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工程用手动白灰放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36694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7:53
一种路桥工程用手动白灰放线车,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运行可靠性差,适应能力弱的问题。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车架的上部设置有底部呈漏斗状的储料箱;储料箱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轮体外壁上布置若干个拨灰凹槽的拨料转轮;拨料转轮通过转动长轴转动连接在储料箱下部;转动长轴一端设置的从动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与后车轮转轴上的主动带轮相连;拨料转轮下方设置有扁口漏斗;撒灰滚轮通过支撑杆与扁口漏斗下部相连,扁口漏斗的上部通过摆动杆与前支腿上的摆杆转轴相铰接。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采用纯机械结构,无需单独的动力源,完全手动操作,节能环保,适应性好,且撒灰均匀,画线速度快、工作效率高。

Manual white ash caving car for Luqiao Engineering

A manual white ash feeder for Luqiao engineering is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large labor intensity, low working efficiency, poor operation reliability and weak adaptability. It includes the fram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funnel-shaped storage box with a funnel-shaped bottom; the lower end of the storage box is arranged with a number of dialing wheels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wheel; the transfer wheel is connected 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storage tank through the rotation of the long shaft; the driven belt wheel set at one end of the long shaft passes through the wheel. The transmission belt is connected with the active belt wheel on the rear wheel shaft, and the dialing wheel is arranged under the flat mouth funnel, and the ash roller is connected 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flat mouth funnel through the supporting rod. The upper part of the flat mouth funnel is articulated by the swing rod and the swing shaft on the front leg. It has reasonable design, compact structure, pure mechanical structure, no single power source, complete manual operation,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ood adaptability, and uniform ash sprinkling, fast drawing speed and high work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路桥工程用手动白灰放线车
本技术属于路桥工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手动操作,使用方便,撒灰均匀,画线速度快、作业效率高的路桥工程用手动白灰放线车。
技术介绍
在路桥的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在地面上撒上白灰线。目前,仍有一部分施工采用人工撒灰,即:在撒放白灰时,操作人员需要一只手提着灰桶,另一只手抓白灰进行画线。这种传统的作业方式,不但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浪费人力,而且,撒出来的灰线粗细不均匀,断断续续、美观性差。另外,现有的撒灰放线装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运行可靠性差;并且,需要设置单独的动力源(用电或汽油),适应能力弱。故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撒灰放线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手动操作,使用方便,撒灰均匀,画线速度快、作业效率高的路桥工程用手动白灰放线车。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路桥工程用手动白灰放线车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下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支腿和后支腿,前支腿的下端设置有前车轮,后支腿的下端设置有后车轮;车架的上部设置有储料箱,储料箱的底部呈漏斗状;储料箱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拨料转轮,拨料转轮轮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同一圆周、等夹角布置的拨灰凹槽;拨料转轮通过转动长轴转动连接在储料箱下端开口下部两侧的轴承座上,且转动长轴的一端设置有从动带轮;从动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与后车轮转轴上设置的主动带轮相连;所述拨料转轮的下方设置有扁口漏斗,扁口漏斗内设置有撒灰腔,撒灰腔的下端设置有撒灰口;扁口漏斗靠近前车轮一侧外壁的上部设置有摆动杆,摆动杆的一端与扁口漏斗相连,摆动杆的另一端与设置在前支腿上的摆杆转轴相铰接;扁口漏斗靠近前车轮一侧外壁的下部设置有撒灰滚轮,撒灰滚轮的转轴与前车轮的转轴相平行布置,撒灰滚轮通过支撑杆与扁口漏斗相连。所述扁口漏斗下部设置的撒灰滚轮为多边形滚轮;多边形滚轮可以采用正八边形或正十二边形轮体。以利用撒灰滚轮在地面上的滚动颠簸,来带动扁口漏斗随着摆动杆、绕摆杆转轴上下摆动,进而通过对扁口漏斗的抖动、将白灰撒下。所述撒灰滚轮的支撑杆与扁口漏斗之间,设置有减震力可调的减震机构。以根据具体的撒灰画线效果,来调节撒灰滚轮抖动扁口漏斗的力度,提升装置的使用灵活性。所述固定在扁口漏斗上的摆动杆的铰接端与摆杆转轴外壁之间,设置有防锈隔套。以防止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摆杆转轴与摆动杆铰接端之间产生铁锈,影响撒灰动作效果。所述储料箱的顶部设置有活动箱盖。以避免杂物进入储料箱内,影响撒灰画线质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本技术采用下部两端分别设置前支腿和后支腿的车架,前支腿下端设置前车轮,后支腿下端设置后车轮;车架上部设置底部呈漏斗状的储料箱;储料箱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轮体外壁上布置若干个拨灰凹槽的拨料转轮;拨料转轮通过转动长轴转动连接在储料箱下部的轴承座上;转动长轴一端设置的从动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与后车轮转轴上的主动带轮相连;拨料转轮下方的扁口漏斗内设置有撒灰腔,撒灰腔的下端为撒灰口;摆动杆的一端与扁口漏斗外壁的上部相连,摆动杆的另一端则与前支腿上的摆杆转轴相铰接;撒灰滚轮通过支撑杆与扁口漏斗外壁下部相连的结构形式,所以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能够有效解决现有路桥工程中白灰放线效率低、实用性差的问题,采用纯机械结构,无需设置单独的动力源,完全手动操作,节能环保,适应性好,使用寿命长;并且,储料多,使用时间长,撒灰均匀,画线速度快,显著提升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图2沿A-A线的剖视图。图中序号说明:1车架、2把手、3后支腿、4后车轮、5传动皮带、6扁口漏斗、7支撑杆、8撒灰滚轮、9摆动杆、10前车轮、11摆杆转轴、12前支腿、13拨料转轮、14从动带轮、15储料箱、16箱盖、17主动带轮、18拨灰凹槽、19下端开口、20轴承座、21转动长轴、22撒灰腔、23撒灰口。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3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该路桥工程用手动白灰放线车包括下部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前支腿12和两个后支腿3的车架1,其中,前支腿12的下端设置有前车轮10,后支腿3的下端设置有后车轮4;两个前车轮10之间、以及两个后车轮4之间均通过转轴相连。车架1后部的上方设置有便于推动的把手2,车架1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储存白灰的储料箱15,储料箱15的底部呈漏斗状,储料箱15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出灰的下端开口19。为了避免杂物进入储料箱15内、影响撒灰画线质量,储料箱15的顶部,通过合页活动设置有箱盖16。储料箱15下部的下端开口19处,设置有用于拨灰的拨料转轮13;拨料转轮13轮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同一圆周等夹角布置、用于将储料箱15底部白灰拨出到扁口漏斗6内的拨灰凹槽18。拨料转轮13利用穿过其回转轴的转动长轴21,转动连接在储料箱15下端开口19下部两侧布置的轴承座20上。并且,转动长轴2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拨料转轮13转动的从动带轮14。从动带轮14则通过传动皮带5,与两个后车轮4之间转轴上设置的主动带轮17相连接;以通过后车轮4的转动,来带动拨料转轮13的旋转,进而将储料箱15底部下端开口19处的白灰、拨出到扁口漏斗6内。拨料转轮13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撒灰的扁口漏斗6。扁口漏斗6的内部设置有撒灰腔22,扁口漏斗6撒灰腔22的下端设置有撒灰口23。扁口漏斗6靠近前车轮10一侧的外壁上部,设置有用于带动扁口漏斗6上、下摆动的摆动杆9。摆动杆9的一端与扁口漏斗6的外壁固定连接;摆动杆9的另外一端,则与设置在两个前支腿12之间、位于前车轮10上方的摆杆转轴11相铰接。为了防止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摆杆转轴11与摆动杆9铰接端之间产生铁锈、影响撒灰动作效果,固定在扁口漏斗6上的摆动杆9的铰接端、与摆杆转轴11外壁之间,设置有铜制的防锈隔套。扁口漏斗6靠近前车轮10一侧的外壁下部,设置有用于在地面上滚动、产生颠簸的撒灰滚轮8;撒灰滚轮8的转轴轴线、与前车轮10的转轴轴线相互平行布置,且撒灰滚轮8通过支撑杆7与扁口漏斗6的下部相连接。能够理解的是,根据具体的使用需要,扁口漏斗6下部设置的撒灰滚轮8可采用多边形滚轮结构(例如:正八边形或正十二边形轮体);以通过撒灰滚轮8在地面上的滚动、颠簸,来带动扁口漏斗6随摆动杆9、绕摆杆转轴11上下摆动,进而利用对扁口漏斗6的抖动,将扁口漏斗6撒灰腔22内的白灰、经由撒灰口23撒下。为了提升装置的使用灵活性,撒灰滚轮8的支撑杆7与扁口漏斗6之间,设置有减震力可调的减震机构;以根据具体的撒灰画线效果,来调节撒灰滚轮8抖动扁口漏斗6的力度。该路桥工程用手动白灰放线车使用时,首先,将用于撒灰画线的白灰倒入储料箱15内;然后,画线操作人员通过把手2推动车架1、驱使前车轮10和后车轮4同时转动。利用后车轮4的转动,来带动后车轮4转轴上设置的主动带轮17一起转动;旋转的主动带轮17则通过传动皮带5和从动带轮14,驱动储料箱15底部设置的拨料转轮13旋转,进而将储料箱15底部下端开口19处堆积的白灰、拨出到下方的扁口漏斗6内。同时,随着车架1的移动,与扁口漏斗6下部相连的撒灰滚轮8持续地在地面上滚动、颠簸,从而驱使扁口漏斗6随与其上部相连的摆动杆9,绕着摆杆转轴11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路桥工程用手动白灰放线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路桥工程用手动白灰放线车,包括车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下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支腿(12)和后支腿(3),前支腿(12)的下端设置有前车轮(10),后支腿(3)的下端设置有后车轮(4);车架(1)的上部设置有储料箱(15),储料箱(15)的底部呈漏斗状;储料箱(15)的下端开口(19)处设置有拨料转轮(13),拨料转轮(13)轮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同一圆周、等夹角布置的拨灰凹槽(18);拨料转轮(13)通过转动长轴(21)转动连接在储料箱(15)下端开口(19)下部两侧的轴承座(20)上,且转动长轴(21)的一端设置有从动带轮(14);从动带轮(14)通过传动皮带(5)、与后车轮(4)转轴上设置的主动带轮(17)相连;所述拨料转轮(13)的下方设置有扁口漏斗(6),扁口漏斗(6)内设置有撒灰腔(22),撒灰腔(22)的下端设置有撒灰口(23);扁口漏斗(6)靠近前车轮(10)一侧外壁的上部设置有摆动杆(9),摆动杆(9)的一端与扁口漏斗(6)相连,摆动杆(9)的另一端与设置在前支腿(12)上的摆杆转轴(11)相铰接;扁口漏斗(6)靠近前车轮(10)一侧外壁的下部设置有撒灰滚轮(8),撒灰滚轮(8)的转轴与前车轮(10)的转轴相平行布置,撒灰滚轮(8)通过支撑杆(7)与扁口漏斗(6)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桥工程用手动白灰放线车,包括车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下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支腿(12)和后支腿(3),前支腿(12)的下端设置有前车轮(10),后支腿(3)的下端设置有后车轮(4);车架(1)的上部设置有储料箱(15),储料箱(15)的底部呈漏斗状;储料箱(15)的下端开口(19)处设置有拨料转轮(13),拨料转轮(13)轮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同一圆周、等夹角布置的拨灰凹槽(18);拨料转轮(13)通过转动长轴(21)转动连接在储料箱(15)下端开口(19)下部两侧的轴承座(20)上,且转动长轴(21)的一端设置有从动带轮(14);从动带轮(14)通过传动皮带(5)、与后车轮(4)转轴上设置的主动带轮(17)相连;所述拨料转轮(13)的下方设置有扁口漏斗(6),扁口漏斗(6)内设置有撒灰腔(22),撒灰腔(22)的下端设置有撒灰口(23);扁口漏斗(6)靠近前车轮(10)一侧外壁的上部设置有摆动杆(9),摆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高强赵伟魏泽明武智耀康北强武晗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