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钴钛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4052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钨钴钛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将WC-TiC的复式碳化物与WC粉、Co粉经配料、球磨、干燥、掺成型剂、压制成型和烧结等步骤,复式碳化物中TiC与WC的重量比为30∶70~40∶60,WC粉的粒度为(1.2~1.8)μm,在配料时Co的含量为(5.8~6.3)wt%,并加入(0.5~2.0)wt%的Ni。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提高钨钴钛硬质合金抗弯强度,又能使钨钴钛硬质合金的成本降低。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钨钴钛硬质合金可用于碳素钢或者合金钢的半精加工或者精加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将WC-TiC的复式碳化物与WC粉、Co粉经配料、球磨、干燥、掺成型剂、压制成型和烧结等步骤,复式碳化物中TiC与WC的重量比为30∶70~40∶60,WC粉的粒度为(1.2~1.8)μm,在配料时Co的含量为(5.8~6.3)wt%,并加入(0.5~2.0)wt%的Ni。由于减少了粘结金属Co的含量,使得本专利技术的钨钴钛硬质合金的成本降低,而加入适当的Ni,抗弯强度得到提高,平均可达1780MPa。采用适当细的WC粉,又可保持其较好的耐磨性,硬度(HRA)平均为9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选用(1.2~1.8)μm的WC粉的同时,还可加入(6~8)μm的WC粉,细WC粉和粗WC粉的重量比为70∶30~90∶10。由于采用了上述粗、细两种不同粒度的WC粉作为原料,可在最终生成的硬质合金中形成粗晶WC在细晶WC基体中均匀分布的非均匀组织结构,从而提高合金抗弯强度,平均可达到1850MPa,同时硬度不下降。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先将复式碳化物、钴粉和碳化钨粉按一定要求配成混合料,在球磨机湿磨70~73小时后卸料,再沉淀24小时,经干燥和100目振动过筛、掺入成型剂、压制、脱成型剂和在(1480~1500)℃,保温50分钟烧结等过程。表1提供了前述混合料化学成分及有关配料方式的5种具体实施例。表2提供了按表1中5种具体实施例制备的钨钴钛硬质合金的洛氏硬度和抗弯强度值。表1 注混合料中W的含量为余量。表2 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将WC-TiC的复式碳化物与WC粉、Co粉经配料、球磨、干燥、掺成型剂、压制成型和烧结等步骤,复式碳化物中TiC与WC的重量比为30∶70~40∶60,WC粉的粒度为(1.2~1.8)μm,其特征在于在配料时Co的含量为(5.8~6.3)wt%,并加入(0.5~2.0)wt%的Ni。2.根据权利要求1的,其特征在于在选用(1.2~1.8)μm的WC粉的同时,还可加入(6~8)μm的WC粉,细WC粉和粗WC粉的重量比为70∶30~90∶1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括将WC-TiC的复式碳化物与WC粉、Co粉经配料、球磨、干燥、掺成型剂、压制成型和烧结等步骤,复式碳化物中TiC与WC的重量比为30∶70~40∶60,WC粉的粒度为(1.2~1.8)μm,在配料时Co的含量为(5.8~6.3)wt%,并加入(0.5~2.0)wt%的Ni。使用本专利技术既能提高钨钴钛硬质合金抗弯强度,又能使钨钴钛硬质合金的成本降低。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钨钴钛硬质合金可用于碳素钢或者合金钢的半精加工或者精加工。文档编号C22C29/08GK1420192SQ0213971公开日2003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30日专利技术者杨星桃, 屈广林, 唐受捷 申请人: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钨钴钛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将WC-TiC的复式碳化物与WC粉、Co粉经配料、球磨、干燥、掺成型剂、压制成型和烧结等步骤,复式碳化物中TiC与WC的重量比为30∶70~40∶60,WC粉的粒度为(1.2~1.8)μm,其特征在于:在配料时Co的含量为(5.8~6.3)wt%,并加入(0.5~2.0)wt%的Ni。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星桃屈广林唐受捷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