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川西北高寒沙地沙棘栽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7865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8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川西北高寒沙地沙棘栽植方法,属于林业栽培技术领域。目前,沙漠化荒山绿化的方法很多,造林绿化和制备覆盖是常用的方法,但大面积的进行沙漠化荒山绿化,实际施工难度大,受外界环境不利因素影响多。本发明专利技术从立地条件选择不同栽植模式,然后辅以腐熟有机肥、泥炭土、生根粉、保水剂等调理剂,有效营造出适合植物生长的水、肥、气等环境条件,形成了以微生境构建为基础的高寒沙地沙棘栽培技术,大大提高了沙棘移栽成活率,实现了高寒沙区生态治沙的目的。

A method for planting Hippophae rhamnoides in high and cold sandy land in Northwest Sichua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planting seabuckthorn in high cold sandy land in Northwest Sichuan,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forestry cultivation technology.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ways of afforestation in deserting deserts and deserts. Afforestation and coverage are common methods. However, large areas of desertified desert mountain greening are difficult to be constructed and influenced by adverse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is invention selects different planting modes from site conditions, and then complemented with organic manure, peat soil, rooting powder and water retention agent, which can effectively create water, fertilizer, gas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suitable for plant growth, and form th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Hippophae rhamnoides in high cold sandy land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icrohabitat,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transplanting of seabuckthorn. The survival rate has achieved the goal of ecological control in the alpine desert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川西北高寒沙地沙棘栽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林业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川西北高寒沙地沙棘栽植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气候、环境、人文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存在大量的沙漠化荒山秃岭,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环境恶性循环,冲毁土地,破坏耕田,土壤剥蚀,肥力减退,生态失调,旱涝灾害频繁,淤积水库,堵塞河道,破坏土地资源,蚕食农田,威胁人类生存,削减地力,加剧干旱发展,泥沙淤积河床,加剧洪涝灾害,泥沙淤积水库、湖泊,降低其综合利用功能,影响航运,破坏交通安全;沙漠化荒山绿化刻不容缓。目前,沙漠化荒山绿化的方法很多,造林绿化和制备覆盖是常用的方法,但大面积的进行沙漠化荒山绿化,实际施工难度大,受外界环境不利因素影响多,绿化植被覆盖率较低;而且植被覆盖需要大量的营养钵来培育种苗,但目前市场上应用的营养钵大多为塑料营养钵,没有植物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和保水功能,导致植物难以覆盖、固定,无法抵御雨水冲刷,造成植被群落退化死亡,而且由于大量使用黑色塑料营养钵,已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也无法从根本解决水土流失、岩石风化的问题。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inn.)是胡颓子科沙棘属的落叶性灌木,其生存能力很强,在我国环境恶劣的沙漠地区,特别是在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的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仍能顽强生长,对荒漠化、沙漠化治理和退化植被修复具有特殊意义,具有显著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的功能。以沙棘为治沙先锋树种,不但能够快速恢复植被和改良土壤,而且能够尽快的完善生态位,形成新的生态平衡链。近几年,在川西北高寒草地退化和沙化区域,也选择沙棘作为先锋物种进行防沙治沙和植被恢复,并作为川西北高寒地区沙化治理和生态经济综合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然而,川西北地处高寒生态脆弱区,区域内海拔、气温等地理气候条件较差,对治沙灌木的选择和栽培管理都有较为苛刻的要求。因此川西北高寒地区沙化虽经多年治理,但区域内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在治理过程中存在治沙造林成活率低等问题。因此,以沙棘为川西北高寒地区适生治沙灌木树种,形成配套的栽植管理技术,对提高成活率,减少资源浪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川西北高寒沙地沙棘栽植方法,以实现沙棘在川西北高寒地区的大面积栽植和高质量成活,推动川西北地区沙漠化防治和生态文明建设。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川西北高寒沙地沙棘栽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株高60-80cm且未萌芽的沙棘苗作为栽植种苗,适当修剪侧枝并去顶,用树木伤口愈合剂处理顶端伤口,然后将种苗根部放入100-200mg/L的ABT生根粉溶液浸泡0.5-1.0h备用;(2)用铁铲挖40-50cm深的栽植穴,栽植穴底径20-25cm,口径30-40cm,将生根粉溶液浸根后的种苗移栽入穴内,然后用泥炭土、腐熟牛羊粪、沙土混合填满栽植穴并压实,表层覆沙,再用稀释1000倍的保水剂与生根剂浇透土壤;(3)栽植完成后,分别于栽植后的第2个月和第4个月后按照300kg/亩用量追施腐熟有机肥。进一步的,所述腐熟牛羊粪为新鲜牛羊粪经好氧堆沤发酵而成。进一步的,所述泥炭土采集自高原渍水洼地,采集后晾晒至水分含量30%-40%。进一步的,所述生根粉溶液是用500mL酒精将1gABT-3号生根粉溶解,再加500mL蒸馏水或超纯水,即配成1L的1000mg/L生根粉原液,使用时稀释至所需浓度。进一步的,所述保水剂为市售施可润环保高效农林保水剂,主要成分为高吸水性树脂。进一步的,所述生根剂为市售森乐大树移栽生根剂。进一步的,所述泥炭土、腐熟牛羊粪、沙土按体积比1:1:3混合。一种川西北高寒沙地沙棘栽植方法,在植被盖度超过30%的半固定沙区及低洼集水区等立地条件较好的区域,采用团块分布方式种植沙棘,每个团块30-40m2,株距为0.5m。进一步的,在植被盖度低于20%的立地条件较差的流动沙区,采用条带方式种植沙棘,每条带宽5m,带间间隔1m,行、株距均为0.5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从立地条件选择不同栽植模式,然后辅以腐熟有机肥、泥炭土、生根粉、保水剂等调理剂,能有效改善高寒沙地干旱、贫瘠的土壤条件,营造出适合植物生长的水、肥、气等环境条件。形成了以微生境构建为基础的川西北高寒沙地沙棘栽培技术,大大提高了沙棘移栽成活率,实现了高寒沙区生态治沙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实施例12016年5月初,高寒地区沙棘萌芽前,在四川省红原县瓦切镇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开展高寒沙地沙棘栽植。根据地形、地面坡度、坡向、地表植被覆盖、土壤肥力等立地条件差异,选择不同的栽培模式。在沙化程度相对较小(有少量草本植被)、遮阴程度较好(高山柳灌丛较密集),以及低洼集水区等立地条件较好的区域,采用团块分布方式种植沙棘,每个团块30m2,株距为0.5m。在相对较高的移动沙丘和沙化程度严重(无植被或植被稀少)等立地条件较差的区域,采用条带方式种植沙棘,每条带宽5m,带间间隔1m,行、株距均为0.5m。选择株高60cm且未萌芽的沙棘苗作为栽植种苗,适当修剪侧枝并去顶,用树木伤口愈合剂处理顶端伤口。然后将种苗根部放入100mg/L的ABT生根粉溶液浸泡0.5h后再移栽。用铁铲挖40cm深的栽植穴,栽植穴底径20cm,口径30cm。将生根粉溶液浸根后的种苗移栽入穴内,然后用泥炭土、腐熟牛羊粪、沙土按体积比1:1:3混合填满栽植穴并压实,表层覆沙,再用稀释1000倍的保水剂与生根剂浇透土壤。主要利用泥炭土提高沙土的局部保水、保肥能力,通过添加有机肥、保水剂等土壤调理剂,以及生根粉、生根剂等植物生长调理剂,调节沙棘栽根际周边土壤有机质含量、养分结构以及保水功能,营造适合植物生长的水、肥、气等环境条件,促进沙棘生长微生境的形成。同时,采用不混合泥炭土和腐熟牛羊粪的土壤作对照,对照仅用水浇透土壤,不使用保水剂与生根剂。栽植完成后,分别于7月和9月按照300kg/亩用量追施腐熟有机肥,降低高原杂草争夺沙棘生长所需养分风险,促进沙棘根系适应高寒沙区气候环境,确保第一年顺利越冬。2017年6月份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栽植的沙棘成活率达82.4%,对照处理沙棘成活率为35.5%,本专利技术所述沙棘栽植方法效果明显。实施例22016年5月初,高寒地区沙棘萌芽前,在四川省红原县瓦切镇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开展高寒沙地沙棘栽植。根据地形、地面坡度、坡向、地表植被覆盖、土壤肥力等立地条件差异,选择不同的栽培模式。在沙化程度相对较小(有少量草本植被)、遮阴程度较好(高山柳灌丛较密集)、以及低洼集水区等立地条件较好的区域,采用团块分布方式种植沙棘,每个团块35m2,株距为0.5m。在相对较高的移动沙丘和沙化程度严重(无植被或植被稀少)等立地条件较差的区域,采用条带方式种植沙棘,每条带宽5m,带间间隔1m,行、株距均为0.5m。选择株高70cm且未萌芽的沙棘苗作为栽植种苗,适当修剪侧枝并去顶,用树木伤口愈合剂处理顶端伤口。然后将种苗根部放入150mg/L的ABT生根粉溶液浸泡0.75h后再移栽。用铁铲挖45cm深的栽植穴,栽植穴底径22.5cm,口径35cm。将生根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川西北高寒沙地沙棘栽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株高60‑80cm且未萌芽的沙棘苗作为栽植种苗,适当修剪侧枝并去顶,用树木伤口愈合剂处理顶端伤口,然后将种苗根部放入100‑200mg/L的ABT生根粉溶液浸泡0.5‑1.0h备用;(2)用铁铲挖40‑50cm深的栽植穴,栽植穴底径20‑25cm,口径30‑40cm,将生根粉溶液浸根后的种苗移栽入穴内,然后用泥炭土、腐熟牛羊粪、沙土混合填满栽植穴并压实,表层覆沙,再用稀释1000倍的保水剂与生根剂浇透土壤;(3)栽植完成后,分别于栽植后的第2个月和第4个月后按照300kg/亩用量追施腐熟有机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川西北高寒沙地沙棘栽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株高60-80cm且未萌芽的沙棘苗作为栽植种苗,适当修剪侧枝并去顶,用树木伤口愈合剂处理顶端伤口,然后将种苗根部放入100-200mg/L的ABT生根粉溶液浸泡0.5-1.0h备用;(2)用铁铲挖40-50cm深的栽植穴,栽植穴底径20-25cm,口径30-40cm,将生根粉溶液浸根后的种苗移栽入穴内,然后用泥炭土、腐熟牛羊粪、沙土混合填满栽植穴并压实,表层覆沙,再用稀释1000倍的保水剂与生根剂浇透土壤;(3)栽植完成后,分别于栽植后的第2个月和第4个月后按照300kg/亩用量追施腐熟有机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西北高寒沙地沙棘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腐熟牛羊粪为新鲜牛羊粪经好氧堆沤发酵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西北高寒沙地沙棘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泥炭土采集自高原渍水洼地,采集后晾晒至水分含量30%-4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西北高寒沙地沙棘栽植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森涂卫国樊华李玲罗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