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低碳运行的生活区污水分流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96020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低碳运行的生活区污水分流处理系统。包括用于收集雨水的雨水收集管网、用于收集灰水的灰水收集管网和用于收集黑水的黑水收集管网;所述雨水收集管网的出水口与溢流池连通,所述溢流池位于低处的出水口通过雨水输送管与中水处理单元连通;所述灰水收集管网的出水口通过灰水输送管与中水处理单元连通;所述黑水通过真空排水系统和黑水收集管网收集;所述黑水收集管网的出水口通过黑水输送管与黑水处理单元的进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雨污分流、生活污水处理、污水资源化利用和中水回用;同时还能减少生活区用水量与排污量,减轻上游自来水厂、下游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焚烧厂和配套市政管网负担,节约建设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

A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for residential areas with low carbon oper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for living areas with low carbon operation. The rainwater collection pipe collection network for collecting rainwater, the grey water collection pipe network for collecting ash water and the black water collection network for collecting black water; the water outlet of the rainwater collection pipe network is connected with the overflow pool, the overflow pool is located at the low outlet through the rainwater transport pipe and the medium water treatment unit; the ash water collection is collected. The water outlet of the pipe network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medium water treatment unit through the ash water conveying pipe; the black water is collected through the vacuum drainage system and the black water collection pipe network; the water outlet of the black water collection pipe network is connected to the black water treatment unit through the black water conveying pipe.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rain and sewage diversion, the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the sewage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the water reuse;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reduce the water consumption and discharge of the living area, reduce the burden of the upstream water supply plant, the downstream sewage treatment plant, the domestic waste incineration plant and the supporting municipal pipe network, and save the construction cost and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低碳运行的生活区污水分流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低碳运行的生活区污水分流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城镇给排水问题,尤其是人口密度较大的生活区。首先,我国水资源相对短缺,自来水的普及导致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其次,为了应对城市化规模的扩大,全国盲目增设与投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给财政带来相当的压力;同时,国内的污水处理通常是一种以外部资源消耗并浪费可利用资源的恶性循环过程,已不能满足当前我国提出的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国家战略;最后,我国城镇应用的雨水排水系统普遍存在排水能力不足,投资过大的问题,低成本解决内涝已成为各个地方响应国家“海绵城市”建设号召的政绩工程。造成诸多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混合污水产量过大,污水内营养物质被稀释难以利用等,污水分流系统是解决我国现今诸多给排水问题的有效办法,并已在全国内建设试点推广应用。污水分流系统主要集中在雨污分流,指的是将初期雨水和污水输送到污水处理厂,优质雨水排入附近水体以减轻污水厂和管网运维负担;其次是源头分流,即将不同种类的污水按照水质差异分类输送,分类处理。随着我国给排水技术的发展,优质杂排水和部分污染较轻的污水可在生活片区就地建设中水处理站,以实现中水回用,进一步优化了污水分流系统,促进了污水资源化利用的进程,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推行,中水站如雨后春笋般已在国内生活、商业、工业区广泛应用。但国内对污水分流处理系统研究还不够充分,现行手段并未实质解决市政管网运行负荷,源头分流后的外线管网建设成本极大,中水处理站运行成本过高,污水内部资源缺乏利用,导致很多地方的雨污分流、中水回用等项目都因为投资过大难以推行发展甚至周期性停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有效对污水进出处理的可低碳运行的生活区污水分流处理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可低碳运行的生活区污水分流处理系统,包括用于收集雨水的雨水收集管网、用于收集灰水的灰水收集管网和用于收集黑水的黑水收集管网;所述雨水收集管网的出水口与溢流池连通,所述溢流池位于低处的出水口通过雨水输送管与中水处理单元连通;所述灰水收集管网的出水口通过灰水输送管与中水处理单元连通;所述黑水通过真空排水系统和黑水收集管网收集;所述黑水收集管网的出水口通过黑水输送管与黑水处理单元的进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中水处理单元包括机械格栅、格栅池、旋流池、膜生物反应池和消毒池;所述格栅池、旋流池膜生物反应池和消毒池通过管道依次连通;所述机械格栅设置在格栅池的进水口处;所述消毒池的上方设置有次氯酸钠投加装置,所述消毒池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若干紫线灯管。进一步地,所述黑水处理单元包括高温消毒罐和中温厌氧发酵罐,所述高温消毒罐与中温厌氧发酵罐通过管道连通,所述高温消毒管的进水口与所述黑水收集管网的出水口连通。进一步地,还包括用对垃圾进行切碎的切碎机,所述切碎机的出口通过垃圾输送管与黑水收集管网连通。进一步地,还包括污泥处理单元,所述污泥处理单元包括浓缩池、渣浆泵和板框压滤机,所述浓缩池通过污泥输送管与所述旋流池的污泥排出口、膜生物反应池的污泥排出口以及中温厌氧发酵罐的污泥排出口连通,所述浓缩池内设置有用于将浓缩池内污泥输送至板框压滤机的渣浆泵。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为系统中各用电设备供电的热电联产机组,所述热电联产机组包括沼气发电装置,所述沼气发电装置的进气口通过沼气输送管与所述中温厌氧发酵罐的气体出口连通。进一步地,还包括PLC控制单元,所述PLC控制单元包括若干控制器,所述格栅池内设置有用于将格栅池内的灰水输送至旋流池的提升泵,所述提升泵与控制器受控连接;所述消毒池内设置有用于将消毒后的水排出的送水泵,所述送水泵与控制器受控连接;所述膜生物反应池内设置有抽水泵、反冲洗泵加药泵和空压机,所述抽水泵、反冲洗泵加药泵和空压机分别与相应的控制器受控连接。所述高温消毒罐内设置有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控制器受控连接;所述中温厌氧发酵罐内设置有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控制器受控连接;所述中温厌氧发酵罐还与一空压机通过输气管连通,所述空压机与控制器受控连接。本专利技术可低碳运行的生活区污水分流处理系统,能够实现雨污分流、生活污水处理、污水资源化利用和中水回用。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低能耗甚至碳中和条件下实现居民生活区的污水分流与资源化利用,并且能够自动化、智能化运行。本质上减少生活区用水量与排污量,减轻上游自来水厂、下游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焚烧(填埋)厂和配套市政管网负担,节约了建设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减少了能源的浪费和碳排放,缓解了一系列城镇给排水问题,符合我国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框图;图2是黑水处理单元结构框图;图3是水处理单元结构框图;图4是污泥处理单元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结合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低碳运行的生活区污水分流处理系统,包括用于收集雨水的雨水收集管网、用于收集灰水的灰水收集管网和用于收集黑水的黑水收集管网;所述雨水收集管网的出水口与溢流池连通,所述溢流池位于低处的出水口通过雨水输送管与中水处理单元连通;所述灰水收集管网的出水口通过灰水输送管与中水处理单元连通;所述黑水收集管网的进水口与真空排水系统的出水口连通;所述黑水输送管网的出水口通过黑水输送管与黑水处理单元的进口连通。本实施例中系统首先通过雨水、灰水和黑水分流管网将不同性质的污水在源头分离,其中雨水通过屋面雨水管道和路边雨水篦子收集至地下溢流池,收集初期20min雨水,过量雨水溢流排入市政雨水管道;灰水通过灰水收集管网收集淋浴、盥洗、洗衣、厨房、景观水并与初期地面雨水混合进入中水处理单元;黑水通过设置在楼房地下室的真空泵站收集,与细碎化生物垃圾混合后送往至黑水处理单元。本污水分流系统从源头上实现污水分流,由于真空排水式厕所的用水量仅为6L/人·d,减少了生活区用水量与排水量。实施例2结合图3,作为实施例1的具体方案,本实施例中水处理单元包括机械格栅、格栅池、旋流池、膜生物反应池和消毒池;所述格栅池、旋流池膜生物反应池和消毒池通过管道依次连通;所述机械格栅设置在格栅池的进水口处;所述消毒池的上方设置有次氯酸钠投加装置,所述消毒池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若干紫线灯管。本是实施例中,格栅池出水通过提升泵提升送往旋流池,并保持旋流池进水流速2.5m/s,利用水力旋流加强沉砂向心作用,通过液动排泥阀将中心底泥排走;MBR池的参考运行参数为:单膜产水量3m3/d,单膜瞬时过水量0.16m3/d,每运行8min停止2min,气水比20:1,反冲洗周期7d。MBR和旋流池排泥一起送往污泥处理单元。消毒池采用投加次氯酸钠和紫外消毒两种方式对灰水进行处理,次氯酸钠由加药间加药泵供给,同时用于MBR反洗清洁。最终使出水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2920-2002)。实施例3结合图2,作为实施例1的具体方案,黑水处理单元包括高温消毒罐、中温厌氧发酵罐和沼气发电装置,所述高温消毒罐中温厌氧发酵罐通过管道连通,所述高温消毒管的进水口与所述黑水收集管网的出水口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可低碳运行的生活区污水分流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低碳运行的生活区污水分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收集雨水的雨水收集管网、用于收集灰水的灰水收集管网和用于收集黑水的黑水收集管网;所述雨水收集管网的出水口与溢流池连通,所述溢流池位于低处的出水口通过雨水输送管与中水处理单元连通;所述灰水收集管网的出水口通过灰水输送管与中水处理单元连通;所述黑水通过真空排水系统和黑水收集管网收集;所述黑水收集管网的出水口通过黑水输送管与黑水处理单元的进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低碳运行的生活区污水分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收集雨水的雨水收集管网、用于收集灰水的灰水收集管网和用于收集黑水的黑水收集管网;所述雨水收集管网的出水口与溢流池连通,所述溢流池位于低处的出水口通过雨水输送管与中水处理单元连通;所述灰水收集管网的出水口通过灰水输送管与中水处理单元连通;所述黑水通过真空排水系统和黑水收集管网收集;所述黑水收集管网的出水口通过黑水输送管与黑水处理单元的进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低碳运行的生活区污水分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水处理单元包括机械格栅、格栅池、旋流池、膜生物反应池和消毒池;所述格栅池、旋流池膜生物反应池和消毒池通过管道依次连通;所述机械格栅设置在格栅池的进水口处;所述消毒池的上方设置有次氯酸钠投加装置,所述消毒池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若干紫线灯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低碳运行的生活区污水分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水处理单元包括高温消毒罐和中温厌氧发酵罐,所述高温消毒罐与中温厌氧发酵罐通过管道连通,所述高温消毒管的进水口与所述黑水收集管网的出水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低碳运行的生活区污水分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对垃圾进行切碎的切碎机,所述切碎机的出口通过垃圾输送管与黑水收集管网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低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