去苦味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例如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去苦味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通过发酵剂与PR氨肽酶复配形成发酵混合液,利用该发酵混合液接种至豆粕发酵底物中进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加入PR氨肽酶相比不加PR氨肽酶的发酵混合液能够使小肽含量提高2-3.3%,苦味值从3-4降到0-1。对提高发酵豆粕品质、去除苦味效果显著。按本专利技术方法所生产的去苦味发酵豆粕,其品质高,基本无苦味,适口性更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仪器或设备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去苦味发酵豆粕及其制备方法。进行具体说明。一种去苦味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发酵混合液接种至豆粕发酵底物中,发酵后得到发酵中间品,对发酵中间品进行烘干和粉碎,即得去苦味发酵豆粕。具体地,去苦味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豆粕发酵底物。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又称“大豆粕”。按照提取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其中以浸提法提取豆油后的副产品为一浸豆粕,而先以压榨取油,再经过浸提取油后所得的副产品称为二浸豆粕。本实施例中,优选豆粕为一浸豆粕,其蛋白质含量更高。本实施例中,将豆粕粗略粉碎至20-60目,形成豆粕干粉,利用该豆粕干粉作为豆粕发酵底物。豆粕内含的多种氨基酸适合于家禽和猪对营养的需求。经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在不需额外加入动物性蛋白的情况下,仅豆粕中所含有的氨基酸就足以平衡家禽和猪的营养,从而促进牲畜的营养吸收。S2:制备发酵混合液。将发酵剂以及PR氨肽酶溶于水中进行活化后制成。具体地,发酵剂和PR氨肽酶的用量的质量比为1:0.25-1。例如,质量比可以为1:0.25、1:0.3、1:0.4、1:0.5、1:0.55、1:0.6、1:0.7、1:0.8、1:0.9、1:1中的任一者或者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值。发酵剂以及PR氨肽酶溶于水中进行活化的时间为2-4h,例如2、2.2、2.4、2.6、2.8、3.0、3.5、3.7、3.9、4.0h中的任一者或者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值。其中,PR氨肽酶的酶活力≥1万u/g。酶活定义:50℃下每分钟分解L-亮氨酸-对硝基苯胺产生1μmol的对硝基苯胺所需酶量即为一个酶活单位。PR氨肽酶酶活检测方法如下:取6.075gTris溶于900mL蒸馏水,用浓HCl调至pH8.5,然后定容至1L。以L-亮氨酸对硝基苯胺(L-leu-pNA)作为底物,取0.1g底物溶于1mL酒精,然后用Tris-HCl缓冲液定容到100mL,取0.1gPR氨肽酶粉用Tris-HCl缓冲液定容到100mL作为待测酶液。加入2mL的Tris-HCl缓冲液和1mL底物L-leu-pNA,一个加入1mL酶液,另一个加入1mLTris-HCl缓冲液作为对照,在50℃水浴反应10min后405nm下比色测定酶活。所述的PR氨肽酶酶活计算公式:酶活=A×105.7×4×n/10,其中A为待测酶液的吸光度;n为待测酶液的稀释倍数。利用上述检测方法,检测并获取PR氨肽酶的酶活力≥1万u/g的PR氨肽酶作为本实施例中的所用PR氨肽酶。发酵剂可以为市售产品,也可以依据饲料的需求进行自主制备。本实施例中,优选发酵剂为自主制备而得,具体地,发酵剂是由中性蛋白酶、瑞士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及屎肠球菌按照质量比为2:0.2-0.4:0.2-0.4:0.2-0.4复配制成。中性蛋白酶是由枯草芽孢杆菌经发酵提取而得的,属于一种内切酶,可用于各种蛋白质水解处理。瑞士乳杆菌是革兰氏阳性细菌中的一种,为益生菌,兼性厌氧。瑞士乳杆菌具有较强的蛋白水解活性,其发酵乳制品中多肽含量较高,因此具有潜在产生生物活性肽的能力,它具有缓解高血压,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促进钙吸收等功能。干酪乳杆菌作为益生菌的一种,具有良好的耐酸及胆汁抗性,可降低血浆胆固醇,增强宿主对微生物病原体的非特异性抵抗力,加快清除肠道内病原体,治疗肠道菌群紊乱和增强肠道透性,从而防止食物过敏和急性腹泻。所以干酪乳杆菌进入动物体后可以在肠道内大量存活,起到调节肠内菌群平衡、促进动物消化吸收等作用。屎肠球菌是一种益生菌,对维持动物肠道菌群生态平衡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幼龄动物的肠道保健和疾病的防疫和治疗上有突出的表现。本实施例中,选择中性蛋白酶能有效分解大分子蛋白,形成可以被动物吸收的小肽,瑞士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以及屎肠球菌作为本实施例中的菌剂,可以产生多种有益的有机酸和益生元,增加发酵豆粕的适口性,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减少饲料中酸化剂的添加量,并且产生的有机酸可以部分掩盖苦味,使发酵豆粕口感比较柔和。发酵剂中还添加有硫酸亚铁和富硒酵母,硫酸亚铁、富硒酵母与中性蛋白酶的添加量的质量比为1:0.01-0.1:2。本实施例中,发酵剂中添加硫酸亚铁以及富硒酵母等营养成分,能够在发酵过程中可以慢慢形成小肽铁和乳酸铁,小肽铁的补铁效果极佳。此外,富硒酵母的加入能够与发酵剂配合,同时能够增强终产物的硒含量,营养价值更高。尤其适用于乳猪饲料以及断奶仔猪饲料。S3:接种发酵。将上述制备的发酵混合液接种至豆粕发酵底物中,于27-37℃下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72-96h,发酵后得到发酵中间品。发酵温度例如可以为:27、28、29、30、31、32、33、34、35、36、37℃中的任一者。发酵时间例如可以为72、73、74、75、76、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去苦味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将发酵混合液接种至豆粕发酵底物中,发酵后得到发酵中间品,对所述发酵中间品进行烘干和粉碎,即得去苦味发酵豆粕;所述发酵混合液为发酵剂以及PR氨肽酶溶于水中进行活化后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苦味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将发酵混合液接种至豆粕发酵底物中,发酵后得到发酵中间品,对所述发酵中间品进行烘干和粉碎,即得去苦味发酵豆粕;所述发酵混合液为发酵剂以及PR氨肽酶溶于水中进行活化后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苦味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R氨肽酶酶活力≥1万u/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苦味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剂和所述PR氨肽酶的用量的质量比为1:0.25-1.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苦味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于27-37℃下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72-96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苦味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粕发酵底物是通过将豆粕粉碎至20-60目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苦味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敏张成杰周明李亚峥周樱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华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