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舱室隔声降噪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88262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0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舱室隔声降噪结构,包括防冰面板(1)、吸声材料(2),防冰面板(1)为弓字形板形件,吸声材料(2)粘贴在防冰面板(1)凹面一侧,防冰面板(1)与吸声材料(2)组成外侧结构对接设置于涡桨飞机防冰边界区域外侧的机身蒙皮(4)上,并通过在外侧结构两端旋拧螺栓以使该外侧结构、机身蒙皮(4)、以及机身蒙皮(4)另一侧设置的长桁(5)三者贯穿相连,在机身蒙皮(4)另一侧中的两长桁(5)间的区域上粘贴阻尼板(6)。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结构,解决了在靠近螺旋桨叶尖的机身舱室噪音大,减弱了螺旋桨诱导振动对机身壁板的疲劳影响以及螺旋桨叶尖抛冰冲击载荷。

A cabin noise reduc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abin sound insula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structure, including antiicing panel (1), sound absorbing material (2), antiicing panel (1) as a pantograph shaped plate, sound absorbing material (2) attached to the side of an antiicing panel (1), and an anti ice panel (1) and sound absorbing material (2) composed of the outer structure of the fuselage which is but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antiicing boundary area of the turboprop aircraft. On the skin (4), and by screwing bolts at both ends of the outer structure, the outer structure, the fuselage skin (4), and the long truss (5) three of the fuselage skin (4) on the other side are connected through, and a damping plate (6) is attached to the area between the two long trusses (5)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fuselage skin (4). The structur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noise of the fuselage cabin near the tip of the propeller, and reduces the fatigue effect of the propeller induced vibration on the fuselage panel and the tip of the propeller blade t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舱室隔声降噪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涡桨飞机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舱室隔声降噪结构。
技术介绍
涡桨飞机在靠近螺旋桨叶尖的机身壁板,其强度和刚度必须足以承受螺旋桨诱导振动和螺旋桨抛冰的影响。同时螺旋桨叶尖距机身距离最近的区域噪音最大,严重影响了舱室成员的乘机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舱室隔声降噪结构,克服或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舱室隔声降噪结构,包括防冰面板、吸声材料,所述防冰面板为弓字形板形件,所述吸声材料粘贴在防冰面板凹面一侧,防冰面板与吸声材料组成外侧结构对接设置于涡桨飞机防冰边界区域外侧的机身蒙皮上,并通过在外侧结构两端旋拧螺栓以使该外侧结构、机身蒙皮、以及机身蒙皮另一侧设置的长桁三者贯穿相连,在机身蒙皮另一侧中的两长桁间的区域上粘贴阻尼板。优选地是,所述吸声材料为具有连通微孔的蜂窝状结构材料,该互相连通的微孔声能转化为热能。优选地是,所述外侧机构与对接的所述机身蒙皮之间的区域内留有空气层,以改善多孔材料的低频吸收。优选地是,所述防冰面板最低处设置排水孔,冷凝水能够通过所述空气层形成的间隙流到该排水孔处,再排出飞机机体外。优选地是,所述防冰面板具有防盐雾腐蚀功能。优选地是,所述螺栓为十字槽沉头螺栓。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舱室隔声降噪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了涡桨飞机靠近螺旋桨叶尖的机身壁板的隔声减振、防冰块撞击的问题,并且具有防盐雾腐蚀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舱室隔声降噪结构在飞机上的安装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舱室隔声降噪结构在飞机上的安装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舱室隔声降噪结构中吸声材料的吸声过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舱室隔声降噪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防冰面板、2-吸声材料、3-空气层、4-机身蒙皮、5-长桁、6-阻尼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舱室隔声降噪结构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4所示,一种舱室隔声降噪结构,包括防冰面板1、吸声材料2,防冰面板1为弓字形板形件,吸声材料2粘贴在防冰面板1凹面一侧,防冰面板1与吸声材料2组成外侧结构对接设置于涡桨飞机防冰边界区域外侧的机身蒙皮4上,其中螺旋桨叶尖外圆切线与机身相交所有的区域即防冰边界区域,设置于此是与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关,见图1和图2所示。该吸声材2是具有连通微孔的蜂窝状结构材料,正是在这些互相连通的疏松微孔中声能被转换成热能。因此吸声材料2是一种耗能装置,它把声能转换成热能。在能量转换中实际的耗能机理是:在材料中波传播引起的粘滞性流动损耗,见图3所示。再通过在外侧结构两端旋拧可拆装的十字槽沉头螺栓以使该外侧结构、机身蒙皮4、以及机身蒙皮4另一侧设置的长桁5三者贯穿相连。其中吸声材料2与机身蒙皮4壁板之间留有一定间隙(即空气层3)的安装方式可以改善多孔材料的低频吸收,同时比增加材料厚度来提高低频吸收节省材料。在防冰面板1最低处设置排水孔,冷凝水能够通过空气层3形成的间隙流到排水孔处,将水排出飞机机体外。防冰面板1具有防盐雾腐蚀功能,同时重量轻,刚度强。在机身蒙皮4另一侧中的两长桁5间的区域上还粘贴阻尼板6,作用是减震,减弱螺旋桨诱导振动。本专利技术的“三明治”式结构从而具有隔声减振的功能。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舱室隔声降噪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舱室隔声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冰面板(1)、吸声材料(2),所述防冰面板(1)为弓字形板形件,所述吸声材料(2)粘贴在防冰面板(1)凹面一侧,防冰面板(1)与吸声材料(2)组成外侧结构对接设置于涡桨飞机防冰边界区域外侧的机身蒙皮(4)上,并通过在外侧结构两端旋拧螺栓以使该外侧结构、机身蒙皮(4)、以及机身蒙皮(4)另一侧设置的长桁(5)三者贯穿相连,在机身蒙皮(4)另一侧中的两长桁(5)间的区域上粘贴阻尼板(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舱室隔声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冰面板(1)、吸声材料(2),所述防冰面板(1)为弓字形板形件,所述吸声材料(2)粘贴在防冰面板(1)凹面一侧,防冰面板(1)与吸声材料(2)组成外侧结构对接设置于涡桨飞机防冰边界区域外侧的机身蒙皮(4)上,并通过在外侧结构两端旋拧螺栓以使该外侧结构、机身蒙皮(4)、以及机身蒙皮(4)另一侧设置的长桁(5)三者贯穿相连,在机身蒙皮(4)另一侧中的两长桁(5)间的区域上粘贴阻尼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舱室隔声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材料(2)为具有连通微孔的蜂窝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健福韩永志田旭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