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轧钢
,涉及汽车结构件的高强度钢制造,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高强度汽车用热轧钢板的开发,一直是国内外材料工作研究的热点之一。一般使用的铁素体+珠光体热轧钢板最大强度为500MPa级,虽然增加Nb或Ti等微合金化元素可进一步提高强度,但成形性将变差,因而限制了其应用。为进一步提高强度,开发了双相钢。双相高强度钢特点是在细小的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约15%硬相,并通过固溶原子进一步强化,铁素体-贝氏体和双相铁素体-马氏体钢的抗拉强度在550~650MPa之间。由于成形性的限制,双相钢无法达到800MPa级水平。为满足更高强度及成形性能的要求,又开发了含残余奥氏体的800MPa级三相TRIP钢,在变形过程中残余奥氏体应变诱发转变为马氏体,在提高强度的同时,提高成形性能。但目前可商业化生产的直接热轧双相钢与TRIP钢都采用复杂合金化的办法,存在成本高、工艺难度大等问题,不利于推广,国内尚不能大规模生产。考虑到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新型的高强度汽车结构件用热轧钢板的化学成分将趋向于简单的C-Si-Mn系钢(或添加微量的合金元素);开发控轧及控冷新工艺,综合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拉强度540MPa级双相钢板,其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数为:0.05~0.08%C、0.20~0.40%Si、1.00~1.30%Mn,余量为Fe;组织为铁素体与马氏体双相组织,其中:铁素体体积分数为85~90%,马氏体体积分数为10~15%;屈服强度为345~375MPa,抗拉强度为545~570MPa,断后总伸长率为28~3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彦春,刘相华,李艳梅,王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