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速工具钢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269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的热加工领域,涉及一种高速工具钢的制备方法。一种高速工具钢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工艺步骤:1)将待处理的莱氏体高速工具钢钢坯材料加热到液相线TL以上,使其完全熔化;2)将材料冷却至TL~TS之间的固液两相区,保温,获得固相率70%以上的半固态组织;3)将材料在固液两相区实施锻造比1.5以上的变形;4)将材料冷却到固相线TS以下温度,继续实施锻造比1.5以上的变形,既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固液两相区实施变形,可以有效破碎高速工具钢凝固过程初生的树枝晶,减轻枝晶偏析,抑制液析碳化物的析出,达到获得均质化的组织、提高综合力学性能、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A preparation method for high speed tool steel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hot working of steel, and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preparing high-speed tool steel.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high speed tool steel, the method includes the following process steps: 1) heating the steel billet material of the resid high speed tool steel to the liquid line TL and melting it completely; 2) cooling the material to the solid-liquid two phase region between TL and TS, heat preservation, the semi-solid structure above 70% of the solid state rate; 3) the material The deformation of the forging ratio is more than 1.5 in the solid-liquid two phase region; 4) the material is cooled to the temperature below TS of the solid phase line, and the deformation of the forging is carried out more than 1.5.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break down the primary dendrite in the solidification process of high speed tool steel, reduce the dendrite segregation and restrain the precipitation of the liquid carbide, so as to achieve the homogenization of microstructure,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eformation in the solid-liquid two phase reg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工具钢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的热加工领域,涉及一种高速工具钢的制备方法,具体为一种消除或减少高速工具钢粗大液析碳化物、细化晶粒的半固态热加工工艺,用于解决由于高速工具钢中大块液析碳化物、粗晶或混晶导致材料力学性能劣化的问题。
技术介绍
钢铁材料以其良好的成形性和出色的力学性能影响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最普及的金属材料。人类对钢铁材料的冶炼及加工技术方面的探索也从未停止过。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和武器装备向现代化、高速化方向发展,高性能钢铁材料是国防重大装备的骨干材料,更是制造先进刀具、模具的关键。目前更多钢铁产品的制造依赖于传统铸造和锻造。在全球倡导节能减排和绿色制造的今天,传统工艺在材料质量利用率和材料性能利用率的双重考量标准下,都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充分利用钢铁优秀的力学性能带来的优势,使用半固态成形有望在确保较高的材料质量及性能利用率的同时以较小的载荷实现特殊钢产品的高品质制备。高速工具钢是一种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耐热性的工具钢,广泛应用于刀具、轴承、挤压模具等。高速工具钢成分上属于高碳高合金钢,主要的合金元素有钨、钼、铬、钒等,属于莱氏体类型的钢种,凝固组织中含有大量的合金碳化物。这些碳化物作为组织的强化相存在,使工具钢具有相对高的红硬性、耐磨性以及强度硬度等,是工具钢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高速钢种复杂的化学元素以及较高的元素含量,凝固过程中极易出现偏析,在铸态组织中产生粗大的网状莱氏体液析共晶碳化物(一次碳化物),这种碳化物分布不均,尺寸粗大,直径在几个微米到十几个微米不等,主要由M2C、M6C和MC等类型碳化物组成,这些碳化物与金属基体之间的韧塑性存在极大的差别,对于进一步的热加工将造成严重不利影响,导致产品出现裂纹;同时,这些粗大的碳化物还会降低工具钢的塑性、韧性,导致产品掉齿、断刃,降低工件服役寿命。因此,如何消除粗大的液析碳化物成为了高速钢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或减少高速工具钢粗大液析碳化物、细化晶粒的半固态热加工工艺,解决由于高速工具钢中大块液析碳化物、粗晶或混晶导致材料的加工裂纹和力学性能劣化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速工具钢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工艺步骤:1)将待处理的莱氏体高速工具钢钢坯材料加热到液相线TL以上,使其完全熔化;2)将材料冷却至TL~TS之间的固液两相区,保温,获得固相率70%以上的半固态组织;3)将材料在固液两相区实施锻造比1.5以上的变形;4)将材料冷却到固相线TS以下温度,继续实施锻造比1.5以上的变形,既得。本专利技术所述高速工具钢的制备方法为一种减少高速工具钢液析碳化物的半固态加工方法。首先,将材料加热到液相线以上,使其完全熔化,使固态的碳化物和偏析完全溶解。然后,将材料冷却到TL和TS之间的固液两相区,保温10min以上,以获得固相率70%以上的半固态组织;然后,将材料在固液两相区实施锻造比1.5以上的变形,通过大变形破碎初生的树枝晶,形成细小的等轴晶,并消除枝晶偏析;最后,将材料冷却到TS固相线以下温度,继续实施锻造比1.5以上的变形,通过再结晶进一步细化晶粒,均匀碳化物。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中,所述莱氏体高速工具钢钢坯材料可根据现有技术公开的制备莱氏体高速工具钢钢坯铸锭的方法制得,也可商业购得。本专利技术中所涉及技术术语具备如下具体含义:TL代表材料液相线温度;TS代表材料固相线温度,锻造比指钢坯变形前和变形后的截面积之比。本专利技术所述高速工具钢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步骤5):将步骤4)锻造后所得材料以50℃/h的速度冷却至室温。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高速工具钢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3)和步骤4)中,所述锻造比为1.5~3.0。本专利技术所述高速工具钢的制备方法中,优选所述步骤1):将待处理的莱氏体高速工具钢铸锭材料加热到TL+20℃~50℃,使其完全熔化,其中,加热速度不高于100℃/h,达到目标温度后,保温时间不低于0.002t小时,t为钢坯的最大截面厚度,以mm计。更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步骤1):将待处理的莱氏体高速工具钢铸锭材料加热到TL+20℃~50℃,使其完全熔化,其中,加热速度50℃/h~80℃/h,达到目标温度后,保温时间为0.002t~0.004t小时,t为钢坯的最大截面厚度,以mm计。更进一步地,优选将待处理的莱氏体高速工具钢铸锭材料加热到TL+20℃。本专利技术所述高速工具钢的制备方法中,优选所述步骤2):将材料冷却至TS+20℃~30℃,达到目标温度后,保温时间不低于10min,获得固相率70%以上的半固态组织,其中,冷却速度不高于100℃/h。更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步骤2):将材料冷却至TS+20℃~30℃,达到目标温度后,保温时间为30~50min,获得固相率70%以上的半固态组织,其中,冷却速度50℃/h~80℃/h。更进一步地,优选将材料冷却至TS+20℃。本专利技术所述高速工具钢的制备方法中,优选所述步骤4)中:将材料冷却到TS-50℃~80℃,继续实施锻造比1.5以上的变形,既得,冷却速度不高于100℃/h,达到目标温度后,保温时间不低于10min。更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步骤4)中:将材料冷却到TS-50℃~80℃,继续实施锻造比1.5以上的变形,既得,冷却速度50℃/h~80℃/h,达到目标温度后,保温时间为30~50min。更进一步地,优选将材料冷却到TS-65℃。本专利技术的物理冶金学分析:从本质上讲,偏析、疏松、粗晶的共同根源在于金属主要以树枝晶形态凝固。凝固过程中,固、液相内的溶质再分配造成在枝晶干和枝晶间溶质含量不一致而形成偏析,凝固末期树枝晶搭接导致补缩不足而形成疏松,凝固速度缓慢而形成粗大树枝晶。由于溶质的再分配,在枝晶间会形成富集溶质的残余熔体,在高速工具钢中,这些残余熔体凝固后将析出大量的液析碳化物。本专利技术提出在高速工具钢凝固过程两相区实施大变形,在这一加工过程中的组织为:首先,固液两相区的树枝晶在大变形作用下发生破碎和球化。然后,压力变形迫使枝晶间的残余熔体加速流动,使液相成分混合趋于均匀,并能使已形成的枝晶间孔洞实现充分补缩。在这一变形过程中也使凝固组织变为球状晶和晶间残余熔体,形成典型的半固态组织。在随后固相高温变形作用下,发生充分的扩散与再结晶,最终形成了成分均匀的细晶组织。对于高速工具钢,这种均质细晶组织几乎是无法采用传统的铸锭+锻造方式获得的。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节能降耗。传统的工具钢为破碎液析碳化物、获得细晶组织,需要进行多个火次的高温锻造,能源消耗大。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固液两相区对高速工具钢实施大变形,破碎初生的树枝晶组织,获得细小的晶粒,相比传统工艺可节约能源消耗30%以上。2)提质增效。传统的高速工具钢常因内部存在粗大的液析碳化物而导致加工过程出现裂纹报废,或者影响工具的最终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可消除或减轻液析碳化物,细化晶粒,获得细小弥散的二次碳化物组织,进而获得均匀的力学性能,提升工具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M2工具钢铸态组织金相图,其中图1(a)为50倍照片,图1(b)为1000倍照片;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比较例的M2工具钢锻态组织金相图,其中图2(a)为比较例金相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高速工具钢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工具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工艺步骤:1)将待处理的莱氏体高速工具钢钢坯材料加热到液相线TL以上,使其完全熔化;2)将材料冷却至TL~TS之间的固液两相区,保温,获得固相率70%以上的半固态组织;3)将材料在固液两相区实施锻造比1.5以上的变形;4)将材料冷却到固相线TS以下温度,继续实施锻造比1.5以上的变形,既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工具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工艺步骤:1)将待处理的莱氏体高速工具钢钢坯材料加热到液相线TL以上,使其完全熔化;2)将材料冷却至TL~TS之间的固液两相区,保温,获得固相率70%以上的半固态组织;3)将材料在固液两相区实施锻造比1.5以上的变形;4)将材料冷却到固相线TS以下温度,继续实施锻造比1.5以上的变形,既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和步骤4)中,所述锻造比为1.5~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将待处理的莱氏体高速工具钢铸锭材料加热到TL+20℃~50℃,使其完全熔化,其中,加热速度不高于100℃/h,达到目标温度后,保温时间不低于0.002t小时,t为钢坯的最大截面厚度,以mm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鹏王恩刚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