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排气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3870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排气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汽车排气歧管,包括排气主管、排气歧管、第一排气歧管、第二排气歧管、第三排气歧管和催化转化器,所述排气主管的左端设有氧传感器,与所述排气主管底端相连接的分别有排气歧管、第一排气歧管、第二排气歧管和第三排气歧管,所述排气歧管、第一排气歧管、第二排气歧管和,第三排气歧管的底端安装有四孔法兰,且排气歧管、第一排气歧管、第二排气歧管和第三排气歧管与四孔法兰相接处设有垫片,所述四孔法兰上设有法兰定位块,通过钣金件焊接而成的排气歧管、第一排气歧管、第二排气歧管和第三排气歧管,取代了多根支管焊接总成的方式,焊缝少、密闭性高整体加工工序更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排气歧管
本技术涉及汽车排气
,具体为一种汽车排气歧管。
技术介绍
排气歧管,是与发动机气缸体相连的,将各缸的排气集中起来导入排气总管,带有分歧的管路,对它的要求主要是,尽量减少排气阻力,并避免各缸之间相互干扰,排气过分集中时,各缸之间会产生相互干扰,也就是某缸排气时,正好碰到别的缸窜来的没有排净的废气,这样,就会增加排气的阻力,进而降低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解决的办法是,使各缸的排气尽量分开,每缸一个分支,或者两缸一个分支,并使每个分支尽量加长并独立成型以减少不同管内的气体相互影响。通常,排气歧管的工作调节较为恶劣,出于循环交变温度状态下工作,受热温度极不均匀,表面与内腔也相差数百度,产生的热应力反复作用容易引起排气歧管热疲劳裂纹,造成排气歧管破坏;尤其是随着发动机的功率加大,气体排放温度越来越高;对排气歧管的耐高温抗氧化性能要求更高;而且现有的一些催化转化器的转化效率低下;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以一种汽车排气歧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排气歧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排气歧管,排气主管、排气歧管、第一排气歧管、第二排气歧管、第三排气歧管和催化转化器,所述排气主管的左端设有氧传感器,与所述排气主管底端相连接的分别有排气歧管、第一排气歧管、第二排气歧管和第三排气歧管,所述排气歧管、第一排气歧管、第二排气歧管和,第三排气歧管的底端安装有四孔法兰,且排气歧管、第一排气歧管、第二排气歧管和第三排气歧管与四孔法兰相接处设有垫片,所述四孔法兰上设有法兰定位块,所述排气主管的右端连接转化器前锥的左端,且转化器前锥的右端连接至催化转化器的左端,所述催化转化器的外表面安装有挂扣,所述催化转化器的右端套有隔热罩,所述隔热罩的内部设有排气道和第一排气道,且联通排气主管,所述隔热罩的末端安装有单孔法兰。优选的,所述排气主管的排气道和第一排气道的容积相等。优选的,所述隔热罩通过两组固定螺栓安装在催化转化器的外端,且隔热罩的表面涂敷有铝合金。优选的,所述排气歧管、第一排气歧管、第二排气歧管和第三排气歧管均为双层钣金结构,且通过点焊连接于一起。优选的,所述排气主管的管体延催化转化器壳体的外圈焊接,且通过转化器前锥焊缝在壳体外。优选的,所述排气歧管和第三排气歧管长度相等,且第一排气歧管和第二排气歧管的长度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排气歧管和第三排气歧管长度相等,第一排气歧管和第二排气歧管长度相等,有利于汽车排气歧管缓解热变形。2、本技术中,通过钣金件焊接而成的排气歧管、第一排气歧管、第二排气歧管和第三排气歧管,取代了多根支管焊接总成的方式,焊缝少、密闭性高整体加工工序更为简单。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外表面涂敷铝合金的隔热罩,可以起到良好的隔热效果。4、本技术中,所述排气歧管、第一排气歧管、第二排气歧管和第三排气歧管为双层钣金结构,双层管壁之间留有一层真空层,从而阻止热量的发散,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单孔法兰拆分图;图中:1-排气主管、2-氧传感器、3-排气歧管、301-第一排气歧管、302-第二排气歧管、303-第三排气歧管、4-转化器前锥、5-四孔法兰、6-挂扣、7-单孔法兰、8-排气道、801-第一排气道、9-隔热罩、10-催化转化器、11-垫片、12-法兰定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排气歧管,排气主管1、排气歧管3、第一排气歧管301、第二排气歧管302、第三排气歧管303和催化转化器10,排气主管1的左端设有氧传感器2,与排气主管1底端相连接的分别有排气歧管3、第一排气歧管301、第二排气歧管302和第三排气歧管303,排气歧管3和第三排气歧管303长度相等,且第一排气歧管301和第二排气歧管302的长度相等,排气歧管3、第一排气歧管301、第二排气歧管302和第三排气歧管303均为双层钣金结构,且通过点焊连接于一起,排气歧管3、第一排气歧管301、第二排气歧管302和第三排气歧管303为双层钣金结构,双层管壁之间留有一层真空层,从而阻止热量的发散,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排气歧管3、第一排气歧管301、第二排气歧管302和第三排气歧管303的底端安装有四孔法兰5,且排气歧管3、第一排气歧管301、第二排气歧管302和第三排气歧管303与四孔法兰5相接处设有垫片11,四孔法兰5上设有法兰定位块12,排气主管1的右端连接转化器前锥4的左端,且转化器前锥4的右端连接至催化转化器10的左端,排气主管1的管体延催化转化器10壳体的外圈焊接,且通过转化器前锥4焊缝在壳体外,催化转化器10的外表面安装有挂扣6,催化转化器10的右端套有隔热罩9,隔热罩9通过两组固定螺栓安装在催化转化器10的外端,且隔热罩9的表面涂敷有铝合金,通过设置外表面涂敷铝合金的隔热罩9,可以起到良好的隔热效果,隔热罩9的内部设有排气道8和第一排气道801,排气主管1的排气道8和第一排气道801的容积相等,且联通排气主管1,隔热罩9的末端安装有单孔法兰7,整体结构提升气缸排出废气的效率,同时节省了装配空间。本技术工作流程:使用时,当排气系统通过四孔法兰5与发动机缸体固定相连,废气从发动机排出,分别进入排气歧管3、第一排气歧管301、第二排气歧管302和第三排气歧管303,然后将废气汇集再进入排气主管1,废气通过排气主管1进入到催化转化器10,废气通过催化转化器10更快的达到反应温度,从而将废气中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排出掉,废气再通过排气道8和第一排气道801排出,可以节省装配空间。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排气歧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排气歧管,排气主管(1)、排气歧管(3)、第一排气歧管(301)、第二排气歧管(302)、第三排气歧管(303)和催化转化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主管(1)的左端设有氧传感器(2),与所述排气主管(1)底端相连接的分别有排气歧管(3)、第一排气歧管(301)、第二排气歧管(302)和第三排气歧管(303),所述排气歧管(3)、第一排气歧管(301)、第二排气歧管(302)和,第三排气歧管(303)的底端安装有四孔法兰(5),且排气歧管(3)、第一排气歧管(301)、第二排气歧管(302)和第三排气歧管(303)与四孔法兰(5)相接处设有垫片(11),所述四孔法兰(5)上设有法兰定位块(12),所述排气主管(1)的右端连接转化器前锥(4)的左端,且转化器前锥(4)的右端连接至催化转化器(10)的左端,所述催化转化器(10)的外表面安装有挂扣(6),所述催化转化器(10)的右端套有隔热罩(9),所述隔热罩(9)的内部设有排气道(8)和第一排气道(801),且联通排气主管(1),所述隔热罩(9)的末端安装有单孔法兰(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排气歧管,排气主管(1)、排气歧管(3)、第一排气歧管(301)、第二排气歧管(302)、第三排气歧管(303)和催化转化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主管(1)的左端设有氧传感器(2),与所述排气主管(1)底端相连接的分别有排气歧管(3)、第一排气歧管(301)、第二排气歧管(302)和第三排气歧管(303),所述排气歧管(3)、第一排气歧管(301)、第二排气歧管(302)和,第三排气歧管(303)的底端安装有四孔法兰(5),且排气歧管(3)、第一排气歧管(301)、第二排气歧管(302)和第三排气歧管(303)与四孔法兰(5)相接处设有垫片(11),所述四孔法兰(5)上设有法兰定位块(12),所述排气主管(1)的右端连接转化器前锥(4)的左端,且转化器前锥(4)的右端连接至催化转化器(10)的左端,所述催化转化器(10)的外表面安装有挂扣(6),所述催化转化器(10)的右端套有隔热罩(9),所述隔热罩(9)的内部设有排气道(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新华泰模塑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