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整的婴儿车尾座板及具有该座板的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8486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整的婴儿车尾座板及具有该婴儿车尾座板的婴儿车,该婴儿车尾座板包括一滑座及一座板,其中座板一端枢接滑座并且设一扣合机构,而滑座则可滑动地枢接于两侧座位支架。座板具有:可覆盖座位支架并利用扣合机构与座位支架卡扣,进而形成可供婴童乘座位置,及具有经滑座而可沿着座位支架滑动的位置调整状态,与可相对滑座旋转而与座位支架略呈垂直的收合位置,以达到减少阻碍空间的效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车,特别涉及一种可调整的婴儿车尾座 板及具有该可调整的婴儿车尾座板的婴儿车。背景技水婴儿车主要适用于提供给父母推动嬰儿的一种简单运载工具,一 般的嬰儿车仅能承载一名嬰儿,为使嬰儿车可同时承栽两名嬰童,故 具有双人座的婴儿车骨架,然而此种双人座的婴儿车同时具有前、后 或两侧座位部,此种型态的双人座嬰儿车较适用如双胞胎等年纪相仿 的嬰童使用。但是如果两个嬰童具有年纪上的差异,较大的婴童则不 太愿意乘坐于后座位部上。基于上述的问题,市面上出现一种婴儿车具有一前座位部,而于后 侧设有一站立板,以供较大嬰童站立,且于前座位部后侧设置一座板, 使较大婴童也可以乘座,然而传统的后座板固定于两侧座位支架上, 当嬰童不坐下而站立时,座位部相当占空间,阻碍了婴童的站立位置, 同时,在设计站立板的位置也需朝手推捍位置设置,就举起下压的安 全测试当中,减少了力臂距离而增加了手推杆的变形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使 婴儿车后侧既能坐人又不妨碍站立的可调整的婴儿车尾座板,以及一种具有该可调整的婴儿车尾座板的婴儿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整的婴儿车尾座板。该可调整的嬰儿车尾座板安装于一婴儿车骨架的座位支架上,其包括:一座板, 一端枢接于该座位支架供往上掀至一收合位置,其两侧各设有一跨置部用以跨架于该座位支架上;及一扣合机构,设置于该座板 与座位支架之间,当该座板移至一乘坐位置时阻止其移动。本技术还进一步提供了 一种婴儿车,该婴儿车包括婴儿车骨架 以及安装于该嬰儿车骨架上的婴儿车尾座板,该婴儿车尾座板包括 一座板, 一端枢接于该座位支架供往上掀至一收合位置,其两侧各设 有一跨置部用以跨架于该座位支架上;及一扣合机构,设置于该座板 与座位支架之间,当该座板移至一乘坐位置时阻止其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利用座板枢接于座位支架上,实 现在乘坐位置与收合位置之间的位置转换,不但使婴儿车的后座能够 坐人,而且在婴儿站立时该座板不妨碍婴儿站立的空间。为使本技术更加容易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 用新型的一种可调整的嬰儿车尾座板及具有该座板的嬰儿车。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嬰儿车骨架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座板构件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座板位于收合位置定位时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婴童乘坐于座板的侧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座板位于迫紧块与座位支架迫紧的乘座位置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座板移动至各位置的动作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座板与座位支架另 一形态的定位方式示意图。 图8为本技术婴儿车骨架供婴童站立时的座板位置示意图。 图9为本技术座板移动的动作示意图。图号简单说明2: 滑座 3: 座板4:扣合才几构10婴儿车骨架11前脚管12后脚管13连接杆14手把管15轮組16座位支架21枢接部22定位部31一端32跨置部33凸块40迫紧块41卡扣块100前座位101乘座部102靠背部141支撑握把161定位孑L120横杆或后轮轴121站立板200乘座位置300调整位置400收合位置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参考图1-3、图5-7以及图9,描述本技术可调整的婴儿车尾 座板的优选实施例。首先参阅图1,可调整的嬰儿车尾座板3安装于 婴儿车后端的座位支架16上,让孩童能坐在上面看着推车者。请参考图3,婴儿车后端两侧的座位支架16上分别可滑动的套接 有滑座2,滑座2本体包括有一枢接部21及一定位部22,在本实施例 当中,定位部22为一凹槽。座板3呈平板状,座板3的一端31两侧分别与滑座2的枢接部 21枢接,以使座板3位于前座位100后侧位置,并随滑座2于座位支 架16上移动;当然,如图9所示,若不使座板3滑动,亦得使座板3 的一端31直接枢接于座位支架16上,以使座板3由座位支架16支撑 及向上转动;座板3的两侧形成跨置部32,以供当座板3平放于座位 支架16上时,跨架于座位支架16上方,以进而支撑座板3;座板3 的一端31进一步的设有一凸块33,藉凸块33与滑座2上所设置定位 部22形成卡掣,以限制座板3的转动。如图5所示扣合机构4,设置于座板3与座位支架16之间,在本 实施例当中,扣合机构4为一装置于座板3的跨置部32的迫紧块40 (在本实施例当中,迫紧块40为一弹性体材质,如橡胶或硅胶等), 以使当跨置部32跨架于座位支架16时,得由迫紧块40压掣座位支架 16,以阻止座板3滑动等。另外,请参考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当中,扣合机构4在座板3 两侧设卡扣块41,而在座位支架16设定位孔161,藉以当座板3跨置 于座位支架16时,由卡扣块41与座位支架16的定位孔161形成卡扣, 以达成定位的效果。如图6所示,座板3由跨置部32跨架于两侧座位支架16上,并 由跨置部32上设置的迫紧块40挤压座位支架16,以防止座板3被移 动,让孩婴童可以面对推车者而坐,使座板3变成乘座位置200。为使不同高度的嬰童使用,座板3依需要,由滑座2沿两侧座位 支架16朝前座位靠近移动调整至适当调整位置300,而当不使用座板 3时,可扳动座板3,以使座板3得朝前座位100方向向上转动至略与 座位支架16呈垂直角度,此时,座板3的凸块33 (由座板本身塑料 的弹性)进入滑座2的定位部22内形成定位,暂时限制座板3被转动, 以形成一座板3收合位置400。参考图1-9,描述具有上述可调整的婴儿车尾座板3的婴儿车的 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婴儿车包括婴儿车骨架10、安装于该婴儿车 骨架10上的可调整的婴儿车尾座板3。该婴儿车骨架10主要由前脚 管11、后脚管12、连接杆13以及手把管14等管件彼此枢接组成。如图8所示,婴儿车骨架10的前脚管11与后脚管12下端连接轮 组15,后脚管12可为一体成型的U型管或于两侧间设置横杆或后轮轴120,以加强嬰儿车骨架10稳定度或枢接轮组15;在本实施例当中, 于婴儿车骨架10后侧位置下方,即两側后脚管12之间连接一站立板 121,以供婴童站立于婴儿车骨架10的后侧位置。如图2、图3所示的婴儿车骨架10,还设有一前座位100。前座 位100含有一乘座部101与一靠背部102,用于提供给嬰童乘坐。另 于手把管14与两側前脚管11之间分别连接座位支架16,座位支架16 基本上与地面略呈平行,而于手把管14两侧适当位置固定有支撑握把 141,以供嬰童于站立或乘座时握持。本实施例的嬰儿车上的婴儿车尾 座板3如上述实施例所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极佳的实用性、新颖性以及进步性, 符合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依法倶文提出申请,恳请贵审查员早日赐 予专利。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 此来限定本技术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 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可调整的婴儿车尾座板,其安装于一婴儿车骨架的座位支架上,其包括一座板,一端枢接于该座位支架供往上掀至一收合位置,其两侧各设有一跨置部用以跨架于该座位支架上;及一扣合机构,设置于该座板与座位支架之间,当该座板移至一乘坐位置时阻止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整的婴儿车尾座板,其安装于一婴儿车骨架的座位支架上,其包括:    一座板,一端枢接于该座位支架供往上掀至一收合位置,其两侧各设有一跨置部用以跨架于该座位支架上;及    一扣合机构,设置于该座板与座位支架之间,当该座板移至一乘坐位置时阻止其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富蓬郑皇意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