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连接结构及烹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7913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1
本技术属于厨用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了壳体连接结构及烹饪设备,壳体连接结构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和多个连接件,外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一搭接边,第一搭接边具有多个加强套筒,加强套筒的至少一端设有开口;内壳体套装于外壳体内,内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二搭接边,第二搭接边具有多个连接螺柱,多个连接螺柱和多个加强套筒一一对应,至少部分第二搭接边抵接第一搭接边,且连接螺柱能套装于加强套筒内;多个连接件和多个连接螺柱一一对应,连接件螺接连接螺柱和/或加强套筒。本技术的壳体连接结构,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连接可靠,避免连接螺柱开裂、破碎,安装工艺简单,加工效率高。烹饪设备具有上述壳体连接结构,能够提高整体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厨用电器,尤其涉及壳体连接结构及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1、智能烹饪设备是一种能够自主炒菜、自主烹饪的厨用电器,可以设定众多烹饪模式,精确控制烹饪温度、烹饪时间等信息,用户只需要将食材加入到锅内并设置好烹饪程序,即可享受到美食,给用户的快节奏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便捷。

2、现有的智能烹饪设备的壳体一般包括两层,内壳和外壳之间通过粘胶或者螺钉进行连接。粘胶连接结构的加工效率较低,需要将粘胶在内壳和外壳之间整圈涂布并等待固化,加工工序复杂,而且长时间使用之后粘胶容易开裂,可靠性较差;若采用螺钉连接结构,则在安装螺钉过程中,由于螺钉偏斜、预紧力过大等问题均会使螺柱开裂甚至破碎,造成内壳和外壳脱离,晃动的内壳会影响电路结构,不仅影响智能烹饪设备的正常使用,而且具有安全隐患,因为脱离的内壳和外壳之间形成缝隙,容易在烹饪过程中进入液体造成电路结构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壳体连接结构,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的连接可靠,避免开裂、破碎以及产生缝隙,安装工艺简单,能够提高加工效率。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提供一种壳体连接结构,包括:

4、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搭接边,所述第一搭接边具有多个加强套筒,所述加强套筒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开口;

5、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套装于所述外壳体内,所述内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搭接边,所述第二搭接边具有多个连接螺柱,多个所述连接螺柱和多个所述加强套筒一一对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搭接边抵接所述第一搭接边,且所述连接螺柱能够套装于所述加强套筒内;

6、多个连接件,多个所述连接件和多个所述连接螺柱一一对应,所述连接件螺接所述连接螺柱和/或所述加强套筒。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搭接边朝向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延伸,所述第二搭接边朝向所述内壳体的外部延伸,所述第一搭接边抵接所述第二搭接边,以使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之间形成隔层。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加强套筒凸出于所述第一搭接边,且向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延伸,所述连接螺柱凸出于所述第二搭接边,所述加强套筒和所述连接螺柱位于所述隔层内。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隔层环绕所述内壳体设置,且沿所述内壳体的轴向延伸,所述隔层远离所述第二搭接边的一端具有隔层开口,所述连接件能够穿过所述隔层开口以螺接所述连接螺柱和所述加强套筒。

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加强套筒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另一端具有支撑壁,所述支撑壁上开设有连接螺纹孔,所述连接螺柱穿过所述安装孔以容置于所述加强套筒内,所述连接件依次螺接所述连接螺纹孔和所述连接螺柱的内螺纹孔。

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连接螺柱的端面和所述支撑壁之间具有间隙。

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搭接边设置有内凹的台阶层,所述第二搭接边抵接于所述台阶层,以使所述第二搭接边的上表面不凸出于所述第一搭接边的上表面。

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壳体连接结构还包括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之间,所述密封垫片的两侧面分别抵接所述第一搭接边和所述第二搭接边。

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加强套筒和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之间具有加强筋。

15、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设备,包括上述的壳体连接结构,其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连接牢固,易于组装,能够提升烹饪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7、提供一种烹饪设备,包括上述的壳体连接结构,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烹饪内胆,所述烹饪内胆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壳体连接结构,且设置于所述内壳体内。

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9、本技术所提供的壳体连接结构,外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搭接边,第一搭接边具有多个加强套筒,内壳体套装于外壳体内,内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搭接边,第二搭接边具有多个连接螺柱;加强套筒由于套装在连接螺柱外,对连接螺柱提供支撑和加强,分担连接件向连接螺柱施加的预紧力,减少连接螺柱开裂甚至破碎的风险;而且,即使连接螺柱开裂,在加强套筒的环绕包覆下,连接螺柱不会从加强套筒内脱落,从而外壳体和内壳体始终保持连接,避免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松动而造成的安全隐患。而且,至少部分第二搭接边抵接第一搭接边,避免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产生间隙,防止烹饪过程中进入液体造成电路结构短路。连接件的安装工艺简单,不需要预加工,避免等待时间,提高组装效率。

20、本技术所提供的烹饪设备,其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连接牢固、可靠,避免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因松动、间隙等造成的安全隐患,易于组装,组装效率高,提升烹饪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壳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边(11)朝向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延伸,所述第二搭接边(21)朝向所述内壳体(2)的外部延伸,所述第一搭接边(11)抵接所述第二搭接边(21),以使所述外壳体(1)和所述内壳体(2)之间形成隔层(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套筒(12)凸出于所述第一搭接边(11),且向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延伸,所述连接螺柱(211)凸出于所述第二搭接边(21),所述加强套筒(12)和所述连接螺柱(211)位于所述隔层(13)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层(13)环绕所述内壳体(2)设置,且沿所述内壳体(2)的轴向延伸,所述隔层(13)远离所述第二搭接边(21)的一端具有隔层开口(131),所述连接件(3)能够穿过所述隔层开口(131)以螺接所述连接螺柱(211)和所述加强套筒(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套筒(12)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121),另一端具有支撑壁(122),所述支撑壁(122)上开设有连接螺纹孔(123),所述连接螺柱(211)穿过所述安装孔(121)以容置于所述加强套筒(12)内,所述连接件(3)依次螺接所述连接螺纹孔(123)和所述连接螺柱(211)的内螺纹孔(21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柱(211)的端面和所述支撑壁(122)之间具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壳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边(11)设置有内凹的台阶层(111),所述第二搭接边(21)抵接于所述台阶层(111),以使所述第二搭接边(21)的上表面不凸出于所述第一搭接边(11)的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壳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连接结构还包括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设置于所述外壳体(1)和所述内壳体(2)之间,所述密封垫片的两侧面分别抵接所述第一搭接边(11)和所述第二搭接边(21)。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壳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套筒(12)和所述外壳体(1)的侧壁之间具有加强筋(14)。

10.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壳体连接结构,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烹饪内胆,所述烹饪内胆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壳体连接结构,且设置于所述内壳体(2)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壳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边(11)朝向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延伸,所述第二搭接边(21)朝向所述内壳体(2)的外部延伸,所述第一搭接边(11)抵接所述第二搭接边(21),以使所述外壳体(1)和所述内壳体(2)之间形成隔层(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套筒(12)凸出于所述第一搭接边(11),且向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延伸,所述连接螺柱(211)凸出于所述第二搭接边(21),所述加强套筒(12)和所述连接螺柱(211)位于所述隔层(13)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层(13)环绕所述内壳体(2)设置,且沿所述内壳体(2)的轴向延伸,所述隔层(13)远离所述第二搭接边(21)的一端具有隔层开口(131),所述连接件(3)能够穿过所述隔层开口(131)以螺接所述连接螺柱(211)和所述加强套筒(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套筒(12)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121),另一端具有支撑壁(122),所述支撑壁(122)上开设有连接螺纹孔(123),所述连接螺柱(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李显文黄琛吴伟良曾显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