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悬架系统的频率相关弹簧振子减振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93950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各种车辆悬架系统的频率相关弹簧振子减振器,包括:上端盖、骨架油封、导向器、内缸筒、外缸筒、活塞杆、活塞总成、吊耳、底阀总成,其还包括振子、弹簧座和弹簧,所述弹簧座与活塞杆焊接在一起,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弹簧座;所述的活塞杆上开有流道,且在流道上下方分别开有两个通孔;所述的振子通过弹簧与弹簧座相连,与活塞杆为间隙配合。同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根据各种不同的路况及紧急避障时,随时提供较小、较大的悬架阻尼,减少传递至车身的振动,降低车身垂向加速度均方根值,提高乘坐舒适性,且无需控制系统以及传感器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廉,易于普及。

Frequency dependent spring damper for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requency dependent spring vibration damper for various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s, including the upper end cover, the skeleton oil seal, the guide, the inner cylinder, the outer cylinder, the piston rod, the piston assembly, the hoist ear and the bottom valve assembly, which also include the vibrator, spring seat and spring, and the spring seat and the piston rod are welded. At one end of the spring, one end of the spring is connected to the spring seat, the piston rod is opened with a flow channel, and two through holes are separately opened on the flow path; the vibra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pring seat through a spring and is in clearance with the piston rod. Compared with the present technology, the smaller and larger suspension damping can be provided at any tim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oad conditions and emergency obstacle avoidance, reducing the vibration transmission to the body, reducing the root mean square value of the body vertical acceleration, improving the ride comfort, and without the control system and the sensor device,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reliable, and the cost is low. It is cheap and easy to populariz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悬架系统的频率相关弹簧振子减振器
本技术属于车辆悬架装置的配置
,是一种适用于各种车辆悬架系统的频率相关弹簧振子减振器。
技术介绍
汽车的不同性能对悬架阻尼的需求往往是矛盾的:欲提高乘坐舒适性,减小簧上质量的振动,应当使悬架阻尼设置得低一些;欲减小轮胎动载荷及悬架动行程,应当使悬架阻尼设置得高一些;从整车的操纵稳定性方面考虑,欲达到减小转向时的车身倾角和转向响应时间的目的,也应该使悬架设计得“硬”一些。因此汽车悬架阻尼的匹配一般是综合考虑汽车各方面性能所采取的折中方案。在本技术以前的现有技术中,专利文献1(CN203656024U)中公开了一种泵式浮动活塞减振器,包括导向套及密封、工作缸、活塞杆、活塞、蓄能器、储油室和底阀,活塞上下形成上腔和下腔;活塞杆具有空心腔,活塞具有滑动切换通道,对上腔、下腔与空心腔的通路进行切换,具体为压缩行程时下腔与空心腔油液连通,复原行程时上腔与空心腔油液连通;活塞杆的空心腔下端出口密封,上端出口通过活塞杆回油管与储油室油液连通,储油室通过上腔补油单向阀、上腔补油管与上腔油液单向连通;储油室通过底阀上安装的下腔补油单向阀与下腔油液单向连通。由于油液始终单向流动,而且总是流经外部管路,使得散热效果显著提升。专利文献2(CN103089889A)中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各种车辆悬架系统的磁流变泵式变阻尼减振器,具有一个上下封装的外缸筒,筒内设有液压工作缸,工作缸内装有带流通孔的活塞和与活塞连接的活塞杆以及设置的限位器,工作缸的下部端口处与底阀座连接,上部端口处连接有导向器和与导向器连接的油封座,导向器内布置有一个或多个电磁线圈,工作缸与外筒壁之间设置有磁流变液体导流罩,导流罩的外壁与外缸筒内壁之间的间隙构成环形回油通道,在底阀座和活塞上的液流通道口处分别设有阻尼单向阀。减振器内填充的是磁流变液体。专利文献3(CN203847619U)公开了一种振幅敏感减振器,包括导向器及密封、活塞杆、工作缸、主活塞和蓄能器;主活塞内部为空腔,并设有浮动活塞;浮动活塞上侧形成辅助上腔,浮动活塞下侧形成辅助下腔;辅助上腔通过上辅助流道与有杆腔油液连通;辅助下腔通过下辅助流道与无杆腔油液连通,主活塞内部空腔上侧设有上旁通槽,主活塞内部空腔下侧设有下旁通槽,其中,上旁通槽与压缩阀系相连,下旁通槽与复原阀系相连。上述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汽车悬架上的普通减振器,阻尼力仅取决于车身与车轮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其阻尼特性无法根据车辆的不同使用工况而作出相应的变化,因此难以化解车辆的操纵稳定性、乘坐舒适性、行驶安全性等不同性能之间的矛盾,不能使车辆在不同使用工况下性能都达到最佳。近年来兴起的主动悬架技术可以根据汽车的运动和路面状况,适时地调节悬架的刚度和阻尼,使其始终处于最佳减振状态。但是,此种技术需要在车辆上安装复杂的传感器测试装置、执行机构和控制器。与普通被动悬架相比,其成本高昂,可靠性差,难以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状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尼特性随悬架振动频率而变化的频率相关弹簧振子减振器,并且可以根据车辆系统共振或外界输入的行驶工况及时调节其阻尼特性。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频率相关弹簧振子减振器是根据阻尼特性可随悬架振动频率而变化的设计,当车辆系统共振或外界输入较大时,振子振幅增加,堵住部分孔,增加减振器阻尼,降低振动幅值;相反,当外界输入较小时,减振器阻尼降低,改善高频隔振特性,此减振器可以较好地解决车辆的不同性能对悬架阻尼需求的矛盾,改善高频隔振特性。从而保证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根据上述设计思想,本技术一种适用于各种车辆悬架系统的频率相关弹簧振子减振器,包括:上端盖、骨架油封、导向器、内缸筒、外缸筒、活塞杆、活塞总成、吊耳和底阀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振子、弹簧座和弹簧,所述弹簧座与活塞杆焊接在一起,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弹簧座;所述的活塞杆上开有流道,且在流道上下方分别开有两个通孔;所述的振子通过弹簧与弹簧座相连,与活塞杆为间隙配合。本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适用于各种车辆悬架系统的频率相关弹簧振子减振器,所述的振子、与焊接在一起的弹簧座、与振子连接在一起的弹簧均位于活塞杆的外圆周上。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车辆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本技术所述减振器可以提供较小的悬架阻尼,从而减少传递至车身的振动,降低车身垂向加速度均方根值,提高乘坐舒适性。2、当车身共振时,本技术所述的减振器能够提供较大的阻尼,从而降低共振频率下的传递特性,提高乘坐舒适性。3、车辆坏路上行驶时,本技术所述减振器可以提供较大的阻尼,从而降低悬架击穿概率以及轮胎动载荷,保证良好的路面附着条件,提高行驶安全性。4、车辆在紧急避障时,本技术所述减振器可以提供较大的阻尼,降低车身侧倾角以及横摆角速度峰值响应时间,从而保证车辆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行驶安全性和主观驾驶感觉。5、本技术属于一种被动减振器,无需控制系统以及传感器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廉,易于普及。6、本技术所述减振器能够在普通减振器上改装而来,为车友爱好者改装悬架提供便利,也适于企业进行量产,以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车辆悬架系统的频率相关弹簧振子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车辆悬架系统的频率相关弹簧振子减振器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车辆悬架系统的频率相关弹簧振子减振器与传统减震器的加速度效果对比图;图4为本技术的车辆悬架系统的频率相关弹簧振子减振器与传统减震器的动载荷效果对比图;图中标记示意为:1-上端盖;2-骨架油封;3-导向器;4-内缸筒;5-外缸筒;6-活塞杆;7-活塞总成;8-吊耳;9-底阀总成;10-流道;11-振子;12-弹簧;13-弹簧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悬架系统的频率相关弹簧振子减振器,包括:上端盖1、骨架油封2、导向器3、内缸筒4、外缸筒5、活塞杆6、活塞总成7、吊耳8、底阀总成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振子11、与活塞杆6焊接在一起的弹簧座13、与振子11连接在一起的弹簧12。参见图2:所述的活塞杆6上开有流道10,且在流道10上下方分别开有两个孔;所述的振子11通过弹簧与12弹簧座13相连,与活塞杆6为间隙配合。参见图3、4:安装频率相关减振器与传统减振器车辆在C级路面上的振动响应对比情况,频率相关减振器在保证车辆高频振动品质的情况下,可有效降低车辆在低频段的车身大幅度运动,同时车辆的动载荷明显降低,可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与行驶安全性。本减振器工作原理及效果如下所述:1、车辆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所遇到的路面激励幅值比较小,振子11在小幅值范围内运动,这样油液就可以通过流道10从上下两个孔顺畅流动,减振器所提供的阻尼力小,路面的不平激励只有很少部分传递到车身上去,车辆具有很好的行驶平顺性。2、当车身共振时,此时振子11也一起振动(两者具有相同的共振频率),振子运动幅值较大,上下小孔被堵住,油液无法顺畅地通过上下两个孔流出,减振器提供的阻尼较大,从而降低共振频率下的传递特性,提高乘坐舒适性。3、车辆在坏路上行驶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车辆悬架系统的频率相关弹簧振子减振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悬架系统的频率相关弹簧振子减振器,包括:上端盖、骨架油封、导向器、内缸筒、外缸筒、活塞杆、活塞总成、吊耳和底阀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振子、弹簧座和弹簧,所述弹簧座与活塞杆焊接在一起,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弹簧座;所述的活塞杆上开有流道,且在流道上下方分别开有两个通孔;所述的振子通过弹簧与弹簧座相连,与活塞杆为间隙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悬架系统的频率相关弹簧振子减振器,包括:上端盖、骨架油封、导向器、内缸筒、外缸筒、活塞杆、活塞总成、吊耳和底阀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振子、弹簧座和弹簧,所述弹簧座与活塞杆焊接在一起,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弹簧座;所述的活塞杆上开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雨郑德双郑福淼秦民蒋永峰胡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