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绞合缆线的放线张力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49952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1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SZ绞合缆线的放线张力控制装置,包括放线舞蹈器、吸振轮组,放线舞蹈器包括舞蹈轮组、定轮组,吸振轮组包括摆杆、吸振轮,摆杆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吸振轮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摆杆上设有吸振轮张力调节装置,线缆经定轮组、舞蹈轮组、吸振轮后送入SZ绞合装置,所述吸振轮组张力与放线舞蹈器的张力匹配。吸振轮张力调节装置为气缸或弹簧,舞蹈轮组与定轮组可为左右放置的卧式结构或上下放置的立式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吸振轮组摆动使线缆长度的变化与SZ绞合过程中线缆长度变化负相关,使得线缆放线位置与绞合后出口位置间的总长度恒定,从而达到放线的舞蹈器放线稳定,保证放线过程中的张力变化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SZ绞合电缆设备,尤其涉及SZ绞合电缆的放线张力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绞合型光缆由套管螺旋缠绕在加强件上制成。套管螺旋缠绕在加强件上时,一种是左向,形似“S”,又称S向;另一种是向右,形似“Z”,又称Z向,套管螺旋缠绕时左右交替换向的绞合成缆方式称为SZ绞合成缆。现有为绞合光缆放线的舞蹈器如图1至图14,包括舞蹈轮组和定轮组,舞蹈轮组和定轮组为立式或卧式结构,张力给定方式有重力配重、气缸、扭力弹簧、磁张力等,张力调整随张力给定方式不同作相应调整,但因为SZ绞合过程中线缆长度有周期性变化,故在线缆绞合时会引起舞蹈轮波动,使得舞蹈轮放线速度随之波动,带来放线过程中的张力变化。在SZ绞合速度大于50m/min时,绞合单元放线震荡较为明显,严重限制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Z绞合缆线的放线张力控制装置,该装置使放线位置与绞合后出口位置间的总长度恒定,从而使放线的舞蹈器稳定,放线稳定,从而实现张力稳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SZ绞合缆线的放线张力控制装置,包括放线舞蹈器、吸振轮组,所述放线舞蹈器包括舞蹈轮组、定轮组,所述吸振轮组包括摆杆、吸振轮,摆杆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吸振轮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摆杆上设有吸振轮张力调节装置,线缆经定轮组、舞蹈轮组、吸振轮后送入SZ绞合装置,所述吸振轮组张力与放线舞蹈器的张力匹配。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摆杆上的吸振轮张力调节装置是气缸。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摆杆上的吸振轮张力调节装置是弹簧。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放线舞蹈器的舞蹈轮组和定轮组为左右设置的卧式结构。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放线舞蹈器的舞蹈轮组和定轮组为上下设置的立式结构。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放线舞蹈器与吸振轮组的张力为100克~1000克。本技术SZ绞合缆线的放线张力控制装置,由于在绞合装置与放线舞蹈器中间增加了吸振轮组,且吸振轮组的张力被调节到与舞蹈器张力匹配,这样通过吸振轮摆动引起线缆长度变化与SZ绞合过程中线缆长度变化负相关,使得线缆放线位置与绞合后出口位置间的总长度恒定,从而达到放线的舞蹈器放线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立式单舞蹈轮主视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立式单舞蹈轮左视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立式单舞蹈轮变化形主视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立式单舞蹈轮变化形左视图图5为现有技术中立式三舞蹈轮主视图图6为现有技术中立式三舞蹈轮左视图图7为现有技术中立式双舞蹈轮主视图图8为现有技术中立式双舞蹈轮左视图图9为现有技术中卧式单舞蹈轮主视图图10为现有技术中卧式单舞蹈轮俯视图图11为现有技术中卧式单舞蹈轮变化形主视图图12为现有技术中卧式单舞蹈轮变化形俯视图图13为现有技术中卧式三舞蹈轮主视图图14为现有技术中卧式三舞蹈轮俯视图图15为本技术SZ绞合缆线的放线张力控制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16为本技术SZ绞合缆线的放线张力控制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17为本技术SZ绞合缆线的放线张力控制装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18为本技术SZ绞合缆线的放线张力控制装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及实现方式易于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图1至图14为现有技术中SZ线缆绞合装置放线舞蹈器的舞蹈轮组与定轮组的结构,有立式和卧式,线缆经定轮组和舞蹈轮组后直接进入SZ绞合线缆装置,这样的装置因为SZ绞合过程中线缆长度有周期性变化,故在线缆绞合时会引起舞蹈轮组波动,使得舞蹈器组放线速度随之波动,带来放线过程中的张力变化,影响产品质量。图15、图16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包括放线舞蹈器、吸振轮组,放线舞蹈器包括舞蹈轮组1、定轮组2,舞蹈轮组1、定轮组2左右设置成卧式结构,吸振轮组包括摆杆4和吸振轮3,摆杆4一端固定,另一端固定连接吸振轮3的中心使吸振轮3可随摆杆4一起摆动,在摆杆4上设有调节吸振轮3张力的装置,本实施例中调节吸振轮3张力的装置为气缸5。线缆放出后经定轮组2、舞蹈轮组1和吸振轮组3送入SZ绞合装置,通过调节气缸5使吸振轮组的张力与舞蹈器张力匹配,由于在绞合单元的绞合半径、绞合圈数、绞合节距确定后,线缆在绞合单元的长度变化也随之确定,这样通过调整吸振轮3,使吸振轮3摆动引起的线缆长度变化与SZ绞合过程中线缆长度变化负相关,使得线缆从放线位置的舞蹈器到绞合后出口位置间的总长度恒定,从而达到放线的舞蹈器放线稳定,提高产品质量,实现SZ绞合的高速生产。图17、图18示出了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相比本实施例中放线舞蹈器的舞蹈轮组1与定轮组2为上下设置的立式结构,吸振轮3的张力调节装置由弹簧6替代了气缸5,通过调节弹簧松紧以调节吸振轮3的张力,其工作原理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相同。经试验,将舞蹈轮组与吸振轮组张力调节在100克(1N)~1000克(10N)之间,放线舞蹈器在平衡位置波动很小,吸振轮跟踪绞合单元的变化震荡也很小,可以实现SZ绞合的高速生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主要特征、工作方式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SZ绞合缆线的放线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线舞蹈器、吸振轮组,所述放线舞蹈器包括舞蹈轮组(1)、定轮组(2),所述吸振轮组包括摆杆(4)、吸振轮(3),摆杆(4)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吸振轮(3)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摆杆(4)上设有吸振轮张力调节装置,线缆经定轮组(2)、舞蹈轮组(1)、吸振轮(3)后送入SZ绞合装置,所述吸振轮组张力与放线舞蹈器的张力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Z绞合缆线的放线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放线舞蹈器、吸振轮组,所述放线舞蹈器包括舞蹈轮组(1)、定轮组
(2),所述吸振轮组包括摆杆(4)、吸振轮(3),摆杆(4)一端固
定,另一端与吸振轮(3)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摆杆(4)上设有吸振
轮张力调节装置,线缆经定轮组(2)、舞蹈轮组(1)、吸振轮(3)
后送入SZ绞合装置,所述吸振轮组张力与放线舞蹈器的张力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Z绞合缆线的放线张力控制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摆杆(4)上的吸振轮张力调节装置是气缸(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镜赵小卫王志国罗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拓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