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锚具的纠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3669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应力锚具的纠偏装置,用于纠偏与锚垫板通过钢绞线连接的偏移锚具,包括斜圆柱体,所述斜圆柱体的平面端形成有用于卡装偏移锚具的卡口,所述斜圆柱体的斜面端上形成有与卡口连通的用于使钢绞线通过的圆孔,所述斜面端与用于支撑斜圆柱体的千斤顶相接触,所述千斤顶的尾端设有与钢绞线连接的用于通过千斤顶对钢绞线施加张力的定位锚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斜圆柱体的斜面与千斤顶的张拉作用,通过偏心张拉矫纠偏偏移位置,操作方便、成本低;在纠偏过程中,不会出现损坏偏移锚具以及钢绞线的情况,从而保证纠偏质量;通过圆孔外周边设置的压缩弹簧结构方便斜圆柱体与偏移锚具之间脱离,避免产生的作用力影响偏移锚具的稳定性。

A rectifying device for prestressed anchorag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ectifying device for a prestressed anchorage, which is used to rectify offset anchors connected by an anchor plate through a steel stranded wire, including an oblique cylinder. The plane end of the inclined cylinder forms a clamp for clamping offset anchorage. The inclined cylinder of the inclined cylinder is shaped into a steel strand connected with the port. Through a circular hole, the end of the inclined plane is contacted with a jack for supporting a inclined cylinder. The end of the jack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anchor connected with a steel strand for applying tension to a steel strand through a jack. The utility model takes advantage of the tensioning effect of inclined cylinder and Jack, and is easy to operate and low in cost through eccentric tension correction, and in the process of deviation correction, there will be no damage offset anchorage and steel strands, thus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deviation, and the compression spring structure is set through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circular hole. The deviation between the inclined cylinder and the offset anchorage prevents the force generated from the impact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offset anchor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锚具的纠偏装置
本技术属于施工结构纠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锚具的纠偏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高速铁路桥梁预应力技术的普及,预应力施工要求越来越严格。现场张拉时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疏忽大意,容易造成张拉后预应力锚具与锚垫板不紧贴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预应力锚具纠偏装置,对张拉后锚具位置不正进行矫正处理,以满足高速铁路工程验收标准要求。一种预应力锚具的纠偏装置,用于纠偏与锚具垫板通过钢绞线连接的偏移锚具,包括斜圆柱体,所述斜圆柱体的平面端形成有用于卡装偏移锚具的卡口,所述斜圆柱体的斜面端上形成有与卡口连通的用于使钢绞线通过的圆孔,所述斜面端与用于支撑斜圆柱体的千斤顶相接触,所述千斤顶的尾端设有与钢绞线连接的用于通过千斤顶对钢绞线施加张力的定位锚具。进一步地,所述卡口内设有固定偏移锚具上夹片的限位板,所述圆孔的外周边分布有与卡口联通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安装有定位限位板的压缩弹簧。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上设有能使钢绞线通过的通孔。进一步地,所述斜圆柱体的平面端的两侧设有与卡口连通的用于观察偏移锚具的底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斜圆柱体的斜面特性以及千斤顶的支撑张拉作用,通过偏心张拉矫正锚具偏移位置,操作方便、成本低;在纠偏过程中,不会出现损坏锚具以及钢绞线的情况,从而保证纠偏质量;通过圆孔外周边设置的压缩弹簧结构方便斜圆柱体与纠偏完成的锚具之间脱离,避免产生的作用力影响锚具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斜圆柱体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斜圆柱体平面端的示意图;图中:10、斜圆柱体;11、斜面端;12、平面端;13、底窗;14、圆孔;15、卡口;20、限位板;30、压缩弹簧;40、千斤顶;50、定位模具;60、偏移锚具;70、钢绞线;80、锚具垫板;90、夹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详细说明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前,对所涉及的名词和术语进行解释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名称相同或标号相同的部件代表相似或相同的结构,且仅限于示意的目的。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预应力锚具的纠偏装置包括斜圆柱体10、限位板20、压缩弹簧30、千斤顶40以及定位模具50。如图2所示,所述斜圆柱体一端为平面端12,另一端为斜面端11,所述斜圆柱体的平面端形成有用于卡装偏移锚具的卡口15,使偏移模具60卡装在卡口内,所述平面端的圆周面两侧上形成有与卡口连通并彼此对称的底窗13,用于实时观察在纠偏过程中偏移锚具的情况,所述斜圆柱体的斜面端上形成有与卡口连通的使锚具上连接的钢绞线70通过的圆孔14,所述斜圆柱体夹持在锚具垫板80和千斤顶40之间,偏移锚具卡装在卡口内,所述千斤顶与斜面端接触,所述千斤顶的尾端连接有定位模具50,所述定位模具通过钢绞线与斜圆柱体连接,以使千斤顶张拉时将作用力施加在钢绞线上;所述卡口设置的孔径大小相对于锚具直径以将偏移锚具卡装在斜圆柱体内为前提,所述卡口的孔径大于锚具垫板80的张拉槽,以保证能够容纳偏位锚具的同时斜圆柱体的内壁不侵入张拉槽内,以免影响锚具纠偏;所述斜面形成的圆孔的孔径与定位模具的孔径相比,以使保证斜面端处的钢绞线有活动空间为前提,保证偏心张拉时钢绞线可以水平可以移动;所述底窗在纠偏过程中能随时观察锚具情况,以实时调整张拉力度,两个底窗之间中心连线方向与偏移锚具偏移方向一致,同时斜面端倾斜角度的法线方向需朝向锚具偏移的相反方向;如图1所示,所述的圆孔外周边分布有与卡口连通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中卡装有压缩弹簧30,压缩弹簧端部抵住限位板20,所述限位板20设置于卡口内并在纠偏时与偏移锚具接触,所述限位板为开孔钢板,开孔方式与偏移锚具开孔方式一致,开孔直径大于钢绞线直径,小于偏移锚具内的夹片直径,以使纠偏张拉时夹片90不脱落,同时方便斜圆柱体与完成纠偏的偏移锚具之间脱离,避免产生的作用力影响锚具的稳定性。本申请利用斜面的特性,通过偏心张拉矫正偏移锚具的位置,具体操作时:安装前,需通过底窗观察偏移锚具的偏移情况,确定锚具的偏移方向,安装时,对称底窗中心连线方向与偏移锚具偏移方向一致,斜面端的法线方向朝向偏移锚具偏移的相反方向;安装千斤顶和定位锚具,控制千斤顶以控制张拉速度,缓慢张拉,之后通过底窗观察偏移锚具情况,当偏移锚具向下运动并进入锚具垫板的张拉槽口时,持荷并缓慢卸压,通过圆孔外周边的压缩弹簧使斜圆柱体与定位锚具脱离,完成偏移锚具纠偏。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预应力锚具的纠偏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应力锚具的纠偏装置,用于纠偏与锚具垫板(80)通过钢绞线(70)连接的偏移锚具(60),其特征在于,包括斜圆柱体(10),所述斜圆柱体的平面端(12)形成有用于卡装偏移锚具的卡口(15),所述斜圆柱体的斜面端(11)上形成有与卡口连通的用于使钢绞线(70)通过的圆孔(14),所述斜面端与用于支撑斜圆柱体的千斤顶(40)相接触,所述千斤顶的尾端设有与钢绞线连接的用于通过千斤顶对钢绞线施加张力的定位锚具(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锚具的纠偏装置,用于纠偏与锚具垫板(80)通过钢绞线(70)连接的偏移锚具(60),其特征在于,包括斜圆柱体(10),所述斜圆柱体的平面端(12)形成有用于卡装偏移锚具的卡口(15),所述斜圆柱体的斜面端(11)上形成有与卡口连通的用于使钢绞线(70)通过的圆孔(14),所述斜面端与用于支撑斜圆柱体的千斤顶(40)相接触,所述千斤顶的尾端设有与钢绞线连接的用于通过千斤顶对钢绞线施加张力的定位锚具(50)。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加飞陈平黄石基黄景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