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士超专利>正文

一种刚性无级变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6627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级变速领域,尤其是一种刚性无级变速装置,包括一设置在变速箱中与输入轴相连接设置的输入盘和一设置在变速箱中与输出轴相连接设置的输出盘,输入盘与输出盘同轴心设置,在输入盘与输出盘上分别对称设有若干个沿其圆周均匀设置的滑槽,每个滑槽分别沿着输入盘与输出盘上的半径方向设置,在输入轴与输出轴外分别活动套设有一固定盘,在输出盘的每个滑槽内分别设有一变速杆。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可靠,完全不同于传统的齿轮传动与钢带式无极变速技术,不需要很多复杂的零部件,增加档位之后只需要将本技术中的变速杆、输入盘、输出盘的转动半径随之增大即可,极大的节省了成本,能够实现连续平滑变速。

A rigid stepless speed change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stepless speed change, especially a rigid stepless speed change device, which includes an input disk set in a gearbox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shaft and an output disk set in the transmission box with the output shaft. The input disk is set with the output disk in the same axis, and the input disk and the output disk are arranged symmetrically. There are several slideways arranged evenly along the circle, each groove is arranged along the radius direction of the input disk and the output disc respectively. A fixed plate is provided on the movable sleeve of the input shaft and the output shaft respectively, and a transmission lever is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each slideway of the output disc.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in structure, reasonable in design, safe and reliable. It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gear transmission and steel belt type non pole changing technology. It does not need many complex parts. After increasing the gear position, the rotation radius of the transmission pole, the input disk and the output disc in this technology can b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and the cost is greatly saved. It can achieve continuous and smooth speed ch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刚性无级变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级变速领域,尤其是一种刚性无级变速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车的发展历程中,变速箱作为汽车核心部分,始终在被研究改进。其中,汽车的无极变速就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在现有技术中,手动变速箱和自动变速箱的结构复杂,大多使用齿轮组合变速,这种变速方法当变速档位越多,变速箱内零件就会越多,一般增加到7个档位后,其中的零件数会超过500个,这对技术和成本都存在着很大挑战,档位一般难以继续增加。而另外比较成熟的钢带式无级变速技术使用钢带进行摩擦传动,区别于传统的齿轮传动,但是钢带式无级变速技术受钢带的材料性能和摩擦力的限制,无法应用在大功率汽车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刚性无级变速装置,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可靠,完全不同于传统的齿轮传动与钢带式无极变速技术,不需要很多复杂的零部件,变速箱的档位在增加之后,不需要增加大量的零部件,只需要将本技术中的变速杆、输入盘、输出盘的转动半径随之增大即可,无需增加零件,克服了技术和成本上的问题,并且极大的节省了成本,而且区别于钢带式无极变速技术中的钢材摩擦传动,本技术中变速传动涉及到的零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大减小,将传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有效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能够实现连续平滑变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刚性无级变速装置,包括一设置在变速箱中与输入轴相连接设置的输入盘和一设置在变速箱中与输出轴相连接设置的输出盘,输入盘与输出盘同轴心设置,在输入盘与输出盘上分别对称设有若干个沿其圆周均匀设置的滑槽,每个滑槽分别沿着输入盘与输出盘上的半径方向设置,在输入轴与输出轴外分别活动套设有一固定盘,在输出盘的每个滑槽内分别设有一变速杆,每根变速杆的内端均向外穿出输出盘的滑槽,并抵接在输出轴一侧的固定盘上,且沿其固定盘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布设置,每根变速杆的外端均向外穿出与输出盘滑槽相对设置的输入盘滑槽,并抵接在输入轴一侧的固定盘上,且沿其固定盘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布设置,所述变速杆的中部向输出轴的中心轴线方向聚拢设置,且呈V型设置,所述变速杆中部聚拢的位置位于输入盘与输出盘之间。优选的,所述变速杆中部聚拢的位置互不接触。优选的,在变速杆中部聚拢位置上固定设有一连接环。优选的,在输入盘与输出盘的相对一侧中部位置分别对称连接设有一连接轴,两根连接轴与输入盘、输出盘同轴心设置,两根连接轴的自由端分别通过轴承与一固定块相连,固定块和连接轴均不与变速杆相接触。优选的,在两个固定盘与输入轴、输出轴相接触的位置上分别套设有一耐磨圈。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可靠,完全不同于传统的齿轮传动与钢带式无极变速技术,不需要很多复杂的零部件,变速箱的档位在增加之后,不需要增加大量的零部件,只需要将本技术中的变速杆、输入盘、输出盘的转动半径随之增大即可,无需增加零件,克服了技术和成本上的问题,并且极大的节省了成本,而且区别于钢带式无极变速技术中的钢材摩擦传动,本技术中变速传动涉及到的零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大减小,将传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有效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能够实现连续平滑变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高转速输出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低转速输出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输入轴;2、输入盘;3、输出轴;4、输出盘;5、滑槽;6、固定盘;7、变速杆;8、连接环;9、连接轴;10、轴承;11、固定块;12、耐磨圈。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4所示,一种刚性无级变速装置,包括一设置在变速箱中与输入轴1相连接设置的输入盘2和一设置在变速箱中与输出轴3相连接设置的输出盘4,输入盘2与输出盘4同轴心设置,在输入盘2与输出盘4上分别对称设有若干个沿其圆周均匀设置的滑槽5,每个滑槽5分别沿着输入盘2与输出盘4上的半径方向设置,在输入轴1与输出轴3外分别活动套设有一固定盘6,在输出盘2的每个滑槽5内分别设有一变速杆7,每根变速杆7的内端均向外穿出输出盘4的滑槽5,并抵接在输出轴3一侧的固定盘6上,且沿其固定盘6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布设置,每根变速杆7的外端均向外穿出与输出盘4滑槽5相对设置的输入盘2滑槽5,并抵接在输入轴1一侧的固定盘6上,且沿其固定盘6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布设置,所述变速杆7的中部向输出轴3的中心轴线方向聚拢设置,且呈V型设置,所述变速杆7中部聚拢的位置位于输入盘2与输出盘4之间。所述变速杆7中部聚拢的位置互不接触。在变速杆7中部聚拢位置上固定设有一连接环8。连接环8的设置能够增加变速杆整体的稳定性,有效避免变速杆7在转动过程中发生形变,提高变速杆7的使用寿命。在输入盘2与输出盘4的相对一侧中部位置分别对称连接设有一连接轴9,两根连接轴9与输入盘2、输出盘4同轴心设置,两根连接轴9的自由端分别通过轴承10与一固定块11相连,固定块11和连接轴9均不与变速杆7相接触。变速杆7中间聚拢位置的间隙分别大于连接轴9与固定块11的对应截面大小,在工作过程中,变速杆7的中间聚拢位置能够顺利穿过连接轴9与固定块11,输入盘2与输出盘4在转动过程中带动固定块11两侧的连接轴9转动,连接轴9能够对输入盘2与输出盘4起到连接稳定的作用,使输入盘2与输出盘4在转动过程中不易发生位置偏移,安全稳定。在两个固定盘6与输入轴1、输出轴3相接触的位置上分别套设有一耐磨圈12。在工作过程中,固定盘6与输入轴1、输出轴3之间会产生摩擦,对输入轴1、输出轴3与固定盘6都会产生磨损,耐磨圈12能够有效减小磨损问题,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使用时,初始状态时,两个固定盘6之间的变速杆7位于附图3所示的位置,输入盘2滑槽5内与变速杆7相接触的位置距离输入盘2的中心最近,输出盘4滑槽5内与变速杆7相接触的位置距离输出盘4的中心最远,输入盘2的较小直径带动输出盘4的较大直径转动,输出轴3处于低转速、高动力输出的状态;在加速过程中,附图3中的变速杆7位置逐渐从右向左移动,输入盘2滑槽5内与变速杆7相接触的位置逐渐远离输入盘2的中心位置,输出盘4滑槽5内与变速杆7相接触的位置逐渐向输出盘4的中心靠拢,输入盘2滑槽5内的变速杆7转动直径逐渐增大,输出盘4滑槽5内的变速杆7转动直径逐渐减小,输出轴3的转速随之增大。当转速达到最高时,变速杆7的位于附图1所示的位置,输入盘2滑槽5内与变速杆7相接触的位置距离输入盘2中心最远,输出盘4滑槽5内与变速杆7相接触的位置距离输出盘4中心最近,输入盘2的较大直径带动输出盘4的较小直径转动,输出轴3处于高转速状态。在工作过程中,变速杆7的中间聚拢位置能够顺利穿过连接轴9与固定块11,固定块11和连接轴9分别与变速杆7互不接触;设置在变速杆7聚拢位置处的连接环8也不与连接轴9、固定块11接触,能够保证在工作工程中变速杆7的顺利移动。输入盘2与输出盘4在转动过程中带动固定块11两侧的连接轴9转动,连接轴9能够对输入盘2与输出盘4起到连接稳定的作用,使输入盘2与输出盘4在转动过程中不易发生位置偏移,安全稳定。在工作过程中,固定盘6与输入轴1、输出轴3之间会产生摩擦,对输入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刚性无级变速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刚性无级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设置在变速箱中与输入轴相连接设置的输入盘和一设置在变速箱中与输出轴相连接设置的输出盘,输入盘与输出盘同轴心设置,在输入盘与输出盘上分别对称设有若干个沿其圆周均匀设置的滑槽,每个滑槽分别沿着输入盘与输出盘上的半径方向设置,在输入轴与输出轴外分别活动套设有一固定盘,在输出盘的每个滑槽内分别设有一变速杆,每根变速杆的内端均向外穿出输出盘的滑槽,并抵接在输出轴一侧的固定盘上,且沿其固定盘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布设置,每根变速杆的外端均向外穿出与输出盘滑槽相对设置的输入盘滑槽,并抵接在输入轴一侧的固定盘上,且沿其固定盘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布设置,所述变速杆的中部向输出轴的中心轴线方向聚拢设置,且呈V型设置,所述变速杆中部聚拢的位置位于输入盘与输出盘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刚性无级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设置在变速箱中与输入轴相连接设置的输入盘和一设置在变速箱中与输出轴相连接设置的输出盘,输入盘与输出盘同轴心设置,在输入盘与输出盘上分别对称设有若干个沿其圆周均匀设置的滑槽,每个滑槽分别沿着输入盘与输出盘上的半径方向设置,在输入轴与输出轴外分别活动套设有一固定盘,在输出盘的每个滑槽内分别设有一变速杆,每根变速杆的内端均向外穿出输出盘的滑槽,并抵接在输出轴一侧的固定盘上,且沿其固定盘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布设置,每根变速杆的外端均向外穿出与输出盘滑槽相对设置的输入盘滑槽,并抵接在输入轴一侧的固定盘上,且沿其固定盘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布设置,所述变速杆的中部向输出轴的中心轴线方向聚拢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士超
申请(专利权)人:郭士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