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输电线路施工工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张力放线用导线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电力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电网系统得到迅速发展。为了实现能源大规模输送,特大型输电线路的架设越来越多。为了确保特大型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对架线用施工机具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其中,架空输电线路中张力放线用导线牵引装置是输电线路架线施工必备的主要机具之一,牵引装置用于锁紧导线,并在牵引机的牵引作用下将导线架设于输电杆塔上。通常,牵引装置为压接式牵引头,导线穿设于该牵引头,压接机对牵引头进行压接,使得牵引头产生塑性变形使得牵引头与导线紧固在一起,从而实现牵引头对导线的锁紧。但是,牵引头产生的塑性变形导致牵引头无法重复利用,造成材料的浪费,增加了施工成本,并且压接后的牵引头和导线过滑车时,牵引头的强度无法满足使用要求。随着导线的截面不断增加,压接机对截面增大的导线进行压接的难度增大,导致压接的质量、压接精度均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张力放线用导线牵引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压接机对牵引头进行压接使得牵引头发生塑性变形实现锁紧导线导致的牵引头损坏无法重复利用的问题。一个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张力放线用导线牵引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锁紧装置,用于锁紧导线的铝绞线段;导线包括:承力芯段和铝绞线段;第二锁紧装置,置于第一锁紧装置的第一侧,且与第一锁紧装置可拆卸连接,用于锁紧导线的承力芯段;连接机构,与第二锁紧装置相连接,用于与牵引机相连接;调节装置,置于第一锁紧装置的第二侧,且与第一锁紧装置可拆卸连接,用于穿设导线的铝绞线段,以及调节穿设铝绞线段的包络角。进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张力放线用导线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锁紧装置(1),用于锁紧导线的铝绞线段(3);所述导线包括:承力芯段(4)和铝绞线段(3);第二锁紧装置(2),置于所述第一锁紧装置(1)的第一侧,且与所述第一锁紧装置(1)可拆卸连接,用于锁紧所述导线的承力芯段(4);连接机构(6),与所述第二锁紧装置(2)相连接,用于与牵引机相连接;调节装置(5),置于所述第一锁紧装置(1)的第二侧,且与所述第一锁紧装置(1)可拆卸连接,用于穿设所述导线的铝绞线段(3),以及调节穿设铝绞线段(3)的包络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张力放线用导线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锁紧装置(1),用于锁紧导线的铝绞线段(3);所述导线包括:承力芯段(4)和铝绞线段(3);第二锁紧装置(2),置于所述第一锁紧装置(1)的第一侧,且与所述第一锁紧装置(1)可拆卸连接,用于锁紧所述导线的承力芯段(4);连接机构(6),与所述第二锁紧装置(2)相连接,用于与牵引机相连接;调节装置(5),置于所述第一锁紧装置(1)的第二侧,且与所述第一锁紧装置(1)可拆卸连接,用于穿设所述导线的铝绞线段(3),以及调节穿设铝绞线段(3)的包络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力放线用导线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装置(1)包括:第一连接体(11)和至少两个第一锁紧体(12);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体(11)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连接体(11)的第一锥形孔;各所述第一锁紧体(12)围设成第一锥形体,所述第一锥形体的内径较小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锥形孔的锥顶端设置,并且,各所述第一锁紧体(12)的内侧均开设有凹槽,各所述凹槽围设成用于穿设所述导线的铝绞线段(3)的第一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张力放线用导线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紧装置(2)包括:驱动机构、第二连接体(21)和至少两个第二锁紧体(22);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体(21)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二连接体(21)的第二锥形孔,所述第二连接体(2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体(1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21)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机构(6)相连接;各所述第二锁紧体(22)围设成第二锥形体,所述第二锥形体的内径较小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锥形孔的锥顶端设置,并且,各所述第二锁紧体(22)的内侧均开设有凹槽,各所述凹槽围设成用于穿设所述导线的承力芯段(4)的第二通道;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锥形体的内径较大的一端,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同时驱动各所述第二锁紧体(22)向所述第二锥形孔的锥顶端滑动以使所述第二通道变小进而锁紧所述承力芯段(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张力放线用导线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体和至少两个螺栓(25);其中,所述驱动体与所述第二锥形体的内径较大的一端相接触,各所述螺栓(25)均穿设于所述驱动体且与所述第二连接体(21)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张力放线用导线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体包括:第一驱动件(23)和至少两个第二驱动件(24);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件(23)为环形体,所述环形体的中空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明,马勇,周亚傲,凌俊斌,丁志锋,卢胤,刘寅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