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针灸手法自动采集与分析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针灸手法自动采集与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0363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数据体系与针灸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针灸手法自动采集与分析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针刺手法特征自动提取方法,使用位移数据进行入针、提插阶段的划分,使用与针灸针同轴的标记Mark球点三维运动轨迹进行计算,可以完整反映出针灸针的运动轨迹。使用内旋欧拉角的旋转数据进行捻转阶段的划分,滤除了其他方向旋转与针体抖动对捻转过程中针体旋转数据采集的影响,只关注针灸针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角度,可以精确计算出捻转的角度和角速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方法都可以自动准确的将其划分为入针、提插、捻转等各个阶段,并计算出相应特征参数,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与泛化能力,可以很好的应对大规模的针刺手法采集与分析任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数据体系与针灸学,涉及一种针灸手法自动采集与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1、针灸医学是中国医学中最早发现与应用的,甚至可以说是中医的发展源流,也是中医经络学说和输血学说的起源,其在医学实践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2、中医针灸主要由针法和灸法组成,在我国已有近千年的发展历史,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古籍,后经医学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古代医学中主要临床治疗手法。随着我国现代医学的发展,针灸被不断地应用在疾病治疗中,针灸凭借着经络学、腧穴学、气血理论为核心的理论特色和运用经脉、脏腑、病性辨识等诊断为主的临床诊断特色成为我国具有特色的医疗手法。在实际临床应用中,针灸也表现出其巨大的优势:治疗疾病成本低的经济优势;治疗疾病疗效快以及适用范围广的疗效优势;副作用小的安全优势;操作方法的便捷优势。

3、中医针灸学发源于我国,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亚洲乃至世界传统医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领域之一,具有国际标准竞争的比较优势。针灸标准对于巩固和发挥针灸特色优势、促进针灸学术进步、规范针灸行业管理、推动针灸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其在国际交流合作中的需求也日益高涨。

4、但总体来看,中医针灸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尚不能满足针灸各项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要表现在:中医人数不足;中医手法依赖于经验,难以传承;标准体系有待完善;标准化工作支撑体系有待健全;标准实施推广和适用性评价有待加强。

5、中医体系中蕴含着许多技法,针灸的针法、灸法,按摩、正骨的手法等等,以及与这些技法相匹配的繁杂的经脉系统。然而,如今能够熟练掌握经脉系统和各种技法的人屈指可数。也正是这些传承的缺失,使得中医在发展中逐渐边缘化,甚至隐隐走向被人忽视的境地。因此,想要摆脱这样的困境,还需要我们更加努力地从历史中找寻、收集、整理前人残存的财富,并将之与现代手段相结合,让中医针灸手法经验更好的传承。

6、针刺手法是通过刺法刺激人体的腧穴,以起到疏通经络、沟通脏腑、调节气血阴阳的作用,针刺手法是直接影响针刺疗效的关键因素。中医学针刺手法通常是以口述、示范传授的方式家传或师传,或是文字记录著书的方式传承至今。致使诸多针灸大家的针刺手法不同程度的遗失,这也对我们中医学文化承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完整、详细、科学的传承针刺手法已经成为针灸学科的热点领域。近年来开展针灸手法参数量化分析的学者日益增加,将传统医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促进针刺手法量学发展,能够准确记录、分析针灸大家的针刺手法,让更多医学生能更精准和科学地学习、传承名医针刺操作,能很大程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将中医学推向世界。

7、中国专利“cn112420158a一种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及方法”中开发了一种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包括针灸用针,信号获取模块,信号调制模块,信号量化模块,信号传输模块,信号分析模块。提出了一种针刺手法量化方法,使用特制的针灸针进行针刺操作,基于所述信号调制模块,对所述针刺手法电压感应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处理,获得所述针刺手法模拟信号,通过所述信号量化模块,将所述针刺手法模拟信号转化为所述数字信号,将所述数字信号,通过所述信号传输模块,传输到所述信号分析模块进行量化处理和分析。利用实验针灸针对磁场所产生的感应电压波动进行分析,从而度量一个人针刺手法是否标准,用电信号来量化采集更加迅速、精准,对针刺手法的基理研究更加深入、透彻。

8、中国专利“cn110812216a一种针刺手法在体采集装置”中提出了一种针刺手法在体采集装置,设计了一种专用的针灸测量工具针,针柄下端连接针身,针柄与针身之间设有夹耳,夹耳上设有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通过引线与采集器连接。采集器包括msp430f2132模块及ft232模块,加速度传感器与msp430f2132模块通过i2c总线连接,msp430f2132模块通过串口与ft232模块连接,ft232模块设有usb输出接口。配合使用针柄、夹耳、针身、加速度传感器及采集器,可以实现对针刺手法的实时动作量化在体采集,具有数据采集准确、结构可靠以及使用便捷的特点。

9、中国专利“cn115588154a一种针刺手法运动轨迹的识别转录系统及方法”中提出了一种针刺手法运动轨迹的识别转录系统及方法,涉及视频
,包括opencv解码器、图像处理器、物体跟踪器和运动轨迹输出器,所述opencv解码器用于将输入的针灸手法视频转为每一帧的图像。输出视频中的每一帧的图像,可以对第一帧图像进行处理,获取初始的坐标,可以对每一帧图像中的针灸动作进行跟踪,并记录动作的坐标,可以对记录下的坐标进行处理,输出运动距离-时间曲线、速度-时间曲线、加速度-时间曲线与能够供运针仪器能够识别的动作序列,以此能够采集动作轨迹等数据,将中医的针灸动作转化为可供仪器识别的动作组合,从而让运针仪能够做出对应的针灸动作。

10、中国专利“cn112420158a一种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及方法”中所述的技术方案中,提出了一种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包括各种信号采集、处理与传输模块。并将采集到的针灸手法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二次差分法、峰值函数获得正弦波包络线、信号奇异性分析和小波变换等时域方法进行针刺手法量化。但其所提出的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在采集时需要在针灸针体上添加信号采集模块,影响针灸医师正常的操作手法。且其进行针刺手法量化时,只考虑了时域特征,未考虑频域特征和针刺手法的整体特征,其手法量化方法精度和使用范围有限。

11、中国专利“cn110812216a一种针刺手法在体采集装置”中,设计了一种在针柄与针身之间添加夹耳的针刺手法在体采集装置,夹耳上设有加速度传感器,用来采集针刺手法的各种特征。在针柄与针身之间添加夹耳和加速度传感器会使针灸针的重量增加好几倍,且夹耳体积较大,严重影响针灸医师正常的操作手法。仅使用加速度传感器能采集到的针刺手法特征有限,对手法量化等后续处理的帮助也有一定局限。

12、中国专利“cn115588154a一种针刺手法运动轨迹的识别转录系统及方法”中,可以对视频进行解码,输出视频中的每一帧图像。对手法视频的首帧图片,利用神经网络对图片手法类型进行预测,并将图片转换为hsv颜色空间后进行处理,使用suzuki边缘检测算法获取目标轮廓,确定初始坐标。后续对图片进行反向投影,使用camshift算法计算目标的新坐标以获得目标的运动轨迹。使用视频识别针刺轨迹的方法简单易用,但是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且识别针刺手法轨迹的准确度仍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中医针灸因个人背景、偏好、特长不同等导致手法、施针经验有所差异,中医针灸手法标准化、规范化,施针经验自动化等问题难以解决,对针灸的传承造成一定阻碍。经过许多专家医师、科研工作者的研究,针灸特征采集量化方法有了一定进展,但在动态在体实时的针灸手法量化与特征参数提取方面的研究仍有所不足。现有方法多会对医生的行针手法造成较大影响,难以采集医生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灸手法自动采集与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手法自动采集与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步,具体操作如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针灸手法自动采集与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步,所述的针刺采集支架主干部分内径根据不同针的针柄直径进行调整,以适配各类针灸针,支架主干和分支部分外径为3mm。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针灸手法自动采集与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步,所述的步骤3.2中,采用线性去趋势方法;采集的序列数据写为两个部分的和的形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针灸手法自动采集与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步,所述的步骤3.2中,采用线性去趋势方法;采集的序列数据写为两个部分的和的形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灸手法自动采集与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手法自动采集与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步,具体操作如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针灸手法自动采集与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步,所述的针刺采集支架主干部分内径根据不同针的针柄直径进行调整,以适配各类针灸针,支架主干和分支部分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文军张长帅冯子豪畅维超李树胜潘佳润张翠张雨欣杨斌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