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舱室降噪内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3966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飞机舱室降噪内饰结构,属于飞机结构减噪设计,其包括内层板、第一隔离层、第二隔离层及外层板,内层板、第一隔离层、第二隔离层及外层板均具有用于减噪的孔,且内层板、第一隔离层、第二隔离层及外层板依次固定连接,内层板及第一隔离层用于降低中高频噪声,第二隔离层及外层板用于降低中低频噪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飞机舱室降噪内饰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内层板上粘贴多孔泡沫材料的第一隔离层,提高内饰结构的高频隔声和吸声性能,在第一隔离层上粘贴蜂窝芯构造的第二隔离层,在蜂窝芯上粘贴外层板,通过调节外层板和蜂窝芯的参数,有效提高中低频段的隔声吸声特性,进而降低舱室内中低频噪声,提高飞机乘坐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机舱室降噪内饰结构
本技术属于飞机噪音结构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飞机舱室降噪内饰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飞机内饰降噪设计,往往通过增加板材的厚度或附加阻尼层来加强隔声效果,这些措施都会导致内饰重量增加,增加工艺的复杂性,且对中低频段噪声的控制能力不足,影响飞机的舒适性,降低了驾驶的工作效率。目前对于飞机舱室的降噪设计亟需开展结构设计工作,使得在不降低高频噪声隔声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中低频噪声的隔声吸声效果,改善舱内声学环境,提高机组人员和驾乘人员的乘坐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飞机舱室降噪内饰结构,用于降低目前飞机舱室中的噪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飞机舱室降噪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机舱室降噪内饰结构包括内层板、第一隔离层、第二隔离层及外层板,内层板、第一隔离层、第二隔离层及外层板均具有用于减噪的孔,且内层板、第一隔离层、第二隔离层及外层板依次固定连接,内层板及第一隔离层用于降低中高频噪声,第二隔离层及外层板用于降低中低频噪声。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离层为泡沫板结构。本技术中优选的,在泡沫板结构的第一隔离层上设有均布的通孔,通孔轴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飞机舱室降噪内饰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机舱室降噪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机舱室降噪内饰结构包括内层板(1)、第一隔离层(2)、第二隔离层(3)及外层板(4),内层板(1)、第一隔离层(2)、第二隔离层(3)及外层板(4)均具有用于减噪的孔,且内层板(1)、第一隔离层(2)、第二隔离层(3)及外层板(4)依次固定连接,内层板(1)及第一隔离层(2)用于降低中高频噪声,第二隔离层(3)及外层板(4)用于降低中低频噪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舱室降噪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机舱室降噪内饰结构包括内层板(1)、第一隔离层(2)、第二隔离层(3)及外层板(4),内层板(1)、第一隔离层(2)、第二隔离层(3)及外层板(4)均具有用于减噪的孔,且内层板(1)、第一隔离层(2)、第二隔离层(3)及外层板(4)依次固定连接,内层板(1)及第一隔离层(2)用于降低中高频噪声,第二隔离层(3)及外层板(4)用于降低中低频噪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舱室降噪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层(2)为泡沫板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机舱室降噪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泡沫板结构的第一隔离层(2)上设有均布的通孔,通孔轴线垂直于内层板(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舱室降噪内饰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金桃冯震宙王美燕高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