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1022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减震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对称设有多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上共同套设有底座,所述底板上设有固定块,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对称设有两个支板,所述固定块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安装架和两个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二安装架上转动连接有L型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L型连杆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支板与第二连杆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连杆与底板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底板上对称设有四个套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多种减震方式同时减震,大大提升了整体装置的减震效果,不影响绘画机器人工作,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尤其涉及机器人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绘画机器人是指一种可以独立绘制人物肖像画的机器人,像一些艺术家一样,肖像绘画机器人也是在白天进行绘画,目前弗朗霍夫学会使用这款机器人分析反光效应。当光线照射在某个物体上,机器人以一个半球状活动模式环绕在物体之上,从而确保以每一角度来观看物体。在绘画过程中,由于机械臂运动而产生的震动会影响绘画效果,其底座的减震装置尤为重要,而现有的绘画机器人底座的减震装置,减震效果不明显,减震后依旧影响绘画机器人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绘画机器人底座的减震装置,减震效果不明显,减震后依旧影响绘画机器人工作的问题,而提出的减震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减震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对称设有多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上共同套设有底座,所述底板上设有固定块,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对称设有两个支板,所述固定块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安装架和两个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且第一连杆远离第一安装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板上,所述第二安装架上转动连接有L型连杆,且L型连杆远离第二安装架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杆上,所述第一连杆与L型连杆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支板与第二连杆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连杆与底板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底板上对称设有四个套体,所述套体上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限位板、油封、防尘套、轴承和蓄压海绵,所述套体内设有内管,所述内管内设有液压油,且内管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回油孔,所述底座下表面对称设有四个受撞块,所述受撞块上套设有消音套,所述受撞块上设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依次贯穿限位板、油封、防尘套、轴承和蓄压海绵并延伸至内管内,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有活塞,所述套体内设有逆止阀,所述逆止阀与活塞之间设有缓冲弹簧。优选地,所述底板下表面对称设有四组支撑架,每组所述支撑架上均转动连接有滚动轮,每个所述滚动轮均设有防滑纹,每组所述支撑架上均设有制动装置,且制动装置与滚动轮相抵。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对称设有四个滑轨,每个所述滑轨上均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每个所述滑块上均转动连接有辅助杆,且辅助杆远离滑块的一端转动连接在限位柱上。优选地,所述轴承为推力滑动轴承。优选地,所述限位柱上螺纹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下表面与底座相抵。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表面对称开有多个安装孔。本技术中,受撞块上的消音套降低震动产生的噪音,避免产生较大的噪音污染;油封的设置,提高设备的密封性,防止液压油溢出;防尘套进一步增强装置的密封性,防止灰尘进入套体内部,对内部零件产生损坏,降低内部零件的使用寿命;轴承为推力滑动轴承,在保证连接杆的轴向运动的同时,推力滑动轴承上的油膜还具有一定的吸震能力;蓄压海绵的设置不仅可以吸音降噪,还可以对连接杆进行保护,对连接杆的震动进行缓冲;滚动轮的设置便于装置的整体移动,制动装置的设置能够保证在不需要装置移动时,保证装置的稳定。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多种减震方式同时减震,大大提升了整体装置的减震效果,不影响绘画机器人工作,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减震装置中套体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底板、2限位柱、3第二安装架、4L型连杆、5第一安装架、6第一连杆、7第一弹簧、8第二弹簧、9第二连杆、10第三弹簧、11固定块、12连接杆、13底座、14限位块、15受撞块、16消音套、17套体、18回油孔、19液压油、20逆止阀、21缓冲弹簧、22内管、23活塞、24蓄压海绵、25轴承、26防尘套、27油封、28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减震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对称设有多个限位柱2,限位柱2上共同套设有底座13,底板1上设有固定块11,底座13的下表面对称设有两个支板,固定块11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安装架5和两个第二安装架3,第一安装架5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9,且第一连杆6远离第一安装架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板上,第二安装架3上转动连接有L型连杆4,且L型连杆4远离第二安装架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杆6上,第一连杆6与L型连杆4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7,支板与第二连杆9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8,第二连杆9与底板1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0,底板1上对称设有四个套体7,套体17上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限位板28、油封27、防尘套26、轴承25和蓄压海绵24,油封27的设置,提高设备的密封性,防止液压油19溢出,防尘套26进一步增强装置的密封性,防止灰尘进入套体17内部,对内部零件产生损坏,降低内部零件的使用寿命,蓄压海绵24的设置不仅可以吸音降噪,还可以对连接杆12进行保护,对连接杆12的震动进行缓冲,套体17内设有内管22,内管22内设有液压油19,且内管22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回油孔18,底座13下表面对称设有四个受撞块15,受撞块15上套设有消音套16,降低震动产生的噪音,避免产生较大的噪音污染,受撞块15上设有连接杆12,且连接杆12依次贯穿限位板28、油封27、防尘套26、轴承25和蓄压海绵24并延伸至内管22内,连接杆12的下端设有活塞23,套体17内设有逆止阀20,逆止阀20与活塞23之间设有缓冲弹簧21。本技术中,底板1下表面对称设有四组支撑架,每组支撑架上均转动连接有滚动轮,每个滚动轮均设有防滑纹,每组支撑架上均设有制动装置,且制动装置与滚动轮相抵,滚动轮的设置便于装置的整体移动,制动装置的设置能够保证在不需要装置移动时,保证装置的稳定,底座13的下表面对称设有四个滑轨,每个滑轨上均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每个滑块上均转动连接有辅助杆,且辅助杆远离滑块的一端转动连接在限位柱2上,轴承25为推力滑动轴承,在保证连接杆12的轴向运动的同时,推力滑动轴承上的油膜还具有一定的吸震能力,限位柱2上螺纹连接有限位块14,且限位块14的下表面与底座13相抵,底座13上表面对称开有多个安装孔,便于绘画机器人的安装。本技术在产生震动时,底座13向下运动,滑块在滑轨上相背运动,辅助杆转动,同时底座13向下运动,带动第一连杆6转动,并且带动第二弹簧8收缩,与第一连杆6转动连接的L型连杆4和第二连杆9产生小幅度转动,则第一弹簧7和第三弹簧10对震动进行缓冲;底座13向下运动,挤压受撞块15带动连接杆12向下运动,活塞23在内管22内上下移动,使内管22内的液压油19经过内管22上的回油孔18,向内管22的另一侧来回流动,使得孔壁与液压油19间的摩擦和液压油19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上下移动的活塞23形成阻尼力,使得产生的震动能量转化成油液热能,再经过套体17散发到大气中,减小震动对装置内部零件的损害,同时活塞23带动缓冲弹簧21向下压缩,进一步对震动进行缓冲。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减震装置

【技术保护点】
减震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对称设有多个限位柱(2),所述限位柱(2)上共同套设有底座(13),所述底板(1)上设有固定块(11),所述底座(13)的下表面对称设有两个支板,所述固定块(11)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安装架(5)和两个第二安装架(3),所述第一安装架(5)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9),且第一连杆(6)远离第一安装架(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板上,所述第二安装架(3)上转动连接有L型连杆(4),且L型连杆(4)远离第二安装架(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杆(6)上,所述第一连杆(6)与L型连杆(4)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7),所述支板与第二连杆(9)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8),所述第二连杆(9)与底板(1)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0),所述底板(1)上对称设有四个套体(17),所述套体(17)上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限位板(28)、油封(27)、防尘套(26)、轴承(25)和蓄压海绵(24),所述套体(17)内设有内管(22),所述内管(22)内设有液压油(19),且内管(22)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回油孔(18),所述底座(13)下表面对称设有四个受撞块(15),所述受撞块(15)上套设有消音套(16),所述受撞块(15)上设有连接杆(12),且连接杆(12)依次贯穿限位板(28)、油封(27)、防尘套(26)、轴承(25)和蓄压海绵(24)并延伸至内管(22)内,所述连接杆(12)的下端设有活塞(23),所述套体(17)内设有逆止阀(20),所述逆止阀(20)与活塞(23)之间设有缓冲弹簧(21)。...

【技术特征摘要】
1.减震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对称设有多个限位柱(2),所述限位柱(2)上共同套设有底座(13),所述底板(1)上设有固定块(11),所述底座(13)的下表面对称设有两个支板,所述固定块(11)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安装架(5)和两个第二安装架(3),所述第一安装架(5)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9),且第一连杆(6)远离第一安装架(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板上,所述第二安装架(3)上转动连接有L型连杆(4),且L型连杆(4)远离第二安装架(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杆(6)上,所述第一连杆(6)与L型连杆(4)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7),所述支板与第二连杆(9)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8),所述第二连杆(9)与底板(1)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0),所述底板(1)上对称设有四个套体(17),所述套体(17)上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限位板(28)、油封(27)、防尘套(26)、轴承(25)和蓄压海绵(24),所述套体(17)内设有内管(22),所述内管(22)内设有液压油(19),且内管(22)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回油孔(18),所述底座(13)下表面对称设有四个受撞块(15),所述受撞块(15)上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娟冉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胡柚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