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加强型SC光纤连接器四槽尾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7570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一体式加强型SC光纤连接器四槽尾座,包括铜材基体,铜材基体具有一体连接且沿前后依次布置的带槽段、凸台阶段及连接轴段;所述带槽段的外径大于凸台阶段的外径,所述凸台阶段的外径大于连接轴段的外径;所述带槽段的外表面沿周向间距均布有四个凹槽;所述铜材基体内具有内部通孔,所述内部通孔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通孔段、第二通孔段,于带槽段、凸台阶段二者的外表面及第一通孔段的内表面均形成有镀锌层,于连接轴段的外表面及第二通孔段的内表面均形成有镀镍层;藉此,其一体式结构设计,减少了组装误差,提升了整体连接强度,以及,通过于局部按需电镀形成不同镀层,强化了四槽尾座的各部位主要功能,改善了产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加强型SC光纤连接器四槽尾座
本技术涉及SC光纤连接器配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一体式加强型SC光纤连接器四槽尾座。
技术介绍
现在已经广泛应用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纤连接器,其主要用途是用以实现光纤的接续;在SC型光纤连接器中,常常会配置四槽尾座零件,现有技术中四槽尾座零件存在装设应用复杂、组装误差局限产品精度、耐用性欠佳等不足。因此,需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式加强型SC光纤连接器四槽尾座,其提升了整体连接强度,同时,通过于局部按需电镀形成不同镀层,强化了四槽尾座的各部位主要功能,改善了产品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式加强型SC光纤连接器四槽尾座,包括有铜材基体,所述铜材基体具有一体连接且沿前后依次布置的带槽段、凸台阶段及连接轴段;所述带槽段、凸台阶段及连接轴段三者的轴中心线相同,所述带槽段的外径大于凸台阶段的外径,所述凸台阶段的外径大于连接轴段的外径;所述带槽段的外表面沿周向间距均布有四个凹槽;所述铜材基体内具有内部通孔,所述内部通孔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通孔段、第二通孔段,所述第一通孔段、第二通孔段二者的轴中心线相同,且,所述第一通孔段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孔段的孔径;所述第一通孔段自带槽段的外端往后贯通至凸台阶段的内部,所述第二通孔段自连接轴段的外端往前贯通至凸台阶段的内部;所述第一通孔段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周缘倒角,所述第二通孔段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周缘倒角,所述第二通孔段的后端设置有第三周缘倒角,所述第一周缘倒角、第二周缘倒角均自前往后斜向内延伸设置,所述第三周缘倒角自后往前斜向内延伸设置;所述第二通孔段的壁厚为1.0±0.05mm,所述带槽段、凸台阶段及连接轴段的前后长度依次为1.8±0.05mm、1.6±0.05mm、4.6±0.05mm;于带槽段、凸台阶段二者的外表面及第一通孔段的内表面均形成有镀锌层,于连接轴段的外表面及第二通孔段的内表面均形成有镀镍层。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通孔段的孔径为2.48±0.05mm,所述第二通孔段的孔径为1.0±0.05mm,所述凸台阶段的外径2.9±0.05mm,所述连接轴段的外径1.0±0.05mm;任意凹槽的底面均凸露于凸台阶段的外表面,相对侧布置的两个凹槽的底面间距为3.1±0.05mm,以及,所述带槽段的外径4.5±0.05mm,凹槽的宽度为2.5±0.05mm。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通孔段的前后长度为2.6±0.05mm,所述第二通孔段的前后长度为5.4±0.05m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一体式结构设计,减少了组装误差,提升了整体连接强度,以及,通过于局部按需电镀形成不同镀层,强化了四槽尾座的各部位主要功能,改善了产品性能;还有,结合产品的结构强度、易加工性、易安装性、耐用性、重量及产品适用尺寸参数等多方面去考量,获得合理的产品设计尺寸参数,有利于SC光纤连接器的发展。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图;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端面结构示图。附图标识说明:10、带槽段11、凹槽20、凸台阶段30、连接轴段41、第一通孔段42、第二通孔段51、第一周缘倒角52、第二周缘倒角53、第三周缘倒角。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所述一体式加强型SC光纤连接器四槽尾座,包括有铜材基体,所述铜材基体优选805铜材制作。所述铜材基体具有一体连接且沿前后依次布置的带槽段10、凸台阶段20及连接轴段30;所述带槽段10、凸台阶段20及连接轴段30三者的轴中心线相同,所述带槽段10的外径大于凸台阶段20的外径,所述凸台阶段20的外径大于连接轴段30的外径;所述带槽段10的外表面沿周向间距均布有四个凹槽11。所述铜材基体内具有内部通孔,所述内部通孔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通孔段41、第二通孔段42,所述第一通孔段41、第二通孔段42二者的轴中心线相同,且,所述第一通孔段41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孔段42的孔径;所述第一通孔段41自带槽段10的外端往后贯通至凸台阶段20的内部,所述第二通孔段42自连接轴段30的外端往前贯通至凸台阶段20的内部;所述第一通孔段41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周缘倒角51,所述第二通孔段42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周缘倒角52,所述第二通孔段42的后端设置有第三周缘倒角53,所述第一周缘倒角51、第二周缘倒角52均自前往后斜向内延伸设置,所述第三周缘倒角53自后往前斜向内延伸设置;所述第二通孔段42的壁厚为1.0±0.05mm,所述带槽段10、凸台阶段20及连接轴段30的前后长度依次为1.8±0.05mm、1.6±0.05mm、4.6±0.05mm;于带槽段10、凸台阶段20二者的外表面及第一通孔段41的内表面均形成有镀锌层,于连接轴段30的外表面及第二通孔段42的内表面均形成有镀镍层。具体于本实施例中,申请人对SC光纤连接器四槽尾座的尺寸特征进行了精心研究,其主要从结构强度、易加工性、易安装性、耐用性、重量及产品适用尺寸参数等多方面去考量,经多次反复试验、分析获得以下合理尺寸参数设计:所述第一通孔段41的孔径为2.48±0.05mm,所述第二通孔段42的孔径为1.0±0.05mm,所述凸台阶段20的外径2.9±0.05mm,所述连接轴段30的外径1.0±0.05mm;任意凹槽11的底面均凸露于凸台阶段20的外表面,相对侧布置的两个凹槽11的底面间距为3.1±0.05mm,以及,所述带槽段10的外径4.5±0.05mm,凹槽11的宽度为2.5±0.05mm。所述第一通孔段41的前后长度为2.6±0.05mm,所述第二通孔段42的前后长度为5.4±0.05mm。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一体式结构设计,减少了组装误差,提升了整体连接强度,以及,通过于局部按需电镀形成不同镀层,强化了四槽尾座的各部位主要功能,改善了产品性能;还有,结合产品的结构强度、易加工性、易安装性、耐用性、重量及产品适用尺寸参数等多方面去考量,获得合理的产品设计尺寸参数,有利于SC光纤连接器的发展。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体式加强型SC光纤连接器四槽尾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式加强型SC光纤连接器四槽尾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铜材基体,所述铜材基体具有一体连接且沿前后依次布置的带槽段、凸台阶段及连接轴段;所述带槽段、凸台阶段及连接轴段三者的轴中心线相同,所述带槽段的外径大于凸台阶段的外径,所述凸台阶段的外径大于连接轴段的外径;所述带槽段的外表面沿周向间距均布有四个凹槽;所述铜材基体内具有内部通孔,所述内部通孔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通孔段、第二通孔段,所述第一通孔段、第二通孔段二者的轴中心线相同,且,所述第一通孔段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孔段的孔径;所述第一通孔段自带槽段的外端往后贯通至凸台阶段的内部,所述第二通孔段自连接轴段的外端往前贯通至凸台阶段的内部;所述第一通孔段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周缘倒角,所述第二通孔段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周缘倒角,所述第二通孔段的后端设置有第三周缘倒角,所述第一周缘倒角、第二周缘倒角均自前往后斜向内延伸设置,所述第三周缘倒角自后往前斜向内延伸设置;所述第二通孔段的壁厚为1.0±0.05mm,所述带槽段、凸台阶段及连接轴段的前后长度依次为1.8±0.05mm、1.6±0.05mm、4.6±0.05mm;于带槽段、凸台阶段二者的外表面及第一通孔段的内表面均形成有镀锌层,于连接轴段的外表面及第二通孔段的内表面均形成有镀镍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加强型SC光纤连接器四槽尾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铜材基体,所述铜材基体具有一体连接且沿前后依次布置的带槽段、凸台阶段及连接轴段;所述带槽段、凸台阶段及连接轴段三者的轴中心线相同,所述带槽段的外径大于凸台阶段的外径,所述凸台阶段的外径大于连接轴段的外径;所述带槽段的外表面沿周向间距均布有四个凹槽;所述铜材基体内具有内部通孔,所述内部通孔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通孔段、第二通孔段,所述第一通孔段、第二通孔段二者的轴中心线相同,且,所述第一通孔段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孔段的孔径;所述第一通孔段自带槽段的外端往后贯通至凸台阶段的内部,所述第二通孔段自连接轴段的外端往前贯通至凸台阶段的内部;所述第一通孔段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周缘倒角,所述第二通孔段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周缘倒角,所述第二通孔段的后端设置有第三周缘倒角,所述第一周缘倒角、第二周缘倒角均自前往后斜向内延伸设置,所述第三周缘倒角自后往前斜向内延伸设置;所述第二通孔段的壁厚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接进
申请(专利权)人:余江县恒欣精密元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