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飞机表面空腔抑振结构设计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飞机表面空腔抑振结构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7913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1
本申请属于飞机表面空腔抑振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表面空腔抑振结构设计方法,包括:步骤一、在空腔前端侧壁设计前斜坡,在空腔后端侧壁设计后斜坡;步骤二、设置前斜坡的倾斜角度范围、倾斜高度范围,后斜坡前斜坡的倾斜角度范围、倾斜高度范围;步骤三、计算空腔内壁的脉动压力载荷;若脉动压力载荷与期望值偏差大于设定偏差,则在前斜坡的倾斜角度范围、倾斜高度范围内,以及在后斜坡前斜坡的倾斜角度范围、倾斜高度范围内,调整前斜坡的倾斜角度、倾斜高度,调整后斜坡的倾斜角度、倾斜高度,直至脉动压力载荷与望值之间的偏差小于设定偏差,完成对空腔结构的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飞机表面空腔抑振设计,具体涉及一种飞机表面空腔抑振结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飞机表面存在数量众多的空腔,例如起降架舱、干扰弹舱以及内陷光窗等。

2、外部高速气流流经飞机表面空腔时,会形成空腔流动,对空腔内壁产生较大的脉动压力载荷,该脉动压力载荷通常存在明显的频率峰值,易使空腔内壁发生共振,进而对机体结构造成破坏,以至于发生危险事故,鉴于此,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飞机表面空腔抑振结构设计方法,对空腔结构进行改进式设计,扰乱空腔流动,消除空腔内脉动压力的频率峰值,降低脉动压力载荷水平,避免对机体结构造成破坏。

2、以克服或减轻已知存在的至少一方面的技术缺陷。

3、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4、一种飞机表面空腔抑振结构设计方法,包括:

5、步骤一、在空腔前端侧壁设计前斜坡,在空腔后端侧壁设计后斜坡;

6、步骤二、设置前斜坡的倾斜角度范围、倾斜高度范围,后斜坡前斜坡的倾斜角度范围、倾斜高度范围;

7、步骤三、计算空腔内壁的脉动压力载荷;

8、若脉动压力载荷与期望值偏差大于设定偏差,则在前斜坡的倾斜角度范围、倾斜高度范围内,以及在后斜坡前斜坡的倾斜角度范围、倾斜高度范围内,调整前斜坡的倾斜角度、倾斜高度,调整后斜坡的倾斜角度、倾斜高度,直至脉动压力载荷与望值之间的偏差小于设定偏差,完成对空腔结构的设计。

9、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飞机表面空腔抑振结构设计方法中,步骤二中,具体设计前斜坡的倾斜角度范围为20°~40°、倾斜高度范围为1/6~1/4空腔深度,后斜坡的倾斜角度范围为20°~40°、倾斜高度范围为1/6~1/4空腔深度。

10、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飞机表面空腔抑振结构设计方法中,步骤三中,计算空腔内壁的脉动压力载荷,具体是以cfd非定常气动力计算空腔内壁的脉动压力载荷,且前斜坡的倾斜角度初值设为30°、倾斜高度初值设为1/5空腔深度,后斜坡的倾斜角度初值设为30°、倾斜高度初值设为1/5空腔深度。

11、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飞机表面空腔抑振结构设计方法中,步骤三中,设定偏差取1%。

12、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飞机表面空腔抑振结构设计方法中,步骤三中,在脉动压力载荷与期望值偏差大于设定偏差时,在前斜坡的倾斜角度范围、倾斜高度范围内,以及在后斜坡前斜坡的倾斜角度范围、倾斜高度范围内,调整前斜坡的倾斜角度、倾斜高度,调整后斜坡的倾斜角度、倾斜高度,具体为:

13、若脉动压力载荷大于期望值,则优先调整前斜坡的倾斜角度、后斜坡的倾斜角度,降低前斜坡的倾斜角度、后斜坡的倾斜角度;

14、若脉动压力载荷小于期望值,则优先调整前斜坡的倾斜高度、后斜坡的倾斜高度,前斜坡的倾斜高度、后斜坡的倾斜高度。

15、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飞机表面空腔抑振结构设计方法中,步骤三中,调整前斜坡的倾斜角度、后斜坡的倾斜角度的步长为1°;

16、调整前斜坡的倾斜高度、后斜坡的倾斜高度的步长为1%空腔深度。

17、本申请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8、提供一种飞机表面空腔抑振结构设计方法,在空腔前端侧壁设计前斜坡,在空腔后端侧壁设计后斜坡,通过计算调整前斜坡、后斜坡的倾斜角度、倾斜高度,在保证消除空腔内脉动压力的频率峰值,降低脉动压力载荷水平,避免对机体结构造成破坏的前提下,避免在机体表面形成较大的开口区,以及避免严重改变原有空腔的形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机表面空腔抑振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表面空腔抑振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表面空腔抑振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表面空腔抑振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表面空腔抑振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表面空腔抑振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表面空腔抑振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表面空腔抑振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表面空腔抑振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刘江华熊峰谢露陈鹏张志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