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钴钛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4054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钨钴钛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WC-TiC的复式碳化物与WC粉、Co粉经配料、球磨、干燥、掺成型剂、压制成型和烧结等步骤,复式碳化物中TiC与WC的重量比为30∶70~40∶60,在配料时Ti的含量为(4.8~5.3)wt%,并且选用(1.2~1.8)μm与(6~8)μm的WC粉按80∶20~60∶40的重量比搭配,配料时Co的含量控制在(7.7~8.3)wt%,加入(0.5~2.0)wt%的Ni。使用该方法制备的钨钴钛硬质合金既能解决硬质合金刀片在使用时磨损过快和易烧刀等问题,又不增加粘结金属Co的含量,降低钨钴钛硬质合金的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将WC-TiC的复式碳化物与WC粉、Co粉经配料、球磨、干燥、掺成型剂、压制成型和烧结等步骤,复式碳化物中TiC与WC的重量比为30∶70~40∶60,在配料时Ti的含量为(4.8~5.3)wt%,并且选用(1.2~1.8)μm与(6~8)μm的WC粉按80∶20~60∶40的重量比搭配,配料时Co的含量控制在(7.7~8.3)wt%,加入(0.5~2.0)wt%的Ni。由于Ni的性质与Co接近,用一定量Ni替代部分Co不会降低硬质合金的抗弯强度等性能,所以可解决合金刀片在使用时磨损过快和易烧刀等问题;又因为减少了粘结金属Co的含量,使得本专利技术的钨钴钛硬质合金的成本降低。表1提供了前述混合料化学成分及有关配料方式的5种具体实施例。表2为加入的Ni粉的技术条件。表3提供了按表1中5种具体实施例制备的钨钴钛硬质合金的洛氏硬度和抗弯强度值。表1 注∶表1中混合料中W的含量为余量。表2 表3 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将WC-TiC的复式碳化物与WC粉、Co粉经配料、球磨、干燥、掺成型剂、压制成型和烧结等步骤,复式碳化物中TiC与WC的重量比为30∶70~40∶60,在配料时Ti的含量为(4.8~5.3)wt%,并且选用(1.2~1.8)μm与(6~8)μm的WC粉按80∶20~60∶40的重量比搭配,其特征在于在配料时Co的含量控制在(7.7~8.3)wt%,加入(0.5~2.0)wt%的Ni。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该方法包括将WC-TiC的复式碳化物与WC粉、Co粉经配料、球磨、干燥、掺成型剂、压制成型和烧结等步骤,复式碳化物中TiC与WC的重量比为30∶70~40∶60,在配料时Ti的含量为(4.8~5.3)wt%,并且选用(1.2~1.8)μm与(6~8)μm的WC粉按80∶20~60∶40的重量比搭配,配料时Co的含量控制在(7.7~8.3)wt%,加入(0.5~2.0)wt%的Ni。使用该方法制备的钨钴钛硬质合金既能解决硬质合金刀片在使用时磨损过快和易烧刀等问题,又不增加粘结金属Co的含量,降低钨钴钛硬质合金的成本。文档编号C22C29/08GK1420194SQ0213974公开日2003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8日专利技术者杨星桃, 屈广林, 唐受捷 申请人: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钨钴钛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将WC-TiC的复式碳化物与WC粉、Co粉经配料、球磨、干燥、掺成型剂、压制成型和烧结等步骤,复式碳化物中TiC与WC的重量比为30∶70~40∶60,在配料时Ti的含量为(4.8~5.3)wt%,并且选用(1.2~1.8)μm与(6~8)μm的WC粉按80∶20~60∶40的重量比搭配,其特征在于:在配料时Co的含量控制在(7.7~8.3)wt%,加入(0.5~2.0)wt%的Ni。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星桃屈广林唐受捷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