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循环式人工湿地尾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86600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型循环式人工湿地尾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属于水处理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垂直潜流湿地、水平潜流湿地和表流湿地,垂直潜流湿地、水平潜流湿地和表流湿地依次串联,尾水先通过垂直潜流湿地的布水单元,自下而上通过第一多层填料,收集初次净化后的尾水再进入水平潜流湿地的穿孔管布水单元,水平流向通过第二多层填料,再次净化后的尾水排放至循环推流式表流湿地,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三种湿地系统复合,并在循环式表流湿地强化,功能分区合理,尾水首先进入垂直潜流湿地和水平潜流湿地,强化去除各类型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后续进入表流湿地,水底的沉水植物及水面挺水植物共同作用,强化净化水质,提高尾水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复合型循环式人工湿地尾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湿地系统中,污水中的不溶性有机颗粒主要通过基质和植物的截留、过滤、沉积作用被去除,而溶解性有机物则主要是被湿地中的微生物吸收,并通过微生物厌氧、好氧生物代谢过程而被分解去除或利用。人工湿地对有机物污染物的净化效果与系统的类型、基质类型、复氧条件、停留时间、进水水质等因素有关。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生物代谢以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微生物利用水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为底物进行好氧代谢,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逐级释放能量,最终以低能位的无机物稳定下来,达到无害化的要求。人工湿地系统中氮素的主要去除途径包括:植物及微生物的同化作用和吸收储存,基质的吸附,有机氮的沉积,以及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途径形成氮气的产生和释放过程。磷在湿地系统中的去除主要是依赖基质、植物和微生物三者之间联合的作用,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物理和生物的过程实现磷的去除。这其中,聚磷菌等微生物通过酶促反应使有机磷化合物矿化分解以及使无机磷化合物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循环式人工湿地尾水处理系统,包括垂直潜流湿地(1)、水平潜流湿地(2)和表流湿地(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直潜流湿地(1)的输入端设置有进水管(101),进水管(101)的输出端连接有布水干管(102),布水干管(102)铺设在垂直潜流湿地(1)的底部,布水干管(102)的输出端连接有布水穿孔管(103),垂直潜流湿地(1)内设置有第一多层填料(104),垂直潜流湿地(1)的输出端设置有收集管(105),收集管(105)的输出端连接有收集渠(106),收集渠(106)的输出端设置有水平潜流湿地(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循环式人工湿地尾水处理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循环式人工湿地尾水处理系统,包括垂直潜流湿地(1)、水平潜流湿地(2)和表流湿地(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直潜流湿地(1)的输入端设置有进水管(101),进水管(101)的输出端连接有布水干管(102),布水干管(102)铺设在垂直潜流湿地(1)的底部,布水干管(102)的输出端连接有布水穿孔管(103),垂直潜流湿地(1)内设置有第一多层填料(104),垂直潜流湿地(1)的输出端设置有收集管(105),收集管(105)的输出端连接有收集渠(106),收集渠(106)的输出端设置有水平潜流湿地(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循环式人工湿地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直潜流湿地(1)、水平潜流湿地(2)和表流湿地(3)上均种植有水面挺水植物(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循环式人工湿地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孔收集管(203)的输出端设置有可调出水口(20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循环式人工湿地尾水处理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钱华韩飞超吴述园孙旻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