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96708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沿废水处理工艺方向依次连接的混凝反应器和厌氧反应器,其中,混凝反应器具有废水进口,厌氧反应器具有厌氧出水口,厌氧反应器的厌氧出水口通过回流管与混凝反应器的废水进口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废水处理系统具有COD处理效果好,反应器内不易结垢,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including a coagulant reactor and an anaerobic reactor connected in the direction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in which a coagulation reactor has a waste water inlet, an anaerobic reactor has an anaerobic outlet, an anaerobic outlet of an anaerobic reactor passes through a reflux pipe and a coagulant reactor. The mouth is connected. The waste water treatment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COD treatment effect, no scaling in the reactor, and low running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环保
,具体地,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废水处理工艺,如果废水中含有较高含量的钙镁离子或者磷酸根,通常在厌氧处理器前端通过混凝反应来预处理去除这些钙镁离子或磷酸根离子,往往需要调节到较高的PH值,且加入大量混凝剂、絮凝剂和碱。而且在混凝出水往往还需要加酸将厌氧进水的PH调节到厌氧反应器合适的范围,前端加碱后端加酸,运行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废水处理系统,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具有COD处理效果好,反应器内不易结垢,运行成本低等优点。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沿废水处理工艺方向依次连接的混凝反应器和厌氧反应器,其中,所述混凝反应器具有废水进口,所述厌氧反应器具有厌氧出水口,所述厌氧反应器的厌氧出水口通过回流管与所述混凝反应器的废水进口相连。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废水处理系统具有COD处理效果好,反应器内不易结垢,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废水处理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混凝反应器内具有沿所述废水处理工艺方向依次连通的混凝腔、PH回调腔和絮凝腔,所述混凝腔具有混凝剂投加口,所述PH回调腔具有碱投加口,所述絮凝腔具有絮凝剂投加口,所述废水进口与所述混凝腔连通,所述絮凝腔与所述厌氧反应器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混凝反应器上设有与所述混凝腔连通的第一搅拌空气入口和/或所述混凝腔内设有第一搅拌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混凝反应器上设有与所述PH回调腔连通的第二搅拌空气入口和/或所述PH回调腔内设有第二搅拌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混凝反应器上设有与所述絮凝腔连通的第三搅拌空气入口和/或所述絮凝腔内设有第三搅拌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混凝剂投加管,所述混凝剂投加管与所述混凝剂投加口连通;碱投加管,所述碱投加管与所述碱投加口连通;絮凝剂投加管,所述絮凝剂投加管与所述絮凝剂投加口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固液分离器,所述固液分离器沿所述废水处理工艺方向连接在所述混凝反应器和所述厌氧反应器之间,用于去除从所述混凝反应器流向所述厌氧反应器的废水中的固体。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液分离器为重力沉淀池、气浮反应池或水力旋流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液分离器通过进水管与所述厌氧反应器相连,所述进水管上设有供料泵。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水管上设有酸投加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酸投加口为至少两个且在所述进水管的长度方向上分布于所述供料泵的两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与所述酸投加口连通的酸投加管。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再一个实施例的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废水处理系统1000;混凝反应器100;废水进口110;混凝腔120;混凝剂投加口121;混凝剂投加管122;第一搅拌机123;第一搅拌空气入口124;PH回调腔130;碱投加口131;碱投加管132;第二搅拌机133;第二搅拌空气入口134;絮凝腔140;絮凝剂投加口141;絮凝剂投加管142;第三搅拌机143;第三搅拌空气入口144;厌氧反应器200;厌氧出水口210;回流管300;进水管310;酸投加口311;酸投加管312;供料泵320;搅拌空气输送管330;固液分离器400;重力沉淀池410;沉淀进水口411;沉淀出水口412;污泥斗413;沉砂出口414;水力旋流器420;上筒体421;旋流进水口422;旋流出水口423;下筒体424;污泥出口425;气浮反应池430;池体431;气浮进水口432;气浮出水口433;空压机434;溶气罐435;刮泥机436;污泥槽437;污泥排出管43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长度”、“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废水处理系统1000包括混凝反应器100和厌氧反应器200。混凝反应器100和厌氧反应器200沿废水处理工艺方向依次连接,其中,混凝反应器100具有废水进口110,厌氧反应器具200有厌氧出水口210,厌氧反应器200的厌氧出水口210通过回流管300与混凝反应器100的废水进口110相连。废水由废水进口110进入混凝反应器100中,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废水中的钙镁离子和磷酸根离子转化为碳酸钙、碳酸镁、磷酸钙、磷酸镁或者磷酸氨镁等固体从废水中脱离出来,混凝反应器100中经过处理的水进入厌氧反应器200中进行厌氧反应处理,厌氧反应器200中的有机物降解后会产生甲烷、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水体中的碱度上升,高碱度的厌氧出水通过厌氧出水口210和废水进口110之间的回流管300回流至混凝反应器100中,可提高混凝反应的碱度,这些含高碱度的厌氧出水与混凝反应器100中的废水混合,可以提高混凝反应器100中废水的PH值,由此可以加速混凝反应的发生,大大降低了碱和酸的投加量,同时降低了运行成本。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是,废水处理工艺方向是指,在废水处理的全部工序中,沿各工序的排列次序,废水从第一道工序依次至最后一道工序的流动方向。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废水处理系统1000,通过在混凝反应器100的废水进口110和厌氧反应器200的厌氧水出口210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废水处理工艺方向依次连接的混凝反应器和厌氧反应器,其中,所述混凝反应器具有废水进口,所述厌氧反应器具有厌氧出水口,所述厌氧反应器的厌氧出水口通过回流管与所述混凝反应器的废水进口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废水处理工艺方向依次连接的混凝反应器和厌氧反应器,其中,所述混凝反应器具有废水进口,所述厌氧反应器具有厌氧出水口,所述厌氧反应器的厌氧出水口通过回流管与所述混凝反应器的废水进口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反应器内具有沿所述废水处理工艺方向依次连通的混凝腔、PH回调腔和絮凝腔,所述混凝腔具有混凝剂投加口,所述PH回调腔具有碱投加口,所述絮凝腔具有絮凝剂投加口,所述废水进口与所述混凝腔连通,所述絮凝腔与所述厌氧反应器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反应器上设有与所述混凝腔连通的第一搅拌空气入口;和/或所述混凝腔内设有第一搅拌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反应器上设有与所述PH回调腔连通的第二搅拌空气入口;和/或所述PH回调腔内设有第二搅拌机。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反应器上设有与所述絮凝腔连通的第三搅拌空气入口;和/或所述絮凝腔内设有第三搅拌机。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帕克环保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